专栏名称: 东南大学
欢迎广大师生及海内外校友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岛网官微  ·  缝了40多针!郭艾伦发文“毁了我一辈子”,俱 ... ·  7 小时前  
半岛网官微  ·  缝了40多针!郭艾伦发文“毁了我一辈子”,俱 ... ·  7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专家访谈汇总:AI医疗迎来爆发? ·  10 小时前  
毛有话说  ·  大风起兮云飞扬 ·  21 小时前  
人生资本论  ·  标杆性大事发生!信号强烈让大家都惊呆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南大学

12条路,讲述东大百年历史

东南大学  · 公众号  ·  · 2018-04-11 16:51

正文


东大的路,我们似乎都很熟悉

我们每天在校园里纵横交错的路上

脚步匆匆

走过千遍,走过万遍

我们或与舍友搭肩走过

或与爱的人携手走过

更多时候也独自一人

头戴耳机手插着兜静静走过

我们目睹着这些路的

日夜交替,夏冬轮回

而这些路也目睹着我们

从稚嫩走向成熟

目睹着整个大学的岁月更迭

是啊,东大的路本无名

时光走过,刻下历史

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晓南

然而,你能准确地回答出某条路对应的路名吗?下面有三个校区一些路的图片,点击下方空白区域即可查看答案呦~

此外,我们在答案下方还附上了每条路名背后的故事呢!快来试试看吧!

晓东



徜徉在这条大道之上

仰望典雅大气的礼堂

感受秋雨拂面梧桐微凉

最宽阔的大道,也只为通向知识的殿堂

国学堂堂,真理是尚

止于至善,斗志昂扬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中央大道

校史之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8-1949):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政局渐于稳定,高等教育逐步走入正轨,学校迎来了办学的鼎盛时期。在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基础上,中央大学几经调整、充实,并经抗战磨砺,不断发展壮大, 其师资之雄厚,培养学生之众多,研究实力之强劲,均居国内高校之前列。

由涌泉池向西出发,

你是去往逸夫科技馆,埋头专注科研呢?

还是奔向体育场,

在球赛中奋力拼搏,挥斥方遒呢?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南高路

校史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5-1923): 1912年,共和初兴,立新制、育国民,兴学风起。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于两江旧址, 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一 。南高崇尚科学,融会中西,革故鼎新,广延留学欧美师资,江南学子慕名来求,校誉鹊起,气象一新。

档案馆前

是对熠熠校史的总结

也饱含对灿烂未来的期望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五四路

五四路因位于五四楼北侧,由此得名。五四楼为 南京工学院建筑学院杨廷宝先生设计修建 。杨廷宝先生 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 ,是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如今,斯人已去,建筑犹存,五四楼现今成为东南大学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等行政办公地点。

教学楼前

吾侪开来

承先人之遗志

展宏图而翔宇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中山路

中山路得名于中山院。中山院得名于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北伐军攻下南京后,国民政府改变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大学区制, 将国立东南大学与南京及江苏省内多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现今中山院一楼还立有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


我爱你,东南

因为你不断创造新知造福四方

因为你培育了无数华夏栋梁贤才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群贤路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曾是六朝宫苑旧址,亦是 明朝国子监所在地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鸡笼山南建国子学;次年改称国子监。国子监生员最多时曾逾万人,更有许多来自日本、琉球、暹罗等国的留学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 学校东侧的成贤街以明朝国子监在此而得名 ,供即将准入仕途的官生所用,寓意 在此立德立言立功,成为贤士, 故名“成贤”。 群贤路名字的由来与成贤路异曲同工 千百年来,东南大学,群贤毕至,俊彦辈出,书声不断,学泽绵延。





从金智楼到化工楼

也是来往图书馆与教学楼的必经之路

一侧的小桥流水,花草山坡,

常常令人驻足沉醉

外圆的路,内方的图书馆

道尽了东大人的处世之道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三江东路

校史之三江师范学堂创建(1902-1905): 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求强思变、兴学育才成为忧时爱国之士的共同认知。20世纪初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模仿日本办学模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之一。她不仅寄托了中华民族寻求新知、富国强兵、挽救危亡的强烈愿望,还实现了传统书院教育体制向新式学校教育体制的过渡, 成为肇创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

有的人说

世上有一种距离叫做从梅园到桃园

其实不然

校车从这条路经过

来往桃园与梅园只需几分钟!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两江东路

校史之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05-1912 ): 李瑞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期间,以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为校训,倡导独立思考、崇实务本的学风、“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

体育馆与教学楼遥相辉映

告诫每一位东大学子

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努力做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才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南工路

校史之南京工学院的历程( 1949-1988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金陵大学等 8 所院校相关系科,在四牌楼原中央大学校址建立 南京工学院 南京工学院是 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工科大学 ,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和教育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是 全国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 ,在社会上享有卓著声誉。 1978年后,学校逐步明确了建设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相结合的综合大学的目标,为后来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天,从宿舍经过这儿走出东门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夜深了, 困了,乏了

从这儿回到宿舍温暖的被窝

安静地休息了

黑夜永远熄灭不了

我们迎接下一个日出的热忱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 | 东南路

校史之国立东南大学: 1918年3月,郭秉文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代理校长,次年9月任校长。郭秉文在主持南高师的同时, 着意联络各方士绅,倡议创立一所综合性大学 。1920年12月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委任郭秉文为东南大学筹备员。次日,国务会议一致通过了南高筹建大学的议案,并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6月6日,东南大学在上海召开董事会, 讨论董事会章程,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编制预算,并一致推荐郭秉文为校长 ,由董事会报教育部呈大总统批准。1923年7月,南高师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