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学过跆拳道,教练有男有女。女教练对待我们这种小孩子学生,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一个长辈,一位老师。我们也有点怕这个教练,因为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平时也很严肃。
有一次我去道馆练习,结果那天只有我一个人去。不出意料,这位女教练给我做了特训。特训就是压韧带,我最后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留下了心理阴影。
后来有一次,这个女教练因为道馆的玻璃窗户坏了,划伤了手,流了很多血。她当时痛哭流涕,被男教练们送去了医院。而我觉得很意外,因为她痛哭流涕的样子不符合我对她的认识。但是,受伤时的她,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女性,需要他人照顾的女性,而不是面对孩子学生的长辈教练。
身份认同并不由基因决定
你认为你是谁?这个问题听起来很深刻,很有哲理,绝大部分人也许不会刻意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过,人们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有意无意地思考这个问题。更专业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而这种对于身份认同的理解,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思考弥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与行为。
你认为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部分取决于我们的生理状态。一些人的第二十三对染色体是XX,那这些人更可能认为自己是女人。而另一些人的第二十三对染色体是XY,这些人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是男性。但反之亦有可能。
一些人刚出生就是盲人,或者失去了听力。这样的人的身份认同很可能和大多数没有感觉器官障碍的普通人不一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身份认同也不同。一些美国人可能会有“地球兴旺,美国人有责”的身份认同,而一些以色列人可能会有“举世皆敌,自强不息”的身份认同。一些朝鲜人可能会有“全世界的劳动者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等待朝鲜人民将其从罪恶的资本家手中解放出来”的身份认同。
教育和文化背景会影响我们的身份认同。一些北大清华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有责任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为人类拓展知识边疆。而一些学习挖掘机技术的学生可能就没有这样的身份认同。
一些女性认为女性就是要相夫教子,而一些女性认为自己是独立于男性的。两类人都可能认同女性这一身份,不过她们实际上有着不一样的身份认同。因为“女性”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身份。
同一个身份,不同的理解
同样的,母亲、父亲、儿子、女儿、领导、下属、老师、学生等等。人们可以兼具多种身份,但对同一个身份不一定有统一的认识。这种对于身份认同的不同理解,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比如,一个功成名就的公司四十多岁的总裁,他有个二十多岁的女儿,有个六十多岁的父亲。当他在公司做错事,下属给他提意见时,他可能会很生气,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此时认同自己的身份是公司总裁,自己是整个公司的“父亲”,而“下属”就是“父亲”的子女。他认为,子女是不允许反驳父亲的。在家庭里,当他做错时,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反对他。当他自己的父亲做错时,他也不会反驳自己的父亲,因为他此时认同的身份是“儿子”,而不是“父亲”。
我们的脑袋里,对于某种身份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具备这种身份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当我们看到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人,可能认为这个人是医生。而我们认为医生认为医生理应救死扶伤,所以当这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急忙着抛下病人,冲出医院时。我们会感到不理解,甚至愤怒。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医生没有做到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不过,在这位医生眼中,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母亲,而一个母亲理应在孩子遇到紧急事件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她抛下病人去救孩子,是因为她当时对自己母亲的身份认同压过了对于医生的身份认同。
而且,我想大部分人一想到医生,就会想到男性。这也是一种对于身份的刻板印象。所以我上面提到的案例中,医生其实是女性时,大家会觉得有点意外。
身份认同的理论告诉我们,身份并不是被一些生理因素完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人们的后天观念。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一方面取决于这个人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个人对于那个身份的认识。这两种对于身份的理解,都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
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每个人都有着许许多多的身份。在父母面前,我是儿子。在我弟弟妹妹面前,我是哥哥。而在各个哥哥姐姐面前,我又是弟弟。我还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同时还是课程产品的开发者和讲授者。在学员面前,我是一个讲者。一些人把我这个讲者视作老师,一些人则把讲者视作服务员。
我同时还对两个学科有着身份认同,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心理学人和哲学人(当然还称不上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我也会吹蓝调口琴和半音阶口琴,所以对于“会吹口琴”这一身份具备认同。对于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等电子游戏,我也玩得不错,所以也认同自己的“优秀的游戏玩家”的身份。
我虽然出生在中国的湖南,现在在北京生活,拥有中国国籍。但我从来都没有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因为我对作为虚构的共同体的国家,没有身份认同。我的生理性别是男性,心理性别也是男性,性取向是异性恋。这些我都认同,但我同时又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性和女性要享有同样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同样的责任。所以我所理解的“男性”和“女性”,恐怕和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不一样。
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身份认同呢?这个问题其实要拆开成两个层面,才好方便回答。从实然层面上讲,我们要清楚自己对自己实际上有哪些身份认同。这也是我上面举自己的例子所要说明的。如果大家不清楚自己对自己有着哪些身份认同,那么就可以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如果让你自己给你自己贴标签,哪些标签会让你感到自豪?如果他人否定你的哪些身份认同,你会感到不满意?对我来说,他人如果说我游泳游得不好,我不会不满意。因为我对“游泳”并没有身份认同。但他人如果说我的心理学学得不好,那我会不满意,因为我对心理学有身份认同。
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应然层面上的问题。也就是在诸多可能的身份标签中,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来给自己贴上。
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我有一些思路可以给大家分享。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我们人类需要和他人生活在一起。这种生活可能是竞争关系,更可能是合作关系。在竞争中,我们讲究公平。公平的意思是,我们不去占不应该占的优势,也不应该让对手陷入不应该陷入的劣势。而在合作中,我们讲究互利共赢,最大化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损人利己。
这些话说起来都很空泛,实际上也很难做到。人都是自私的,对于“自身利益”的认同,多数情况下会压倒对于“他人利益”的认同。所以,我给大家提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建立起对于“意志力”的认同。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者控制自己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就像我想要玩游戏,但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书没有读,很多文章没有写,课程还需要继续完善。所以我必须控制自己不去玩游戏,转而去做自己不那么想做的读书、写文章、改进课件。我们也必须控制自己的利己倾向,多为他人的正当利益着想。因为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建立起了“利他主义者”的名声,那么我们其实比那些“利己主义者”更能起到利己的目的。而且这种利己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思维的风格,我建议的身份认同就是“理性”。“理性”和“感性”通常被认为是相对立的。前者讲究论证,讲究证据。后者讲究情感,讲究随性。柏拉图给出过一个比喻,人就像是坐在马车上的乘客,理性就像是驾车的车夫,一匹马名为情感,另一匹马名为欲望。理性需要控制情感和欲望,才能让车驶往正确的方向。对于破坏规则的人,我们也许会出于同情而免于惩罚他们。但这是不对的,此时我们必须遏制自己的同情心。出于自利以及偷懒的欲望,我们可能不会愿意去给自己的决策提供精细的论证,去搜寻更多的可靠数据。我们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不愿意动用理性来进行反思,这也是不对的。
重要的身份认同实在太多太多。我正在做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的课程产品,那我自然会认为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很重要。我同样也认为终身学习也很重要,善意很重要,真诚很重要,科学很重要。重要的事情太多太多,以后再慢慢细说。从反面来看,我们也应该知道哪些身份认同不应该建立。至少就我的建议来说,“跟着感觉走”是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伪科学,虚伪,恶意,懒惰,不公平等等,这些也都是没有价值的身份认同。
宏观上的事情,也就说这么多。微观上的操作层面,具体的执行策略,留待日后再谈。
后记:旧文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