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人在保研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但所幸的是咬牙走到了终点,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写下这篇文章,把自己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同道中人。
我写这篇文章不仅是希望我的经验能成为学弟学妹们保研路上的一个助力,也是我大学三年保研路上的一个记忆。
保研是一个既需要实力又需要技巧的脑力活,实力是保研的基础,
是你从大一到大三三年时间努力的成果,技巧是你在保研最后三个月的助攻,是实力的补充。而我想给大家主要介绍的是三年实力的积累,而不是面试的技巧。
本科学校:
三线城市某末流211院校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三排名:
1/32,三年排名:3/32
CET4:
532,CET6:513
获奖:
挑战杯省一等奖(负责人),三篇论文(其中一篇SCI),两次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一次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一次物理竞赛三等奖,校级大创“优”(负责人),节能减排校二等奖(负责人),数学建模校二等奖,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
参加夏令营: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夏令营offer: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营员,南京大学待定优秀营员
参加预推免:
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预推免offer:
均获得Offer
培养方式
:直博
最后去向
:浙江大学
我顺利地拿到了5个Offer,顺利到怀疑人生,大家看这里,眼神里应该都充满了杀气。
但是请再看下文,全是肺腑之言,童叟无欺,文风突变,我要开始正经地讲一下了。
痛苦守恒定律:人承受的总的痛苦是有限的,如果你前期追寻轻松,那么你后期将承受更多的痛苦。
人在大学为什么要努力啊?因为我想在以后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选择。
首先,我要先恭喜正在看文章的你,恭喜的不是你有机会保研,而是
恭喜你坚守了你的初心,在大学尽了自己的全力,没有活成大一时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其次,我希望正在看文章的你,无论你是在保研路的起点还是即将奔赴终点,都能有所收获,
更希望当你站在终点,回想过去时,你能无悔于自己。
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技巧不重要,但是实力的积累更加重要。技巧能决定你能跳多高,但实力能决定你能走多远。
大一,十分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决定你未来四年的走向,是保研、考研还是找工作。
每一个刚进入象牙塔的人,都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宏伟的计划,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可以坚持和享受孤独的心。
曾经下定决心每天上课要认真听讲、做笔记的人,最后却因为要合群,于是和哥们坐在最后一排刷抖音;曾经下定决心每天要去图书馆自习的人,最后却因为不甘寂寞,于是和室友宅在宿舍开黑,这是大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误以为自己过了一个真正的大学,当最后毕业被残酷的现实揭地淋漓尽致时,才恍然大悟,但却为时已晚。
但是保研的成功路上必然是孤独的,但愿我们都能走好自己的路。
成功要能忍受他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当你在黑暗里摸索太久,快要挺不过去时,
请告诉自己:请再坚持一会,因为,天就要亮了。
我高考失利,与梦想失之交臂,去了一所高考前都没有听过的211学校。从大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开始要保研,要保研进入名校,圆自己的梦想。
因为从小的成长经历,我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一定会一往无前。于是我坚持每天早上7点起床,每天上课坚持做第一排(哪怕第一排只有我一个人),坚持认真做笔记,坚持每天去图书馆整理复习当天的笔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图书馆10点闭馆时下自习。
然而,在大一的高数期末考试中,现实狠狠给了我一巴掌,连周围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室友也考得比我好。
当时的我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中,甚至我一度觉得别人看我的眼神全是嘲弄。
但是,我的理智告诉我是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大学和高中不一样了。我开始想,我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吗?他们虽然比我考得好,但仅仅是几分的差距;虽然室友平时不怎么学习,但是在对挂科的恐惧下也突击了一周,做了不少题。
反观我自己,对自己太过自信,以为自己平时认真学了,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了,考试没有100也有99,所以考试前连一道题也没做,一张试卷也不想刷,
没有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融入到一道道的题中,而考试就是用一道道的题来考察你是否能快速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当然我忽视了这一点。
我突然想明白了(普通人想考一百分应该怎么考)
,平时不学习且智商比较高的人考前突击,能考80分,我平时认真学,也能考80分。但是如果我不仅平时认真学,还考前刷题,我就能考100分,而平时不学习且智商比较高的人还是只能考80分。
后来,我不仅注重平时的学习,也注重考前的疯狂刷题。我的成绩基本稳定在95分左右,而室友稳定在75分左右。平时学习也考前刷题的我比考前突击的他高了20。
可能大家会想你每天的努力和坚持就只值20分吗,
我想告诉大家这20分的价值和意义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它能决定你是否能拿奖学金,甚至是保研、考研还是找工作。
如果现在的你,就是当年的我,努力学习却没有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想告诉你,千万不要放弃,
你只是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继续努力
,并且要告诉自己:请再坚持一会,因为,天就要亮了。
大二是开拓的一年,经过大一努力的,你的成绩已经稳定在专业前列,然后一定要去适度参加比赛和科研。
或许你周围的同学对比赛和科研没有任何兴趣,但是你一定要参加,因为你和他们所要走的路不一样,你是要保研的。
首先,
你可以从大创项目开始,要获得一个大创项目,可以直接去找任课老师
,一个一个的去试,如果这个老师没有,那么去找下一个,其实大部分老师是有项目的,但给不给就看缘分了,毕竟这样的方式还是有点唐突了;
也可以在学校教务处网看一下有没有老师把项目挂在上面,招本科生做大创的,但一般这种情况的话,你打电话过去的话,老师一般会说他已经招到了,
因为学校教务处网更新的速度和大家信息的不平等,老师是真的招到人了;
最后,
我推荐的方法是问问做过大创甚至发过论文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这样获得项目的几率是真的很高
,但这个对人脉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在这方面是真的很吃亏,认识的学长学姐很少,以前也没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大家一定以我为鉴。
当你真的遇见困难时,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因为这对你是个问题,但对他们这都不是事。而我还是非常的幸运的,被学长推荐给了一个做材料的老师。
我是学电气,幸运的是进入了材料实验室做项目,这意味着我能够亲手做出成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仿真上,这对我的研究生阶段也是有帮助的;
但不幸的是,材料学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指导老师也给我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让我做,实验室在此方向上毫无基础。
我只能不断地查阅论文,学习相关知识,请教实验室的学长,经过了一年的坚持和不断尝试,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放弃,终于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大创“优”、3篇论文。
当然在大二一年中,我也参加了学科竞赛,获得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和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
大二的生活就是学习、竞赛、科研的共同发展,有痛苦、快乐,更多的是充实和个人的成长和升值。
大三是冲刺的一年,还有一年就要保研了,这时更应该在学习上打好基础。
本科阶段的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因此我们也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
习上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想办法弄懂每一个知识点,然后不断地刷题,我在这一年的成绩也是突飞猛进,位于专业第一,为我的保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也可以用大二的项目适度的参加一些科技比赛,我用大二的大创项目,参加了挑战杯大赛,获得了省一等奖。
但学习应该始终放在首位,学习是基础,比赛只是锦上添花,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我的保研面试笔试过程顺利地让我怀疑人生,大家可以看到我拿到了5所学校的Offer,保研面试笔试技巧应该是十分丰富,
但是我的面试都很短平快,而且表现确实不是很好
。下面我还是跟大家讲一下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保研经历。
西交夏令营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夏令营,和大家一样,在准备好各种奖项证书,论文,简历,中英文自我介绍后,
疯狂在网上查找各种面试技巧,包括怎样穿着,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怎么讲述的自己的科研项目等等
,然后就是联系导师,看专业书。
面试的时候是5个人一组,先自我介绍,可英文也可中文,我都背了英文自我介绍,所以果断选择英文,然后是老师提问,老师问我论文发表的期刊是SCI几区,我回答2区,然后又是专业课问题抢答,当看到题时,真的是一脸懵逼,心想:完了,一道都不会。
只能向老师们礼貌地笑一笑
。最后是小组讨论,问题很奇葩
(假如你能在你心仪的城市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你的女朋友却只能在她的家乡找到不错的工作,你会怎么办?)
平生第一次回答这么奇葩的问题,我回答:我以后一个人工作就可以了,女朋友当家庭主妇就行,所以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话音刚落,所有老师爆笑,我心想铁凉。最后所有同学回答完后,
一个老师说:这道题是看你们以后留西安的可能性有多大。心更凉。
我面试结束后,自觉地给之前联系的老师发了短信,说:老师,我今天表现不是很好,可能不能被录取了。老师随即回复:其他老师反馈说你表现不错,希望很大的。
然后,第二天优秀营员的名单就出了,我看到了我的名字。西交夏令营,我除了自我介绍,就只说了两句话,就结束了,即便如此,
我对夏令营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面试时,一定要有自信(脸皮要厚),不要慌,一定要多给自己表现的机会(要给自己强行加戏),
并且事实证明,即使专业课问题一个也答不上来,也没事。
所以更不要慌,心态要放好,沉着应对下面的问题即可,对于这些人文社会问题,要尽量多说。
这是我第三次报浙江大学
,前两次分别报了浙大电气学院夏令营,工程师学院夏令营,都没有获得入营资格。
大多数同学到这个地步一般都认为自己和浙大绝缘了。但多亏了我的厚脸皮,预推免继续报浙大
,有人问:多次报一个学校,不会让招生老师感到烦吗,增加别人的工作量,还不是照样把你筛出去。
这里我回答一下:首先招生老师他的记忆力可能真没你想的那么好,就算他记得你,这里面也存在一个玄学的成分,说不定上次他看你不爽,这一次心情好,就把你看对眼了。
所以,同学们,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一定要积极的尝试,千万不能在报了一次没选上后,就不敢报第二次了。更何况我报了三次。
事实证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三报浙大终于取得笔试和面试资格。
既然好不容易取得了笔试和面试的资格,我当然得好好准备一下。但是,我是真的没想到能取得资格,这时离笔试只有5天时间了。我在这5天里,主要看了一下专业课的书,做了一下专业课的题,就匆匆来到杭州了。
浙大的预推免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时,好在考题比较正常,所以发挥的还可以
,面试时,是先来一遍中文自我介绍,再来一遍英文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你论文的实验是在哪里做的啊),我回答:在我学校的材料实验室做的。然后就问了我一个专业知识,刚好我前天复习过,于是我比较全面地讲了遍。
然后结束了,第二天就在官网挂的录取名单看到了我的名字。这一次预推免仍然很短,仍然现场即兴表演。
华科的预推免在浙大之后,我本着旅游的心态去参加了。
华科只有面试,面试时,我仍背了一遍英语自我介绍。
然后看着老师,等待老师问问题,神奇的是,老师冲我点了一头,说:可以了,叫下一个同学进来。
中午1点接到老师电话:面试通过了。华科的面试是本人所有面试中最短的面试,不到3min中,没有任何提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