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一夜爆火,很多人都在讨论,AI大发展之后,哪些职业会被取代,哪些职业不会被取代。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问错了,
我们可能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哪些人会被取代,哪些人不会被取代。
根据我做管理咨询顾问的经验,拎出三点AI在短期没法跟人匹敌的能力:
第一,心智。
如果直接拿人脑跟AI对比,从心智这个角度来说,AI是完全没有的,它没办法去想象世上没有的东西,它没办法产生全新的想法。
第二,就是所谓的情感。
AI无法体会喜怒哀乐,无法体会什么叫“无可奈何花落去”,无法产生真实情感上的链接。
第三,肉身的感触能力。
什么叫肉身的感触能力?比如我的手触摸这个杯子,我喝一口水到嘴里,一片花瓣飘到我身上,风吹在脸上……这些眼耳鼻舌身意,是AI现在暂时没有的。
在这三点的基础上,我用一个词形容AI的能力,叫“滥竽充数”,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别人怎么干我也怎么干。但在这个方面AI也有优越性——的确是“充数”,但至少“充得快”。
所以,对于那些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工作,AI 完全是个门外汉,只能在重复性的工作中打转。
在AI时代,当大家的工具、信息都差不多的时候,要比拼的就是创造力了。
从“成事学”的角度看,秦朝末年的刘邦就是我眼中“成事人”的典范。刘邦从草莽出身,最后做了皇帝,而且还是一个评分很高的皇帝,但那些事如果全部由刘邦自己做,他绝对不是一个事事都能执行好的人。
刘邦的创业成功,得益于他的领袖魅力和核心团队的建设,刘邦了解下属的能力,能安排他们做合适的事情,能发挥下属的长处,
对于一个领袖来说,会提需求比会执行更重要。
在打仗时需要有人能够独当一面、能征善战,于是刘邦重用韩信。在管理上需要能够很公平、周全地做行政管理、纪检监察的人才,于是刘邦连敌方的降将都敢用,他找到了陈平。他们两个都是后来加入刘邦团队的,都在楚汉相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面对AI也是一样,要把AI当作你的手下,提出你的需求,让AI帮你去做它擅长的事,学会提问比获取答案更重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让AI真正成为你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