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经济家
北京大象蓝典科技有限公司策划 结构性宏观+组织行为学,微信公号“学经济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老照片|2025年1月蒙古国正式恢复传统蒙文 ... ·  21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春节回乡观察:消费基建,正在重塑县城生活 ·  3 天前  
大庆晚报  ·  不要捡!不要捡!已有悲剧发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经济家

染病有早晚,症状差不多~-20210430132031

学经济家  · 微博  ·  · 2021-04-30 13:20

正文

2021-04-30 13:20

染病有早晚,症状差不多~
1988年的日本

在世界看来,日本已经树立起富有国家的形象;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部分日本人认为他们相对贫穷。观念的差异从未像20世纪80年代末那样巨大。此时因为日元升值,日本平均国民收入超过其他所有国家,但日本人收入的购买力却是发达工业国家中最低的。

一位在纽约教学的日本教授这样总结道:

由疯狂投机支撑的经济增长的表象背后,80%的人缴纳着巨额税款,忍受着高到离谱的房价、地价、食物价格、衣物价格和其他免受外国竞争的市场提供的高价产品和服务。普通日本人和其美国同行的收入差不多。但是,日本人要工作几乎5倍的时间才能买到半公斤鱼,5倍的时间买半公斤大米,9倍的时间买半公斤牛肉,3倍的时间买4升汽油。

除此之外,他还可以指出日本人使用拥堵的高速公路要花很多钱,电话等公用事业的费率是世界上最高的,生活空间贵得离谱却十分狭小,城市基础设施和20世纪60年代一样不便等问题。普通日本人在1988年的生活中有更多的设备和更多的“时髦”玩意儿,但和1968年相比,生活反而更不舒适、更不值得、更不便宜。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昂贵的日元让更多的日本人可以享受到便宜的海外假期。在某些方面——比如说谈到拥有一个住所的前景时——生活似乎完全没有盼头。这些仅仅是日本执行权力的方法在物质方面的后果。

日本教育的一般特性和它强调的重点,加上媒体和公司进行的思想灌输,阻碍了产生思想自由的公民。系统在应该鼓励的地方变得僵化,主动地防止个人自我实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