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还会跌吗,跌到什么时候,多少点才是底啊?大A股股民的十万个为什么,其实就是在问,市场底在哪?市场底就是真正的股市的底部,比如我们说的2005年998点历史底部,2013年1849点的阶段性大底等等。
在市场底之前,还有一个政策底。
政策底就是不断地出各种政策利好,从政策上对股市形成了支撑,从政策来看就应该是市场的底部了。
这是不是太抽象了点?好吧,我们就来说说找男朋友的事。首先我是喜欢男性的,而且是相信世界还有真爱的,并且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然后双双牵手把家还。这就是我的的政策底了,也就是我的底线和原则。但是什么时候找到我的白马王子,我的白马王子在哪儿,他是谁?这些都是未知数,这就是我的市场底了。只有真正找到了和我对上眼的白马王子,甚至走上了红地毯,这个时候我才可以说,呀,原来他就是我的市场底。当然了,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蓝稠骨是不愁找男朋友的。
也就是说政策底是已经发生的可见的,市场底是即将发生的,但是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发生,以及底部到底在哪里?直到未来走出底部,我们回头看才可以说,哦,原来这就是底部了呀。显然,从政策底到市场底,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有滞后性的。
滞后性怎么理解?
我们以打雷来比喻。政策底就好像闪电,我们看到了那道光,但是还得过一阵子才能听到雷声,股市底就是震耳欲聋的那声响。至于过多久能听到那就不一定了,时间有长有短,也许雷声太小像放了个屁你没意识到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有雷必有电,你听没听到,它总会来的,而且说不定已经来了。
为什么“市场底”与“政策底”存在滞后呢?
(1)政策由紧转松初期,市场对政策力度及效果存在分歧。
(2)除了08年,几轮“政策底”即便出现 了货币与信用的放松,但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房地产领域政策却维持“高压”。
(3)政策转向不是“立竿见影”的,部分经济数据仍可能处于惯性下滑,投资者对经济担忧未见缓解。
最近财政部、央行继续释放信用宽松的政策信号,“政策底”已夯实但“市场底”仍在形成中,市场对信用链条的传导效果尚存担忧。
历史几轮可比阶段的“市场底”均滞后于“政策底”,18年也不例外。
不过大家稍安勿躁,政策底已经来了,市场底还会远吗。
“市场底”最终如何形成?需要等待两个时机成熟 第一时机等待市场下落尾声“强势股补跌”的自然出清,第二时机等待政策效果的实质落定。
当前时点的两个时机因素——时机之一的“消费股补跌”从时间和空间看已接近尾声,等待时机之二的“政策效果的落定信号”,我们后续观察 8 月的社融、低评级信用利差、企业债融资变化等数据来跟踪本轮信用宽松的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