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居民李老伯和老伴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平日里身子骨还算硬朗,俩人独自居住。前几个月的一天,李老伯发现自己尿液的颜色变成了赤黄色,腹部也有些隐隐作痛,休息几天后仍然没有好转,于是,他独自来到附近的医院问诊,检查发现胰腺相关的部分指标异常。此时,李老伯才想起几个月前也曾经发生过腹痛,当时胰腺部位的CT平扫却并无异样。
医生将真实诊断告诉了老人子孙:李老伯罹患的是人们称之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时间宝贵,家属们需要尽快决定下一步采取何种治疗方法。一开始,李老伯家庭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李老伯已经高龄,不希望他再受手术的风险和伤痛,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的手段;另一方则认为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李老伯的生命很快就会迎来倒计时,手术治疗还能为他博得一线生机。
很快,李老伯开始出现胰腺癌的并发症之一——黄疸,这导致他全身奇痒无比,晚上无法入睡,医生为他进行了胆汁引流。得知自己以后需要时刻携带引流袋,只有手术才能改善这种情况,老伯明确表示:“我宁愿做手术,不愿像现在这样随身携带引流袋生活。”
如此一来,家属们也达成共识,他们慕名前往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虞先濬教授多学科门诊就诊。经过虞先濬教授多学科团队的仔细评估,李老伯具备手术条件。住进了肿瘤医院,李老伯已经明白自己得的是癌症,难免紧张了起来。虞教授团队的医生安慰他说:“之前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接受了手术治疗,顺利出院,并且经过后续治疗,目前已正常生活。”
手术过程很顺利,一周之后,李老伯就顺利出院。随后的化疗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综合治疗部医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有条不絮地进行,渐渐地,李老伯也接受了自己的病情,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虞先濬团队领衔的胰腺肿瘤综合治疗部负责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内科诊疗,包括术前新辅助或转化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晚期治疗等。2023年完成胰腺肿瘤综合治疗2.5万余人次。目前已在胰腺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建立起了完善的系统和规范化流程,并在申康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的支持下,建设“胰腺癌单病种多学科”的研究型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