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无论等值线如何变化,只要理清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等值线问题。一般来说等压线的判断,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等压线就是在地图上由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 如右图所示:1040>甲>1035 1025<乙<1030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之偏低。
如下图所示:甲处的气压值比两侧高是高压脊;乙处的气压比两侧低为低压槽。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上图中A、B两地的气压差:
(6+1)×2.5≤△<(6-1)×2.5
12.5≤△<17.5
如上图中的五点气压大小排列应该是:
A>B=C=E>D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同一幅图像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不同图像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右图中A处的风力大于D处的风力。
①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逆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增大。
②高气压和低气压位置的确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 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
①高压中心—反气旋—四周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见南风;南半球相反。
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晴朗天气。
②低压中心—气旋—四周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相反。
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阴雨天气,在温带地区低压槽附近可形成锋面,称为锋面气旋。 甲处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乙处为低压中心形成阴雨天气,并在M、N处形成锋面气旋。
①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有高压中心。
亚欧大陆上为印度低压,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
②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有低压中心。
亚欧大陆上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c
图显视为1月气压图;
图显视为7月气压图。
在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①气压值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等压面的凹凸变化。
②无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③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