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一些因为地理而尴尬的时刻?
比如如果你来自山河四省
却被东北人果断认为来自南方
比如你来自宁夏
却被问宁夏是哪一个省的省会?
此刻,地理老师的沉默震耳欲聋…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这些答案,请偷偷转发
这些常识,一定不要出错啊!
在中国,尤其是冬天,南方和北方是根据有没有暖气来区分的。在平时,也会以吃汤圆还是吃饺子、甜豆花还是咸豆花、甜粽子还是咸粽子来区分。
但万望周知,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是一堵高墙
既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
也拦截了夏季北上的湿润季风
正如东北人出了东北遇见的默认为南方人、广东人出了广东和海南遇见的默认是北方人,长江也在中国南北分界中有很强的存在感,很多人直接默认长江以北都是北方。
但秦岭—淮河一线,对中国南北划分极为重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发起评选“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活动,“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被列为第一名。
长淮落日圆
淮河是慈爱的母亲
滋养出了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从地图上看,秦岭是一堵群山构成的广阔高墙。他既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也拦截了夏季北上的湿润季风;而淮河的位置,正处在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景观跳跃变化的突变带,也就是说,在淮河一代产生了“临界现象”,形成了一条比较清晰的地理界线 。
于是,这条划分南北的秦岭—淮河一线,同样也是1月0℃等温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所以它能昭示出你冬天有没有暖气、说话像南方人还是北方人、爱吃米还是爱吃面。
然而秦岭根本就不是一条山脊线明确的线状山岭,而是最窄处也达一百多公里的一片茫茫群山;淮河,这位慈爱的母亲,更是水系甚众,滋养出了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这大概就是中国众多临界城市“身份成谜”的原因?
只有极少数的城市有明确的南北之分:例如淮安,淮河穿城而过,建有
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
而其他,例如河南南阳,跟着自己的省份被归为北方,但实际属长江流域,文化上也更接近湖北襄阳;陕西汉中,被秦岭阻隔于关中平原以南,气候也与四川盆地相似,方言接近西南官话。
与之相对的是江苏徐州,常因为有暖气被南方人“孤立”。但实际上徐州位于淮河以北,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方言属中原官话,饮食以面食为主,历史上长期属齐鲁文化圈,是再典型不过的北方城市。
河南信阳毛尖茶田
信阳虽然属于河南省,但也位于淮河以南
是茶叶种植的最北界
虽然东北人和东北方言存在感都很强,但东北到底有哪几个地方,却总被人认错。河北可能被认成东北,山东也可能被认成东北,全世界都可能是东北,但大连会被认成是山东的……?
甚至会有人问东北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那我只能说,首先,东北三省是三个省!!!
东北三省在同一个行政区划内的机会仅有元代的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也称辽东宣慰司,辖境还包括蒙东四部,北至北冰洋。
1907年,清廷将奉天(盛京,即沈阳)、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并置一名东三省总督,“东三省”才成为正式名称。
明前期东北疆域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0期
东北,是“区域文化”的典型。东北的山河在地理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其中生长出的历史和文化也高度相似,今天仍在社会和经济方面都有很强的联系。
东北人讲究“过了山海关就是一家人”,这一家人便来自山海关以东,包括蒙东四市,虽然大连纬度低于北京,且由于“闯关东”备受山东移民的文化影响,但陆上到达必经山海关,是不折不扣的东北人。
不过除了“东北”常被误解,拆开了的东北也会有人吃地理常识亏。个中翘楚就是吉林市,也是唯一一个省市同名的城市,以至于吉林市人民出门还经常面对“只知吉林省,不知吉林市”的尴尬场面。
但吉林城曾是整个东北的核心,清“吉林将军”行政区以吉林城为治所,涵盖了大半个东北。
辽宁则上演了一出“双城记”。虽然辽B大连是被称为“浪漫之都”的国家计划单列市之一,级别为副省级。但辽宁省的省会确实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沈阳,而不是大连。
虽然青海人将兰州人从来不吃的“兰州拉面”开遍了大江南北,宁夏枸杞经常被当做甘肃特产,但宁夏,真的不是甘肃省的省会(泪)。
请不要把青海酿皮当甘肃小吃,因为甘肃人泼辣子油
在宁夏点"兰州拉面",因为本地叫清汤牛肉面
外地的“兰州拉面”都是青海人开的
图源:标准地图系统
这三个省,最好区分的是“气质”。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她处于中国的农牧交错带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汇的地区,也是民族融合的前线。
宁夏省会,银川
宁夏被当做甘肃的省会,可能是因为甘肃有“临夏州”
也可能与宁夏本是甘肃分出去的有关
而甘肃,当初汉朝在河西走廊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便奠定了甘肃作为典型儒家文化区的底色。
兰州、张掖(古甘州)、嘉峪关、天水、武威(古凉州),踩在甘肃的土地上,仿佛沿着中国边塞诗的脉络一步步走过。
而比起其他两省的人文气质,青海省的自然地理资源就更为突出。除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境内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以外,雄踞“世界屋脊”东北部,青海省还坐拥1.5万个冰川,孕育着中国赖以生存的“水塔”三江源,“生命禁区”可可西里,还有奔跑的藏羚羊和雪豹。
沿海省份的人们总是会被内陆人民对海的不了解而震惊,而需要“自证有海”的总是那几个省份,其中还总有广西,广西的海知名度还没有“表哥我出来了喔”高,老表们也是很无奈。
广西当然有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国家最早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北海市,钦州港的集装箱码头一年有百万个标准集装箱运转,可以全面覆盖东南亚航线。
广西还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它是水火雕出的无上杰作,五彩滩上千万年玄武岩被海水雕琢成层叠褶皱,退潮时露出纵横交错的火山纹理,晨光斜照,赭红、墨绿、鎏金的色块随潮位变幻流转。
广西拥有数十个美丽的沙滩,比如北海银滩,一片绵延24公里的银白沙岸,石英砂纯度高达98%,阳光下如亿万片碎银闪烁,被公认为中国最大、最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
除了广西以外,还有一些省份经历了被疑问“有海吗”的无奈。比如明明是海河入海口的天津,明明有山海关、秦皇岛的河北,甚至在“东北有海吗”里屡屡被除名的辽宁。
居然还有人困惑为什么东北有海鲜吃,唉。(发出了地理老师的叹气声)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雪山和藏族同胞就以为在西藏了?其实你可能在川西!
虽然同属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川西年降水量却与江南地区相当,为800-1200mm。依托横断山脉,巨大的海拔高差造成了这里垂直气候带明显,多云多雾,"一山有四季"。
只有稻城亚丁等地地处于高原,呈现和西藏类似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即使如此,也呈现出多云多雾的川西特色,和年日照时数超3000小时的“日光之城”产生了明显的区别。
还有,不会看到藏族同胞你就以为到西藏了吧?川西的康巴汉子也是藏族!
如果你抱着吃甜茶和风干牦牛肉的心理去川西觅食,酥油茶加辣椒面会立刻提醒你这里是四川!在这里,牦牛肉干巴也是要配花椒的!不过喜欢吃火锅的有福了,毕竟你还没出四川。
随着旅行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何和外地人搭话居然成了一场地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