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蹊
地理蹊(xi),将地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晚报  ·  愿平安!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7 小时前  
北京晚报  ·  愿平安!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7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云南,隐藏的吃辣大省 ·  昨天  
星球研究所  ·  塔里木河:做河,好难!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西湖的夜,浪漫而深邃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蹊

考前每日练 | 北部湾上涠洲岛,造礁生物石珊瑚(2021届209)

地理蹊  · 公众号  · 地理  · 2021-02-04 20:34

正文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新启程,新思路。 地理蹊不搬运题目, 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 期待 在留言栏内 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以共同交流。欢迎 关注 地理蹊 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石珊瑚是一种与虫黄藻共生的造礁生物,生长在热带浅海礁石海床上,对水温和水质要求高,出露水面易死亡。涠洲岛是我国北部湾的一个火山岛,目前已成为全球珊瑚研究的重要实验地和旅游胜地。下图示意涠洲岛石珊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石珊瑚生长区距该岛岸较远的原因是

A. 涠洲岛海域潮差大

B. 近岛岸缺少礁石

C. 近岛岸缺少虫黄藻

D. 距岛岸较远水温适宜


【小题2】南部海湾石珊瑚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较多

B. 水质较差

C. 盐度较高

D. 海床较深


【小题3】为实现该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A. 保护海域环境

B. 引进珊瑚新种

C. 人工培育珊瑚

D. 修建防护大堤


解题思路

本题以“我国北部湾涠洲岛的石珊瑚”为背景材料,以“石珊瑚生长区的分布特征和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为切入点, 考查了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相关地理知 通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来联系所学知识,获取与解读题干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组难度适中,考查知识点丰富,解题者需要认真获取材料中有关信息并有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析及答案

【小题1】石珊瑚生长区距该岛岸较远的原因是

A. 涠洲岛海域潮差大

B. 近岛岸缺少礁石

C. 近岛岸缺少虫黄藻

D. 距岛岸较远水温适宜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A

解析:

对于本题的解答,要 结合石珊瑚的生长习性和涠洲岛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 进行考虑分析。根据材料“石珊瑚是一种与虫黄藻共生的造礁生物,生长在热带浅海礁石海床上,对水温和水质要求高,出露水面易死亡”可知,石珊瑚生长需要特定的条件,石珊瑚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水面之上,如果长期出露,就会造成死亡。

【继续滑动查看】

潮差是指从低潮到高潮的潮位差,称涨潮潮位差;从高潮到低潮的潮位差,称落潮潮位差。 涨潮潮位差和落潮潮位差两者的平均值便是这个潮汐循环的潮差,涠洲岛的潮差大,如果石珊瑚在该岛附近海域生长,就易受潮差影响,出露水面造成死亡,所以石珊瑚生长的地方距离岸线比较远,A项正确;

根据材料“涠洲岛是我国北部湾的一个火山岛”可知,火山岛是由火山喷发物(溶岩、火山灰等)堆积而成的,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因此可判断出涠洲岛近岛岸礁石较多,B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到了“石珊瑚是一种与虫黄藻共生的造礁生物”,并没有信息表明涠洲岛近岛岸缺少虫黄藻或示意虫黄藻的分布,因此不能说近岛岸缺少虫黄藻是石珊瑚生长区距该岛岸较远的原因,C项错误;涠洲岛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温全年较为温暖,因此距岛岸较远、较近处水温差异不大,D项错误。故选A。


【小题2】南部海湾石珊瑚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较多

B. 水质较差

C. 盐度较高

D. 海床较深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B

解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石珊瑚生长在热带浅海礁石海床上,对水温和水质要求较高,因此解答本题要 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 来分析南部海湾不利于石珊瑚生长的条件。海水泥沙主要由入海径流挟带而来,根据示意图可知,涠洲岛南部海湾地区没有明显径流注入,因此泥沙来源少,泥沙较多的可能性不大,A项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涠洲岛南部海湾沿岸居民点及旅游设施分布多,既然有居民点和旅游设施的地方,游客比较集中,由于涠洲岛四面临海,较为封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并在南部湾地区集中,水质较差,因此南部湾地区不适宜石珊瑚生长,B项正确;

【继续滑动查看】

海水盐度差异是针对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而言的,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 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根据示意图判断,涠洲岛岛屿面积不大,并不涉及跨区域的差异,岛屿周边盐度差别不大,不存在南部盐度高、其它地区盐度低的问题,C项错误;根据示意图中等深线判断,涠洲岛南部海湾水深大多在0—10米之间,而涠洲岛其它区域的海水深度也大致为这个区间,因此南部湾地区与其它石珊瑚分布区水深相似,海床深度相似,D项错误。故选B。


【小题3】为实现该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A. 保护海域环境

B. 引进珊瑚新种

C. 人工培育珊瑚

D. 修建防护大堤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住在不破坏海洋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该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的原则。 因为石珊瑚生长在热带浅海礁石海床上,对水温和水质要求较高,所以要想实现该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保护海域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石珊瑚生存的水质、水温环境,减少对石珊瑚生长的不利影响,A项正确;根

【继续滑动查看】

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题,珊瑚的生长也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引进的珊瑚新种不一定适应涠洲岛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其次,引进珊瑚新种如果大量繁殖,堪比生物入侵,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所以引进珊瑚新种不一定能实现该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甚至还会起不利影响,B项错误;

人工培育珊瑚只能增加珊瑚的数量,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所以不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的最好措施,C项错误;在涠洲岛修建防护大堤工程量大,建设困难,而且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影响不大,在海上修建工程很可能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而不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D项错误。故选A。



知识链接——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涠洲岛位于广西沿海大陆架之上,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为 玄武岩台地 ,地势南高北低,南半部以 海蚀地貌 为主,北半部则以 海积地貌 为主。涠洲岛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岛”之一。



没有细软的沙子,只有湛蓝的海水。站在岸边,触摸黑色的火山岩,仿佛回到了那个水火不相容的年代:13万年前,奔流的岩浆与眼前这片海曾经历了一场旷世战争,最后,黑和蓝的配色构成了这里丰富的海蚀、海积、海滩地貌。来到涠洲岛,你才知道,其实自己是为了赴一场火与海的记忆旅程。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珊瑚可以被人工“种植”,如同陆地上的植物苗圃。可为什么要种珊瑚呢?广西的涠洲岛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由于近年气候变暖的趋势,热带核心区的石珊瑚分布有向亚热带迁移的态势。于是涠洲岛变成了热带石珊瑚未来的“避难所”。科学家们在涠洲岛海域进行着人工繁育珊瑚的多项实验,那里因而成为了珊瑚生存实验的天然场地。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分析涠洲岛珊瑚和珍珠采集产业分布在岛屿南侧的原因。

南侧的火山岩礁、平台、斜坡、崖面较多孔隙发育,利于珊瑚生长;残壁断崖冬季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南部海湾,风浪小;纬度相对低,南部向阳,阳光较充足;为珊瑚和贝类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分析气候变暖对涠洲岛珊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总量减少;使热带的珊瑚类型增加,成为热带珊瑚的避难所;珊瑚分布范围向北扩大。


分析在涠洲岛海底种植珊瑚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珊瑚易受风浪、台风破坏,种植难度大;水下工作量大,成本高;工作人员可能会遇到海底有毒或危险生物,威胁人身安全;海底压力大和缺氧环境,长时间工作影响身体健康。


分析涠洲岛能够成为未来热带珊瑚生存避难所的原因,并说明在涠洲岛“种”珊瑚的生态意义。

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热带海域适合珊瑚生存的空间缩小;涠洲岛纬度较高,处于珊瑚分布的北缘,随着水温的升高,将适合珊瑚的生长。

生态意义: 在珊瑚礁自然恢复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人工繁育的方法,积极修复珊瑚礁,保证珊瑚生长的持久性;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平衡;为成为未来避难所奠定基础。


分析涠洲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以及给当地带来的资源与生态问题。

优势条件: 火山及珊瑚礁等旅游资源独特,观赏价值高;气候宜人,适宜观光度假的时间长;靠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及海南省,市场广阔;海陆交通较为便利。

突出问题: 因地表水资源储存量小,以及旅客的大量增加会导致淡水资源短缺,供水不足;因旅游人数剧增及生活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 往期精彩—

时事地理 | 2月3日,立春

行走地理 | Z164次列车——第二站:苏州站

玩转地理 | 看不见的冰川之手

考前每日练 | 运城解池盛产盐,养殖卤虫促发展(2021届20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