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海征信中心
深圳前海征信中心是独立的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我们致力于为消费者普及信用知识、培养信用意识,也帮助广大中小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专业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明康德  ·  默沙东研发疫苗有望在欧盟获批上市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医药经济专家谈 | ...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小分子药领衔多点开花 ·  5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医药经济专家谈 | ... ·  5 天前  
药明康德  ·  病毒载量下降近90%!创新RSV口服疗法临床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前海征信中心

号称“全额返现”的骗子平台如何掏空你的钱?

前海征信中心  · 公众号  ·  · 2017-11-06 11:55

正文

“消费=存钱,消费=养老”

“交押金买东西,45天全返还”……

超市商品都“白拿”

白吃、白喝、白用,商品一律“不花钱”

看到这些宣传口号,你会去抢购吗?


平时在网购时,我们经常看到“满减立返”的字眼,比如买满100元,返现5元等等,这种就是“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其实就相当于打折。


作为一种稀松平常的营销手段,返利本是两全其美的方法。而近年媒体揭露,“你消费我全返”这种模式,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变成了骗局,这是怎么回事?

 


(请在wifi环境下收看)



媒体多次曝光全额返现涉骗局




全额返现的套路有很多,除了号称返现的线下超市,也有网上购物全额返现。常见的套路是按余额每日返还一定比例。举个例子:消费者消费10000元,返还额度为每天万分之五,第一天可得5元,第二天返还余额9995元的万分之五,即4.9975元,以此类推。第一个月大约返回1.5%,第一年返回大约16.8%,五年返回约60%,十年返回约85%,二十年返还97.5%,但永远不可能100%返完。


 


此种模式其实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由于返还周期漫长,平台完全可以归集消费者的资金挪作他用。如果投资得当,双方互利互惠(法律问题仍存在);如若投资失败或者平台负责人挪用资金用作个人的消费享乐,不消多时便会暴露风险。

 

而很多平台使用了充满了迷惑性的概念和口号,不少人被天花乱坠的宣传牵着鼻子走,进而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


近年来,消费返利骗局简直不胜枚举。比如影响范围最大、造成后果最为严重的“万家购物”返利网,声称在全国拥有300万会员,全国2000多个县市均有代理网点,联盟商家达10万家。截至网站被查处时涉案金额达240.45亿元。

 

涉及全国23个省市的福建百分百返利网以收取5%手续费的方式发展代理商和加盟商,并吸收会员资金,承诺100天回本、400天净赚的高回报“钱生钱”盈利模式,吸引近20万会员注册。

 

北京巨鑫联盈科贸有限公司设购物返利骗局,借销售商品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在短短两年多内非法吸收4万余人的资金26亿余元。

 


三种常见“消费全返”类型


 

尽管以上提到的各家返利商城以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数量众多的返利商城在返利制度和模式上各不相同,但总结来看,目前国内的“消费返利”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收取入门费、发展下线、团队计酬的“消费返利”

 

借助“消费返利”名义,要求会员及加入者交纳入门费或者变相交纳入门费,靠发展下线盈利,上文提到的博邦商城就属于这一类。

 

2、不收取入门费、不存在团队计酬但发展下线的“消费返利”

 

通过网站购物平台及发展线下实体联盟商家,注册网站的会员到实体联盟商家购物后,由商家交纳中介服务费至公司,公司再按照其返还政策向消费者返还。这类公司已被大量投机者演变成“投资返利”,背离“消费返利”的本质,大量假消费、真投资的行为出现,致使这种模式混乱并变异成金融游戏,而且这类模式发展速度极快。此类代表主要有“万家购物”、“百分百返利”、“烧饼”、“返本一百”、“金乔”等。

 

3、不收取入门费、不发展下线、不存在团队计酬的“消费返利”

 

消费返利载体主要为大型购物网站,只是在网站的线上进行返利,实质属于让利促销,与前两种性质不同。这种企业通过返还一定比例的现金进行促销,不存在发展下线和交纳入门费的行为。


那么,如何识别“消费返利”是否有暗含陷阱呢?有两个重点。

 

首先,看看返现比例。正常的消费返现比例不会太高,毕竟商家还要赚钱。而“高额返现”本身不具有持续的可操作性,试想如果人人都买多少返多少,那么商家的利润从哪里来?

 

其次,看看返现有无时间差。正常的消费返现,一般是当场兑现或者未来几天内兑现,返现和消费行为之间基本不存在时间差;而“高额返现”不会当场兑现,而是承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按比例返还,和消费行为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这样就留下了操作空间。

 


高额返利可能存在四种违法行为


 


首先是涉嫌消费欺诈和合同诈骗行为。利用虚抬交易标的原价或者对标的进行虚假标注、虚假宣传,以此产生的额外利润抵扣消费返利金额,从而构成消费欺诈行为;

 

其次是涉嫌传销行为。这个在以层级发展型为主的消费返利模式中比较常见,通过直接缴纳所谓的会员费、代理费、加盟费或者认购一定金额的商品以及发展下线推广业绩,实质已构成传销行为;

 

再次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非法集资行为。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涌现出大量以投资、盈利为目的的虚假交易,进而演变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


最后是涉嫌集资诈骗的非法集资行为。一些返利网站及其代理商在非法获取资金后卷款逃跑,或者故意制作假账、销毁账目、制造崩盘倒闭假象以逃避返还资金和支付报酬,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可能因此而涉嫌集资诈骗。



好信侠有话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