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这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暂时不方便看视频的家长,小编文字梳理出了事情的概况:
杭州某游乐城,一位1岁的小男孩被一个女孩在玩闹中“踩到身上了”,小男孩妈妈要求女孩道歉。
女孩的妈妈让正在玩滑滑梯的孩子过来,“向弟弟道个歉。”
看见女孩,小男孩母亲怒了,向女孩训话:“你妈妈怎么教你的?”
女孩妈妈反复解释,“我一直在说她”,并代女孩道歉“对不起”。期间,有其他小朋友来看热闹,被女孩一把推开。
男孩妈妈怒气未平,一把扯过女孩的胳膊,咆哮着“道歉!”
本来在一旁没有做声的小男孩被大人的阵势吓到了,“哇哇”直哭!疑似男孩爸爸抱起孩子,拉着情绪几近失控的男孩妈妈准备离开。
视频的最后,有围观者劝架,却被男孩妈妈怒斥“关你什么事?!”
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对男孩妈妈表示同情的,
毕竟自己的“心头肉”被人欺负了,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更多的网友认为,
男孩妈妈选择的处理方式过于偏激。
毕竟,男孩一开始还没做声,后来却被吓哭了。而且当“爸爸”抱着男孩劝架,男孩妈妈也丝毫没有收敛,并没有考虑到这种混乱局面对孩子来说,既是心理伤害,又有潜在危险:
而对于一些围观者认为男孩妈妈“小题大做”,“至于吗?”,有网友这样分析:
尽管很多媒体用了“失控”、“咆哮”等标题来形容男孩妈妈,不过,
女孩的妈妈也饱受质疑。
有网友认为,女孩的妈妈态度虽然谦逊,但
在教育方式上,有很大问题
:
有教育专家认为,“女孩母亲,不应替孩子道歉”,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
和网友激辩是非不同的是,小编身为母亲,看到这则视频的第一反应是:
如果我家宝宝和人起了冲突,我要怎么办?
占理的话,自然能够理直气壮,或者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不占理呢?如果反复劝孩子道歉,孩子就是不听呢?
在某个育儿交流群里,各位家长也迅速代入了自己的角色:
其实,当孩子外出游玩时,与别的小朋友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
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孩子玩闹,相互起冲突太正常了!家长首先要看好自己家的孩子,不能放任;其次,家长的处事方式对孩子来说是示范,要谨慎,更要大方!”
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没有“欺负”或“被欺负”的概念,但是大人不能坐视不理,否则“这口气咽不下去”,必须要讨个说法……
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