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朋友问,最近市场一直在5星级低位震荡,可太难熬了。
螺丝钉是怎么控制好情绪和节奏的?感觉对待投资非常冷静和客观。
在投资中,如何控制好情绪,确实是个挺重要的事情。
我觉得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 一方面,经历过2015年牛市,知道坚持下来可以获得好收益;
• 另一方面是熊市下跌的负面情绪,也经历过几轮了,对自己影响不大了。
第一点其实很重要,就是尝到过股市上涨的甜头,赚到了钱。
通常,如果能看到正反馈,那一件事情就更容易长期坚持下来。
这些种子未来能不能开花结果,我们在开始投资的时候,心里是没有底的。
于是我们经过学习了解之后,发现理论上没啥问题,历史数据也可以支撑这个观点,就开始尝试种这些种子。
在种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困难,有的时候也担心种子是不是真的能长起来。
小心翼翼地呵护,坚持了几年,最后发现这些种子真的能开花结果,长成大树,我们心里也就有底了。
投资大师的背书,投资理论的推导,都只是投资的一方面。
真正地投入真金白银,感受到市场的涨跌,最后还能坚持下来,获得收益,这才是真正掌握了投资。
例如2007年和2015年那样的大牛市,短期里股市上涨2-3倍甚至更多。
3点几星级的小牛市,或是某种风格的牛市,会更容易见到。
例如,距离目前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初的3点几星级。
当时市场的涨跌高度分化,主要是成长股上涨较多,其他风格上涨不多。
当时咱们也止盈了基本面60/120、养老、消费50/白酒等品种,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等待牛市到来的这段时间里,难免会感到恐慌和难熬。
其实螺丝钉自己投资的时候,面对的压力也比较大,并且在熊市底部,还要承担双份的心理压力。
一方面,自己投资,遇到波动的时候,需要承担涨跌波动的压力。
另一方面,市场波动大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投资者恐慌,会把情绪宣泄给螺丝钉。
这种双份的压力,是螺丝钉每次遇到市场下跌都会承担的。
以前还有过基金经理,因为压力大,导致抑郁了的案例。这也不难理解。
日常生活中经常交流的人数在200-300人以内,线下给到的负面情绪不会太多。
但在网络上,有可能一句话说错了,就会有铺天盖地的负面反馈。
不过对螺丝钉来说,经历了2015-2016年的股灾、2018年下半年的下跌,2022年4月底的5.4星级,和2024年初的5.9星级,该经历的负面情绪都已经经历过了。
见过了5星级熊市,也见过1星级牛市,那再大的波动,也可以泰然处之。
从最早估值表只有几个人看,到现在百万人,如何服务好海量的人群,也有了经验。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漫长熊市里,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减少看账户的频率,不过度关注短期的市场涨跌。
很多投资者都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频繁地查看自己的账户盈亏情况。
我们如果掉了100块钱,其痛苦,得白捡200块钱才能弥补。
所以投资尽量不要频繁查看市场涨跌,最好间隔时间长一些,少看账户少担心~
当然,每天来看螺丝钉的文章、多学投资知识还是可以的。
避免被情绪左右,还有一个技巧,就是事先做好投资计划,最好能列在纸面上。
包括资金如何分配、定投的时间和频率、定投的金额、买入和卖出的条件等。
比如说,「每周二按照10%的比例来跟投螺丝钉投顾组合」,这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投资计划。
在每周二公众号的定投发车文章里,螺丝钉会给出发车的参考数字。
采用的是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策略。估值越低,金额越多。
实际执行的时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灵活选择跟投的比例。
PS: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福利-定投福利」,即可查看每周二的定投发车方案。
在投资的过程中,通常最开始的一个「熊市-牛市」周期,是最难熬的。
就像跑步,马拉松长跑的时候,开始的阶段会很累,很吃力,会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但跑着跑着,跑过了一个临界点,突然就会发现自己轻松了一些,再往后的坚持也就比较容易了,大概率可以跑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