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最全Android学习路线总结,绝对干货
80后的北漂IT人:你的未来在哪?该做好打算了!看完别流泪。。。
2017移动互联网寒冬(Android)求职随感
清华毕业生在北京买不起房
听说,现在京城的学区房都是12万/平米起步了。
近日知乎的一篇《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的帖子被关注。这个话题在2016年7月就有了,但因为其中两名清华毕业生的辛酸回答,引爆帖子热度,一时间“为啥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被空前热议。
@侯安扬HF:为什么学历不值钱,学区房值钱?因为前者是兑现的业绩,没想象空间;后者是概念,可以炒啊
@曹山石 :基金经理回答: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学区房可以卖给下家,学历只能留给自己;学区房是家长垄断定价的,学历是企业老板市场定价的。
@向小田:为什么学历不值钱而学区房值钱?今天有人问这个问题。如果学历不值钱那么学区房应该也没啥用才对,表面上这么想是可以的。但是深层次一想,学历从来都是值钱的,说学历不值钱的,是没有用好学历。但是如果你让一个人连用好学历的资格都没有,那么他更要恐慌了,毕竟别人是没用好,他是没有,这是有和无的区别,不是多和少的区别
中科院研究员落魄逃离北京
就在两会接近尾声之际,一篇名为《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的文章,点击量破了10万。
文章作者从北大本硕博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北京某所工作,最后,却因为买房、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含泪告别中科院,转战南京某高校。
“落魄逃离”,听着很可怜很唏嘘,但有没有想过,或许更绝望的是,连“逃离”都无法做到?
作者:伯通
来源:伯通笔记(ibotong)
最近,被学区房逼离北京的爆文一篇接一篇,有人说是“阶级门票高涨”,有人说是“货币信仰裂痕”,还有人说是“政府用政策赶人”,大家说得都对。但我非常好奇的是,在这个全国阶级固化最显著的城市里,还活着822万常住外来人口,他们为什么不跑呢?
我们还是用数字说话吧。
1、北漂都是哪里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漂的来源地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其实只看该省入京的绝对数量,已经基本能发现一些端倪,但还不够确信。我们再加上一个数据佐证,即“流入北京人口占当地总流出人口的比例”,来看看帝都对这个省的人到底有多少吸引力——
这样一来,形势基本就非常明朗了。以宁夏为界,左边基本都是长江以北的省份,右边基本都是长江以南的省份。可以说,在来北京的外地人中,北中国构成了绝对主力,而河北河南更是主力中的主力。
这一点,链家购房数据也可以佐证——
从数据来看,2006年河北人在京购房比例为7.8%,十年来持续上升,2015年已涨至11.3%,不仅占比最高,而且涨幅最大。山东、东北、河南紧随其后。
2、北漂的家乡怎么样
目前逃离北京的主要原因,一是学区房(收入和教育),二是雾霾。逃离北京后,会改善这两个方面的处境吗?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首先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可以发现,从安徽开始,左边大多是南中国,右边大多是北中国(即北漂主要来源地)。
再看看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排行。
可以发现,以贵州为坐标,左边大多是南中国(除了几个开挂的自治区),右边大多是北中国(除了两湖这种教育重灾区),而北漂第一大来源地河北更是雄踞榜尾。
最后看一下空气质量。
这是环保部最新公布的“2016年11月全国74个大中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北京已经排在全国第58名了,可是再往后看……
除了再次雄踞榜尾的河北省会石家庄及其它7个河北城市外,河南省会郑州、陕西省会西安、山西省会太原、青海省会西宁、内蒙首府呼市、宁夏首府银川、甘肃省会兰州以及直辖市天津,空气质量都比北京还差。不用说,这些城市也都是北漂重要来源地。
3、所以都是谁在逃离北京?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对于北漂的基本构成和家乡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是本文的主题了,到底是谁在逃离北京呢?
我们先通过百度搜索指数做一个辅助判断,即搜索“逃离北上广”的各省份人数。(“逃离北京”的样本过少,无法构成有效数据,而统计对于逃离一线城市的关心,已经能够代表一种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上图中删除了北京上海和广东,因为很显然这三个地区的人最关心逃离北上广的话题,而在其它地区中,东南沿海的三个省份位列搜索榜首。拥有武汉和成都两座适宜生活城市的湖北四川,也名列前茅。
接下来,就是一个非常有标志意义的数据了。
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中,有一栏数据为“全国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5年前常住地为北京的人口”,即真正践行了逃离北京的人口趋势。
当然,2010年还没有雾霾这个概念,因此对于今天的讨论也只有借鉴意义。不过依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排除掉环抱北京导致人口流动极大的河北这个干扰项后(河北也是北京流出人口的最主要去向,由于本表格不统计户口所在地,所以有数据上的重合),接下来依次是:上海、安徽、浙江、广东、江苏和四川。
结论似乎呼之欲出——真正关心且能践行“逃离北京”的人,要么原籍是华东及东南沿海富庶地区,要么是湖北四川这种“天府之国”的原住民。而构成北漂绝对主力的北中国土著,是既不那么关心逃离北京,更不会践行的。因为他们的家乡比北京要差多了,甚至完全失去了可比性。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了一组社会调查,通过走访1300多位在京外来务工人员,得出了54.3%的北漂未来三年将继续留京的结论。不死心的调查组又抛出两个狠问题,一是如果北京租住政策严格到位,市场上不再有群租房、隔断等低成本租房机会,你还会留在北京吗?(其实是在替政府问“以房控人”)然而,依然有67%的北漂不会离开北京;
第二个问题是你以后的孩子上学要办“五证”,非常困难和麻烦,你会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吗?(这是在替政府问“以学控人”)然而,依然有50%的北漂选择克服困难,把孩子送进北京的学校。
没错,对于绝大多数北中国居民来说,相比于他们凋零的家乡,坐高铁最多半天就能落脚这座人均收入全国第二、人均教育经费全国第一的城市,已经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了。
最后赠送一个老掉牙的笑话:
飞机上,鹦鹉说:“这航班服务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说完就打开机舱门跳出去了。猪也跟着站起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也不坐了!”就跟着跳出去了。半空中,鹦鹉对猪说:“你不会飞跟我出来干嘛?”
作者:林默
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
我上高中的时候,政治课上老师讲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个胖胖的大胡子说,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
年少的我瞬间找到了面对陌生世界的安全感,怕啥啊?有规律呢,规律太牛逼了。
今年过年回来,央视新闻里不断讲着深圳房价下跌,炒房客们资金流紧张,折价出售房产的故事,仿佛做坏事的人遭到了惩罚,好严厉的惩罚啊,收益从400%降到了300%。
但是,我身边的朋友不断告诉我,北京的房价又涨了哦。东三环边上随便拎出来一个小区,去年8月份的均价是5.56万,今年2月的均价是7.47万,7个月,34%的涨幅。
你可能得问,北京去年930不是出政策了吗?管理层不是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吗?
是的呀,北京的地产交易量是有所下降的,可场内玩儿的人少了,不影响游戏的走向。那些对调控政策、监管喊话完全免疫的买房者,能把房子的价格玩下去吗?
再说,那些听说出了政策,准备观望一下的人也没走远啊,人家就在场边密切地观望着,随时准备冲进去添一把柴,用肉身筑起一道房价的长城。
链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2月的带看次数(就是跟着中介的小电瓶车去看房的次数)接近70万次,是去年三月以来的最高点。
我带着一本《经济学原理》走到一家链家的门口,忽然,《经济学原理》自焚成了一抹灰。
我惊呼“经济学原理,你怎么了”。散落在天地间的那抹灰烬中,我听到了经济学原理悲怆的声音,“我怀疑人生啊,我怀疑人生”。
我理解经济学原理的悲痛。这么多年,它屡屡抛出金子般的观点,力证帝都房价、魔都房价存在着巨大的泡沫,然后泡沫笑了笑,把经济学原理碾压成渣。
经济学原理抛出的第一个规律,叫租售比。
租售比是神马?经济学的解释是,“房屋租售比”=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月租金”/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
用人话说一下吧,倒过来计算,售租比更容易理解一点。就是用房子的价格除以每个月的租金,看你靠租金,多少个月能收回来购房成本。
国际经验昂,经济学中的国际经验是,售租比为200:1—300:1的区间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你靠着房租17—25年能把购房成本收回来。
经济学原理自信满满地说,当售租比高于300:1,达到400:1、500:1时,房地产泡沫已经显现。你买个房子,靠租金40年才能收回成本,你有病啊?
经济学原理溜达到三环边上,看到一间售价1500万的两居室,每月租金12000,售租比1250,靠租金104年可以收回成本。
经济学原理痴痴地站在楼下,打了几遍计算器,它反复跟周围的吃瓜群众确认,房主不是租户的亲爹乃至干爹,北京就是有许多这样善良的房主,以如此高投入、低回报的方式,进行着某种超越人类理性的活动。
“也许是为了慈善吧”,经济学原理神情凝重地离开了。
经济学原理没想明白,在租售比的完美世界里,土地嘛是大家都可以po出个价格买来买去的。而在这里,土地的供给商是唯一的,那么不断给出资产价格风向标的,是新地块、新房的价格。
经济学原理还没想明白,在租售比的完美世界里,人们对租房和买房的感知差异没那么大,但是这里的吃瓜群众格外需要买房的安全感。近十年的楼市也在不断教育吃瓜群众,万般皆下品,唯有买房报平安。
经济学原理没想明白,但有人想明白了。
经济学原理扔出了第二个金子般的理论,房价收入比。
北京的白领月入1.2W,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积攒下一套老破小的首付。要不吃不喝30年,才能积攒下一套学区房的首付。
也不知道熬得精尽人亡的30年后,还能不能造出一个去住学区房的娃。
经济学原理翻翻白领们的工资条,看看北京的房价,自信地说“这明晃晃的泡沫你们还看不见吗,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买房,又不是修长城,有这么拼么”。
他们真的有这么拼!
我的朋友春申君给出过一个逻辑——全国最富裕的50、60后家长们刮干淘净为80、90后的下一代在北京凑下100-200万首付,孩子们贷上200-300万贷款,在北京买下400-500万的一居小房子蜗居。卖掉一居的北京小家庭,拿出攒了几年的100-200万积蓄,贷上200-300万贷款,换一套800-900万的两居。卖掉二居的有娃家庭,拿出100-200万积蓄,贷上200-300万贷款,换一套1300-1500万的三居。卖掉三居的二娃家庭,拿出100-200万积蓄,贷上200-300万贷款,换一套1800-2000万的四居。
经济学原理一口老血吐在小白领的工资条上,他不懂这个世界。
我想带经济学原理去一趟冬日早晨的燕郊,从国贸一路向东,开36公里,到达燕郊。北京土著们从不把那里当成北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那里有另一面的北京。
凌晨五点的北京,寒风凛冽,814公交站前长长的队伍,老人们全副武装,吐出白色的哈气,站在那里,为要坐这趟公交车上班的孩子们排队。
自己来排队,孩子们就可以多睡一会儿。自己冻一会儿,孩子上车就能有个座。
经济学原理不懂这样的世界,但有人懂。
经济学原理又抛出了新理论——日本1990年房地产的顶峰期,日本所有房子的价值相当于日本GDP的200%,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顶峰期,全美国的房子价值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170%,咱们中国已经干到咱们GDP的250%,这个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数字。
2月2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空间。
经济学原理跪在地上说,你看那些上了清华的都因为买不起学区房,带着孩子回老家了。学历不值钱,学区房凭啥值那么多钱?就算你们不相信我,也要有基本的逻辑好吗?
吃瓜群众纷纷把瓜皮扔向经济学原理,“你再去燕郊814车站前好好反思下”。
来源新财富杂志,综合自:中国基金报、中国证券报、伯通笔记(ibotong)、花儿街参考(zaraghost)。
看完本文有收获?请分享给更多人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讨论技术,扫描和长按下方的二维码可快速关注我们。或搜索微信公众号:JANiubility。
公众号:JANiu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