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闯先生
消费品创业者关注的第一站,我们邀请你与闯先生一起关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行业的转型与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阿里破冰,京东和解,微信躺赢 ·  3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欢度国庆 ·  1 周前  
他化自在天  ·  【亚神殿光荣榜回顾】之@WJ 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闯先生

麦当劳卖身中信,这是要卖炸酱面的节奏?

闯先生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1-18 23:21

正文



历时几个月的竞标和谈判后,麦当劳的中国内地及香港的门店特许经营权最终“花落”中信。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以及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将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同时也将成为麦当劳在美国以外最大的特许经营商。


“洋”快餐改姓“中”,市场对其感慨不已的同时,也意识到快餐巨头围绕中国市场本土化竞争的另一回合已经开始。






每一种餐饮业态,都是其本土文化的延伸。麦当劳长期被当做洋快餐的代表,是美国快餐文化的典型布道者。这一品牌定位及其文化符号意义,妇孺皆知,而且要更甚于肯德基。


在全球舞台上,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与麦当劳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但是在中国,肯德基占的份额却超过麦当劳,甚至中国市场的营收超过了美国本土市场。肯德基在中国也不断开发出许多适应本土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受欢迎程度甚于麦当劳。


但是现在,无论麦当劳还是肯德基,都走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洋快餐那高高在上的品牌认知早已跌落凡间。




2014年,麦当劳首席品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上台后改革的核心是“减少直营店铺”,计划在 2018 年底出售 3500 个特许经营权,从而将此类店铺的占比从原先的 80% 提高到 90%。但是在中国区,显然麦当劳并没有想明白,特许经营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2014年7月开始,麦当劳在中国许多城市开放特许加盟。但麦当劳的加盟策略,仍是一城一议。也就是说,每个城市的有意愿的老板要分别与麦当劳中国总部对接。


从全球总部的角度来看,未来特许经营会成为主流。麦当劳在全球拥有约3.6万家餐厅。它曾在2015年5月宣布,将在明年年底之前把4000家餐厅转为特许经营餐厅,而其长期目标是95%的餐厅都是特许经营餐厅。


但是,麦当劳中国区的做法意图则不同,这样做的本质,是在原有门店网络布局不变的情况下,寻找增量空间,以弥补现有网络的不足。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消费升级如期而至,中国消费者的眼界和口味越来越开阔,需求越来越多元,变化频率也越来越快,传统的营销轰炸已经不能力挽狂澜,这是麦当劳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


这一次麦当劳中国引入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了中信和凯雷这样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又是什么信号?


麦当劳选择中信以后,可以预计,其开放特许加盟的步伐、包括原直营门店转加盟的步伐,都会大大加快。中国的洋快餐市场榜首之争,将随着肯德基和麦当劳纷纷“变色”彻底变为中国内战。与中信、凯雷合作有助于为麦当劳节省开支,缓解了最棘手的压力。除此以外,解决了作为一家跨国公司需要适应市场的难题。






但是,对麦当劳最大的挑战是面对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麦当劳能否重新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过去,麦当劳不愿意向肯德基那样“过度本土化”,而是选择重新装潢门店,与全球战略同步,把麦咖啡作为店中店来试图向上拓展,逐步摆脱快餐越来越低端化、平民化的角色。未来,中信、凯雷还会坚持这一方向吗?他们最看中麦当劳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麦当劳有着巨大的品牌价值。2016年BrandZ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麦当劳排名第9,连续6年排名前十,品牌价值超过886亿美金。目前,麦当劳在中国是排名第二的连锁餐饮品牌,同时中国又是麦当劳全球第三大市场。


第二,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产阶层的持续扩大,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居民在休闲和餐饮方面的消费将持续增加,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




从这次的合作可以看出,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竞争更艰难了,但是这一场消费升级之仗也不得不打。中信和凯雷究竟能不能让麦当劳如虎添翼,还是有待时间检验。


(全文完)


本文为原创作品

所有权归闯先生

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更多实用文章

直接点击下方关键词


【 食 】

餐饮四品法则 丨   爆品餐饮 丨 明星餐饮

西少爷 丨 周黑鸭

呷哺呷哺 丨 沙县小吃 丨 海底捞

天图资本冯卫东 丨 红杉资本王岑 丨 天图投资李康林

洪泰基金黄龙海 丨 分享投资崔欣欣


【 衣 】

优衣库 丨 无印良品 丨 韩都衣舍

ZARA 丨 维多利亚的秘密 丨 Moncler



 如何报名参加餐饮加速营?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信息


并将你的商业计划书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