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注册风险管理师
这是风险金融行业最顶尖、最精粹的公众号,有专业的团队运营,13万人的粉丝群体;中国注册风险管理师协会(CIPRM)是风险管理行业的先驱者,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做行业的引领者。协会官方网站:www.ciprm.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沪深300目前估值水平涨到了70%分位数,历 ... ·  昨天  
远川研究所  ·  名创优品入主永辉超市,叶国富还是不信邪 ·  3 天前  
远川研究所  ·  名创优品入主永辉超市,叶国富还是不信邪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AER揭露: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注册风险管理师

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内控风险管理

注册风险管理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03 09:53

正文

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是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集合类资产管理计划、专项(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载体,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协议存款、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等传统基础资产或各类基础资产收益权的业务。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称谓繁多、涉及多方、结构复杂。


一、当前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发展形势


(一)新兴投资业务日益成为公司授信的主流

新兴投资业务是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自身业务转型的内在需要。

对于商业银行的客户,特别是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基于自身财务报表的优化需要,从调节资产负债角度更愿意启用新兴业务授信额度而非传统表内贷款额度。

对于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资金成本低、资本占用低、收益多样化。

对于特殊目的载体,俗称通道方的各类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配合开展新兴投资业务的收益高、见效快。

对于银行同业,有基于价差及流动性需要吸收理财或投资于他行理财等正常需求;新兴投资业务虽然复杂,但业务供需方和路径方却容易撮合。

根据近年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分析,在资产结构中,上市银行呈现贷款占比下降,投资类资产占比上升的趋势,部分银行的投资类资产占比已经超过贷款占比,新兴投资业务日益成为公司授信的主流业务。


(二)新兴投资业务的监管更加系统全面

为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五部委2014年5月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针对金融机构发展“影子银行”同业业务,在交易结构、交易标的、会计核算、资本占用等方面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标准。提出“同业投资”概念,规范了同业业务的分类和核算标准,使得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的业务本质,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结构和风险实质进行风险资本计提和会计核算。

2014年5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从商业银行同业投资业务机构专营管理模式出发,要求同业业务统一划归总行运营和管理,不得授权分行开展同业业务,同业业务损益归属总行专营部门,不得留存分支机构账面。

2016年2月,银监会办公厅印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要求将非信贷、表外业务等类信贷业务统一授信管理,建立各类资产的质量监测体系。该文提出对同业业务的传染风险、过度授信风险进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要求。

2017年3月29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的通知》,剑指银行业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等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


(三)新兴投资业务内控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新兴投资业务的发展,新兴投资业务的风险特征也不断演化。早期,同业业务品种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后期,同业业务被多层包装嵌套,设置多重通道,交易资金方、项目方、通道方、增信方错综复杂,操作风险被放大,在同业业务规范化、专营化后,风险有所降低;近年来,市场利率水平不断下移,资本市场波动剧烈,信贷资产荒初现,外部环境因素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新兴投资业务风险面临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交叉的综合风险,加上各类资产的风险传染,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二、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突出

近年来,同业市场重大操作风险事件频出,先是票据业务领域爆出农行30亿票据变报纸的大案,接着是某银行15亿通道投资理财资金被骗,然后是某些银行通过代理接入电票系统的票据融资出现诈骗的事件。这些风险事件无一不是操作风险的管理失控,客观原因如票据业务中通道方层层转手包装,同业投资业务中资管通道层层嵌套,导致业务涉及方多,投资链条拉长,增加了融资成本,主观原因如对账、开户、权利凭证、资金划款路径等方面有大量操作风险点,而同业业务的实效性要求高,导致应控制的风险点没有控制,产生了漏洞,被外部不法分子利用引发案件风险。


(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新兴投资业务发展迅速,形式多样,管理制度难以与时俱进,形成完整并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依据常以零零散散的通知、单项业务批复为准。而各类通知又不能有效衔接,造成制度的断层和管理的盲区。事实上,业务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制度管理框架,各类业务流程又不尽相同,缺乏具体细化的操作规程以规范约束不同业务、不同环节的风险。


(三)业务全流程的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

新兴投资业务在业务洽谈、询价、项目发起、审批、合同审核及签订、核保、头寸管理、出账、投后管理等环节缺乏系统内控制衡,影响了风险全流程管理的有效性。在业务管理方面,如业务台账登记维护、统一授信管理、投后组合监测等,也缺乏系统性管理。


三、关于新兴投资业务内控风险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一)遵循“穿透”原则


新兴投资业务利用银行或其他非银金融机构的客户、资金、增信和风险转移等手段设计产品,在结构上比传统授信了解业务复杂。在风险管理上应坚持遵循“穿透”原则 :即要穿透资金最终走向,了解各方在业务中的角色,如业务中的底层资产、底层资产所有者、出资方、风险最终承担方、担保受益方、增信方、资金划转路径、法律关系等,对于最终承担风险方,还要坚持穿透业务的利润来源,是来源于资产流动性溢价、资产市场风险溢价,还是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溢价,决不能因为同业交易对手的业务隔离和复杂业务结构就放松对风险底线KYB(Know Your Business,了解你的业务)、KYC(Know Your Clients,了解你的客户)的坚持。

(二)把好风险关口


1、把好操作风险关

银行无“零风险业务”,即便低风险业务也是以操作风险可控为前提的。操作风险就如同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必须按部就班,规定动作和步骤不能走样。无论是基于流动风险管理的业务、市场风险管理的业务还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业务,亦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的业务,操作风险始终贯穿其中。把好新兴投资业务的操作风险关,必须坚持业务专营、亲见、亲签,并严格遵循业务的先后流程,保证合同、凭证印鉴的真实及投资账户不被冒名操纵。只有彻底打消心存侥幸的思想,不减少必要的中间环节,杜绝逆流程操作,方可避免欺诈风险。


2、把好统一授信关

由于新兴投资业务包含了信贷资产底层的业务,不限于传统的银行间同业业务管理范畴。统一授信除了客户的传统信贷也要包含客户在金融市场发债或依赖于所属底层资产风险溢价的金融市场新兴业务,只有把好统一授信关才能避免过度授信、传染风险或交叉风险带来的连锁风险。


3、把好系统风险关

系统风险有赖于基本的组合监测分析,漏过业务组合的监测分析,就会漏过对传染风险、交叉风险的监测,系统风险管理就会失控。经营风险分析中组合分析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石,对于新兴投资业务要纳入商业银行的定期经营风险分析框架中,监测该类业务的系统风险。


(三)建立健全保障线


1、完善制度体系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新兴投资业务的制度管理需要总体的管理框架,全流程的操作细则和该类业务的具体业务手册。定期将个案批复的共性要求总结为该业务品种的管理通知,再将各类管理通知整合为该业务的操作规程制度;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保证各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和互相制衡,最终使业务流程类的管理制度与业务种类的管理制度形成纵向与横向交叉管理的网状制度结构,及时废除零散、重复的管理要求,最终形成完善的新兴投资制度体系。


2、强化系统支持

高效率的业务办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离不开系统的支持,新兴业务管理系统要将制度管理体系中的流程管理、岗位职责、内控制衡等要求嵌入其中,例如业务办理人员到同业实地见证后,纳入影像化系统证实操作步骤,方能发起账务的划转。当然,系统的界面需要简介,操作便利,如可通过手机终端登录操作,实现集中与外出业务办理的双重需要。


3、持续自查和督查

“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危害更大”,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制度的执行仍需要业务执行单元不断自查自省,同时内控单元不断督查,才能保证操作风险的必要动作是实实在在地做了,才能控制住操作风险,由此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业务规范的合规文化。

最后,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是永恒的矛盾统一体。市场需求根据外部形势不断变化,业务就需要不断创新,风险管理也应随之跟进。对于新兴投资业务,市场变化快、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精准度要求就更高。新兴投资业务在产品方面要引领市场的变化,客户方面要创造客户需求点,风险方面要坚持风险底线并能随着产品、市场、客户的变化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形成客户、产品、风险三者统一协作的管理机制,并不断自我完善,商业银行的新兴投资业务才能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

我司尊重原创作者版权,除我司原创和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将在文章末尾标注作者和来源。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公众号联系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