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MB交易与研究
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由海内外从事交易、研究、监管的各方人士组成,旨在搭建市场参与者与政策监管层的交流平台、传递市场一线声音、以市场化力量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步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到渠成。目前,平台已是中国最大的FICC领域深度信息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事关机器人产业,工信部最新部署!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门紧闭!确认要撤场!曾一天排队近3000桌 ·  2 天前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2 天前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这两天行情总结:阿里巴巴带动了整个行情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MB交易与研究

徐高:“灰犀牛”可以避免,两个新金融风险点正在浮现

RMB交易与研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21 00:10

正文


文 | 徐高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最近一段时间,“灰犀牛”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热词。


所谓“灰犀牛”,是比喻大概率会发生且影响巨大的风险。 人们用“灰犀牛”来指称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债务、影子银行等风险。在日前举行的李克强与六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中,与会的国际组织人员也在这方面对我国提出了一些建议。


“灰犀牛”风险虽值得关注,但并非不可避免,我国金融体系具备避开“灰犀牛”的有利条件。 比如,我国储蓄率长期处于高位,对国内债务形成支撑,是抵御债务危机的有力屏障。在供给侧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平稳性也强于过去几年,降低了金融体系的坏账风险。而且,我国政府对金融体系拥有较强影响力,在必要时可以阻断金融风险在市场内的传播和放大。


把握好这些有利条件,并在金融政策调控方面做好以下关键三点,我国完全可以避开“灰犀牛”,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第一、需要做好金融与实体之间的配合。


实体经济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前提。 因此,金融体系要支持实体经济,尤其要注意满足那些代表经济转型发展方向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有一个过程,传统增长引擎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不可强行截断流向这些引擎的融资,试图用金融来倒逼实体转型,否则会导致资金投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之间的错配,阻塞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引发实体经济的融资难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堆积。


第二、需要把握好金融监管的平衡,既堵后门,也开正门。


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可保障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打击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阻断风险在金融体系内无序扩散及放大,是金融监管必须要发挥的功能。对影子银行等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金融业务监管理应强化。但金融监管不是把一切都管死,也不能运动式地推进,而应该着力构建松紧适度且有弹性的长效机制。要注意发挥信贷、债券和股票等标准化融资方式的融资功能,从而让资金更透明地在金融体系中流动。


第三、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金融风险的防控重点。


经济金融形势在不断变化,金融风险也随之在不同领域浮现。 最近几个季度,我国金融体系坏账率随着经济企稳而走低,人民币汇率预期趋于稳定,金融杠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不过,两个新金融风险点正在浮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