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见
关注能源之新
51好读  ›  专栏  ›  能见

锐评新规 | 对东北辅助服务交易的修修补补

能见  · 公众号  ·  · 2024-06-06 18:33

正文


随着我国的双碳政策推行、新能源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场站接入电网,新能源电站“靠天吃饭”的特性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冲击,增加了电网对调节性资源的需求。

同时为了激励火电厂进行灵活性改造, 监管当局推出了调峰辅助服务来调峰消纳新能源的不稳定出力。

东北能监局在2024年初颁发了针对2020年发布的《东北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条例》的修订稿, 其中内容涵盖了修改火电实时深度调峰的报价档位、各类机组分摊金额上限、跨省调峰交易的新组织形式等。

该修订文件从2024年2月1日开始实行,本次出台的文件 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火电获得高价补偿的可能性降低 ,重新分配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费用分配上限,重新审定了各类市场主体对调峰费用的承担责任。



实时深度调峰交易的新报价形式

在2020年发布的旧版文件中,将火电机组的报价方式和价格机制分不同时期两档进行报价,具体如下表:

在2024年新修订稿中, 先是将第一档的下限降至35%,其次将原有的第二档分为两档,将负荷率≤35%的情况进一步细化 ,具体如下表:

新规对火电报价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将第一档的下限下降,从40%下降至35%,令火电的深调峰获利减少;


2

将原本的<40%负荷率的第二档拆分为新的两档,将25%-35%拆出作为第二档报价段, 基本可以视为让火电的报价上限从原本的1元/kWh下降至0.7元/kWh。


以辽宁1-3月的省内调峰分摊金额为例,自新规分发的2月1日起,3月新能源发电结算量与1月比上升了4.6%,而度电分摊金额下降了5.6%,可以看出 对火电报价行为的调整对分摊金额有小幅的下降影响。



调整各市场主体辅助服务费用支付上限

从下图不难看出,在2020年的文件中,各类风电场的支付上限是同类型光伏场站的1.5倍。

2024年的新文件小幅下调了风电场、核电厂的辅助服务支付上限,上调了各类光伏电站的辅助服务支付上限, 将光伏场站与风电场站的费用上限对齐

同时可以看到,在2020年的文件中,对光伏场站有一定的保护成分。彼时的光伏场站在新能源场站中仍是一小部分,但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光伏场站接入电网,东北区域的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之比从2020年的1:3上涨至2024年的1:2, 本次文件基于光伏场站越来越多的现状,将光伏场站的费用上限对齐风电场站,重新厘定了费用责任。



走向末路的实时深度调峰交易

在现货市场即将开展的前夜,实时深度调峰交易似乎也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



一方面,实时深度调峰交易在东北市场中扮演了提供调峰空间,鼓励火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成为其一种盈利颇为可观的手段;



另一方面,新能源主体对动辄几分钱的度电分摊也颇有微词。与此同时, 实时深度调峰交易却注定是中长期交易时代的产物,在即将到来的现货市场中没有它的容身之地。


从文件来看,2023年九月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中第六十五条明确指出:“现货市场运行期间,已通过电能量市场机制完全实现系统调峰功能的,原则上不再设置与现货市场并行的调峰辅助服务品种。”

究其根本, 在中长期市场中新能源主体先赚钱后补票,火电主体则先亏钱后补钱,实时深度调峰交易在其中是一种迂回的手段。

而在现货市场中,通过现货电价这根指挥棒,市场主体自然而然就会做出自主调峰的决策。当新能源大发挤占火电的出力空间时,作为报量报价有定价权的火电机组不想低价发电则通过报高价来降低中标量以至于停机从而实现获利。

此时的现货电价——零价也可以视为是新能源电站对火电机组自调度支付的深度调峰费用。 因此在现货市场中实时深度调峰交易就将自然而然地结束它的使命。



随着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辽宁在今年即将开始现货市场试运行,吉林、黑龙江也积极响应现货市场建设,可以说电力现货市场已经半只脚踏上了黑土地。

本次文件是对原有的中长期模式下的费用分摊打上适应现实情形的补丁,但实时深度调峰交易这一陪伴多年的老朋友也并不会就此谢幕,它将在现货市场中以另外一副全新的面孔与各位再次相见。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