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2024年9月在《槽边往事》更新了34篇文章,其中三篇最受欢迎的文章分别是《罗振宇聋了之后》、《午睡悲伤综合征》和《台风过后》。这些文章不仅数量多,而且篇幅长,吸引了大量阅读。
《罗振宇聋了之后》因标题起得好,信息清晰且开放,吸引40多万人次阅读;《午睡悲伤综合征》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后让人们发现彼此间相似的心理状态,吸引20多万人次阅读;《台风过后》则通过讲述一个海口小姑娘的故事,传达出在困境中选择心境的道理,吸引10万人次阅读。
作者分享了自己对创作的理解和喜好,包括记录生活小事、亲历的事以及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拉仇恨和确保技巧和情感的平衡。
作者表达了对好故事的需求,并分享了自己最满意也最喜欢的三篇文章是《挥别小笼包》、《记忆碎片:一年》和《习惯边缘化,然后隐没》。这些文章诚实地表达了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符合作者作为“和老师”“活化石”的身份。
2024年9月,我在《槽边往事》更新34篇文章:
-
2024年8月文章一览
-
开学日
-
翻译:创始人模式
-
成功学与三个保罗
-
孩子问,为什么要学语文
-
租房的要件
-
为什么要学古文
-
挥别小笼包
-
数字游民
-
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
-
一点正经没有
-
台风过后
-
最好的老师
-
库克的防腐工程
-
他看不见我
-
人类退场
-
多分了三五口
-
习惯边缘化,然后隐没
-
记忆碎片:一年
-
在金色的月光下
-
午睡悲伤综合征
-
谢谢你,石班瑜老师
-
回到那一天
-
恨的教育
-
你能多久不碰手机
-
你总是给我一种疏离感
-
漆面变白怎么办
-
罗振宇聋了之后
-
中年男子的最大福报
-
楼下装修
-
帮我照片里的其他人P掉
-
好笑话,烂笑话
-
如何拥有创造力
-
从150人1000物中撤退
多么勤奋的一个月!这个月文章不单数量多,而且篇幅都很长,我不愧是中文互联网仅次于网络小说作家的大牲口啊......乙级大牲口。9月份阅读量最高的三篇文章依次是:
《
罗振宇聋了之后
》---40多万人次阅读,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标题起得好。平铺直叙,毫无遮掩,最重要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就写清楚,但是又保持了标题的开放性,读者不是看完标题就走人。真正的“标题党”应该像我这样,而不是在标题里写许多形容词和感叹号---此处省略自我赞美3分24秒。
《
午睡悲伤综合征
》---20多万人次阅读,纯扯淡文章。没有什么“午睡悲伤综合征”,医学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心理状态的确存在,只是大多数人从未凑在一起聊一聊,都以为是自己独有的问题。文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之后,让人们彼此发现,不再孤独;又给“午睡悲伤综合征”刷上一层来自远古的浪漫色彩,所以读者就相互转来转去,这就是功能性的文字会产生的作用。
《
台风过后
》---10万人次阅读,写的时候我就知道会这样,人们会喜欢那位海口的小姑娘,喜欢她坐在被台风刮走窗子的阳台上看风景的样子。因为和台风无关,和风景无关,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另外的一层意思---人不能选择挫折和困境,但是人可以选择心境。道理很鸡汤,但是真有人做出来那就不是鸡汤了,而是荔枝,尤其是对于那些狂风正吹在自己身上的人,他们需要含着真实世界里的一枚荔枝。我自己呢,我需要一个好故事。
《
中年男子的最大福报
》---根据不同的后台统计口径,它的阅读量可能是85000,也可能是10万出头。之所以要额外提一句这篇文章,是因为它写起来其实很凶险。想写搞笑文章的朋友要注意,我不推荐你们写这类文章,因为太拉仇恨。看起来我写了也没事,阅读量也不错,那是因为1、我就是中年男子;2、文章看起来像是一种猛烈的欲盖弥彰,感觉是在说我自己。你如果不满足其中任何一点,那么会涌入大量满心愤恨的人,认为你是在说他们。你仔细想一下,为什么美国的脱口秀演员里,只有黑人才能在台上直接说“尼哥”,用这个字眼开玩笑?
这个月我自己最满意也最喜欢的三篇文章是《
挥别小笼包
》《
记忆碎片:一年
》和《
习惯边缘化,然后隐没
》,理由是诚实。如今的读者喜欢看我讲道理,谈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毕竟是“和老师”么,毕竟是“活化石”么。而我自己更欢记录我生活里的小事,亲历的事,以及当时的感受和想法,这让我看起来更像是个活人,而不是供桌上的泥胎木偶。写一类的文章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最容易实现技巧和情感的平衡,我能写出平常写不出的句子来。
就像是我昨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小短文一样,作者是个年轻的妹子,名字很奇怪,叫“
昂不李无波
”,家乡应该在河北某地。她写十一回家乡,起先还是技巧占优,到了最后两段情感和技巧完全平衡,我读下来感觉宽广、真挚、温暖、富有洞察力:
今天回老家,下了高铁,一阵麦子的味道扑面而来,明明这不是麦收的季节,但故乡总是给我一种庄稼、果实尽数成熟、旋即就被打落在地的感觉,一种带着眼泪的喜悦,一种挣脱出来的告别。
家人都睡得早,九点半上床休息,整个城市都是静默的。我躺在床上,闻指甲里的香水余味,黑莓与月桂叶,它们是带着上海意象的寄居蟹。
回到老家,我忘记了久违的方言,也忘记了都市语言,像是在煮半生不熟的米,如何开口,都不是滋味。
老家里人们不知道什么是AI、SOP、降本增效,我学习了好久的规则,在此刻也统统失效。
五年前,我从学校回家,也写返乡日记,火车穿行而过,一片平原接连着另一片平原,倒叙也像作正叙,大地们就这样紧密连接在一起。
“哎,大地,大地向来如此。”
我就是这样,向别人提起你。
世界上还有人在使用文字记录和创作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十月到了,祝你假期快乐!
Prompt:
landscape of autumn --sref 2155455541 --ar 16:9
-
-v 6.1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南派,这张《追车》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