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
文澜阁之夜·昆曲雅集
11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在浙博(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共同推出的年度大展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
即将落幕。钱江晚报是本次展览的主办媒体。
乾隆在世时不仅爱书画,亦
对昆曲爱得如痴如醉
,堪称天下第一号票友,他在宫里看戏,亦如一日三餐般寻常。
“第七次南巡”临别前,浙江省博物馆将在杭州
重现乾隆盛世时清宫内的昆腔之美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
压轴大戏
“文澜阁之夜·昆曲雅集”
将于
10月27日本周五晚
上演,
浙江昆剧团将首次在杭州公演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地点就在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时珍藏《四库全书》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
。
文澜阁旧影
文澜阁之夜一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届时,在这真正的清代皇家园林,月光旖旎,笛箫流转,眼前是杜丽娘游园、惊梦……而
观众与演员同在亭台楼榭之中
,如梦似幻。
这一天,
浙昆还将向观众开放所有台前幕后
,演出、乐队、化妆、包头、道具等皆近在咫尺,《游园惊梦》之后,还将有一场
压轴昆曲讲习
,讲述最纯正的昆曲之美。
文澜阁
“文澜阁之夜·昆曲雅集”是
浙博与钱报
为乾隆展特别打造的公益活动,活动为全封闭式,名额仅
八十
个,全部留给读者与观众。如果你希望成为这一夜的观众,
请在ART一点对话框中回复以下报名信息,速速报名,10月26日16:00截止报名
。
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包括专业)+职业+是否来过文澜阁,谈谈对文澜阁的印象+是否看过乾隆展,谈谈对乾隆和乾隆展的感受+谈谈对昆曲的理解+手机号码
* 更多详细信息请见文末
实景园林版《牡丹亭》
是昆曲中的高规格演出,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曾上演,但独独杭州,
浙昆实景园林版《牡丹亭·游园惊梦》为
首次对外公演
。
浙昆的《牡丹亭》很不一般。
早年,王祖贤拍摄《游园惊梦》时,还特意来浙昆取过经。因为,中国昆曲界所有版本的杜丽娘,都是从浙昆“传字辈”艺术家姚传芗老师那里一脉相承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周传瑛、姚传芗等的策划下,浙昆恢复排演《牡丹亭》,抛开世俗眼光,让杜丽娘和柳梦梅首次在新中国的舞台上“相爱”。而今,从“传”字辈到“代”字辈,浙昆的《牡丹亭》已到了第六代。
主要演员
那么,第一次为什么留待此时来公演?
这算是一次巧合,但细细琢磨却又像有一种机缘。我们请教了故宫的几位研究专家——
这一场实景园林版的《牡丹亭·游园惊梦》,可谓还原了当时乾隆内廷的
“流行趋势”
。
爱好戏曲,算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传统。乾隆的爷爷康熙,就是一位爱看戏的主儿。表演艺术家张卫东曾在文章里专门讲过
乾隆
和
昆曲
的故事,他说,昆曲传到北京以后,明代中叶在民间就有了很深的基础,但真正万人空巷还是从康熙年间开始的,而
乾隆朝昆曲抵达鼎盛,堪称黄金时代
。
故宫内乾隆时期所建的畅音阁大戏楼
这一切当然和乾隆皇帝的品味有关。我们都知道乾隆爱书画,爱瓷器,他也爱昆曲,几乎是个全能型的“票友”。
那时皇帝听昆曲,如同一日三餐般寻常。
这不仅是娱乐,也在于寓教,还是一种礼仪。每年腊月底祭灶时,乾隆帝要坐在坤宁宫大炕上亲自打鼓唱戏,他在音律方面造诣颇高,还能创作曲文,甚至自编自导自演。假如你恰好在乾隆朝为官,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很有可能被乾隆唤去听戏——别以为这是个轻松的活动,席间,你还要与皇帝诗词唱和。有一次,乾隆看戏醉酒后兴致一高,便自演起来,其他人都接不上,无锡一位精通音律的大臣却能“能随其意为节奏,抑扬顿挫,无不合拍”,龙颜大悦,居然就被重用了。
在乾隆这个天字第一号票友的鼓励之下,昆曲几乎“统治”了清宫内廷的舞台,
“节令戏”
和
“喜庆戏”
多是昆腔。在内廷演戏规矩很严,皇帝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格调都有别于民间,这就使得这昆腔更加完美,也不断的影响着京畿各地的昆腔演唱。当时,无论民间还是宫廷都以曲调清润柔转、唱词细腻华美的昆曲为贵,清朝文艺界的idol们也开始致力于昆曲剧本写作,著名文人
袁枚、蒋士铨、赵翼、厉鹗
皆参与其中,全国各地的昆曲剧目也到达了鼎盛饱和时期。
· 乾隆特展 ·
乾隆展部分展品
那么,乾隆最爱哪出戏?
故宫的专家说,乾隆常看的戏不少,大致是:一直到清朝后期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奇剧目占据主流,尤其像
《牡丹亭》、《长生殿》
,这些传奇中的代表剧目,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都是常演剧目。
《牡丹亭》自然是宫里的经典戏目
,当时更多以折子戏的方式来演,比如
《游园》、《劝农》、《闺塾》
,一折一折演。而
《牡丹亭》
被作为全本演出,正是在
乾隆二十九年
。
所以说,这次浙昆这场实景园林版《牡丹亭·游园惊梦》,正好还原了当时宫里的“流行趋势”,而且,还是在皇家园林之中。
文澜阁前身是清帝行宫,行宫遗址内如今还有
两个戏台的位置
,一
个在皇帝寝宫西侧贴隔壁
,叫“看戏殿”,
大约在今天中山公园的公厕位置,另一个据推测应该就在浙博中心位置。
苦吟着“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哭倒在自家后院的汤显祖,可能没有料到在他两百年之后,昆曲会成为当时的主流。雅好昆曲的乾隆,在巡幸杭州,于清行宫伏案的间隙,会不会就在御花园小巧的戏台上听过那么一段“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品过一口龙井呢?
文澜阁
最后,回到周五的这场演出,这将是文澜阁第二次开放夜场,浙昆带来的正是
《牡丹亭》
中最著名的两出折子戏:
《游园》
和
《惊梦》
。
当晚,浙江昆剧团将带来
20余人
的演出班底,月光、灯光、湖光山水之间,整个文澜阁幻化为《牡丹亭》剧场,亭台、石阶、石桥、廊桥、树林、池塘,是景,亦是戏,演员与观众皆置身于其中,近在咫尺。为了经典的《牡丹亭》更适合文澜阁的场地演出,浙昆对部分乐曲进行了改编。
在乾隆展的介绍之后,一曲
浙江昆剧团首席笛师马云飞
的一曲
笛箫独奏“牡丹亭·序”
将时空带入杜丽娘的如梦似幻的花园——因《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杜丽娘萌生伤感之情,在与丫鬟一起游览了自家的后花园之后更生伤春之情,回来后在梦中遇到柳梦梅……
▶
第一幕:
笛箫独奏《牡丹亭·序》
马云飞
浙江昆剧团首席笛师
▶
第二幕:《牡丹亭·游园》
▶
第三幕:《牡丹亭·惊梦》
洪倩
国家二级演员
饰 杜丽娘
毛文霞
国家二级演员
饰 柳梦梅
张侃侃
国家二级演员
饰 春香
当晚的
“杜丽娘”
为
国家二级演员洪倩
饰演,很多人都很熟悉洪倩,因为她是浙昆昔日当家小生李公律的夫人,也是浙昆“跟我学”的主教老师。
洪 倩
洪倩于1993年进入浙江昆剧团,工闺门旦,师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娴先生和王奉梅、张洵澎和张志红这几位老师的亲授,传承并演出了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长生殿《密誓》、《小宴》、《定情赐盒》、《絮阁》;《亭会》、《百花赠剑》、《连环记.小宴》、《渔家乐》和《贩马记·写状》、《情挑》等传统剧目。她扮相柔美、嗓音甜润,身段规范、表演细腻,蕴含大家闺秀之风韵。2004年获浙江省京昆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得银奖。
饰演
柳梦梅
的则是
毛文霞
,
国家二级演员
,工小生,浙昆“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
毛 文 霞
毛文霞曾拜昆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岳美缇为师,并得到周世瑞、李公律、陶铁斧等表演艺术家的指教。
她扮相俊美,功底扎实,表演以情带戏,声情并茂,尤其以清亮的嗓音、飘逸的身段,加之连贯细腻、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见长,是一位可塑性很强的优秀青年演员。代表剧目有《湖楼》、《琴挑》、《拾画叫画》、《幽欢》等传统折子戏,以及《牡丹亭》、《西园记》、《十五贯》、《临川梦影》、《乔小青》、《未生怨》等全本剧目。毛文霞曾于2002年荣获浙江昆剧中青年演(奏)员大赛表演“二等奖”;2004年浙江省昆剧、京剧青年演员大赛“表演金奖”;2007年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十佳新秀”;2009年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2012年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活动中荣获“表演奖”;2012年“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一等奖”。曾于2006年举办浙江省文化厅“新松计划”个人艺术专场。2014年第二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
陪伴杜丽娘的
春香
,则是
国家二级演员
张侃侃
。
张 侃 侃
浙昆“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六旦,兼工正旦,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龚世葵、梁谷音、郭鉴英、唐蕴岚、陆永昌等,并得益于浙昆“传字辈”表演艺术家张娴、“昆剧皇后”张继青老师的点拨与教诲。她嗓音甜润,具穿透力,扮相秀美,戏路较宽,表演富有激情与张力。代表剧目有《思凡》、《下山》、《佳期》、《寄子》、《痴梦》、《藏舟》、《西园记》、《十五贯》等。曾荣获“洪昇杯“浙江省昆剧青年演员大赛“银奖”。
游园惊梦后,浙昆还特别为观众准备了一场
压轴的
昆曲讲习
,
国家一级演员唐蕴岚
将亲自为观众
讲解并演示纯正的昆曲之美
。
▶
第四幕:昆曲讲习
唐蕴岚
国家一级演员
唐蕴岚1978年进浙江昆剧团,主工六旦。深得姚传芗、周雪文、龚世葵等诸多“传字辈”老师的精雕细琢。她嗓音圆润,扮相秀丽,演唱委婉,表演生动活泼。她所演的《西厢记》红娘、《牡丹亭》春香,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1994年参加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获“兰花表演奖”。1995年《寻太阳》获表演一等奖。1997年全国昆曲“汤显祖杯”大奖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获“演员一等奖”。2002年浙江昆剧中青年演(奏)员大赛获演员“表演一等奖”。
如果你早些来到现场,还可以
近距离看到浙昆演员化妆、包头的场景,当天,浙昆将台前幕后全部公开
,演员如何化身为杜丽娘与柳梦梅,你可以全程所见。
而身着
宋代乐师服的现场乐队也就在观众席咫尺之距,可以看到昆曲背后的鼓、笛、锣、笙、琵琶、中阮、二胡等一众乐器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乾隆盛世时清宫内的昆腔之美,等你来。
-
报 名
-
* 因为活动场地的特殊性,我们将严格筛选报名读者,请严格按照报名方式报名。
* 为保证活动氛围,活动不得迟到、不得提前退场。
* 活动当天天气预报为多云。如遇雨,将移至文澜阁罗汉堂室内。
感谢配合
报名格式:
请在ART一点对话框里回复
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包括专业)+职业+是否来过文澜阁,谈谈对文澜阁的印象+是否看过乾隆展,谈谈对乾隆和乾隆展的感受+谈谈对昆曲的理解+手机号码
活动时间:
18:15 - 18:45 入场
19:00 正式开始,预计活动将持续两个小时
第一幕:箫独奏《牡丹亭·序》
第二幕:《牡丹亭·游园》
第三幕:《牡丹亭·惊梦》
第四幕:昆曲讲习
活动地点:
文澜阁(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侧👇)
* 报名截至
2017年10月26日16:00
,报名成功者我们将于
10月26日20:00
之前电话通知,未接到电话者欢迎参加下次活动。
当天参与活动的读者,
部分有机会获得乾隆特展图录一本。
展览&往期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