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瓜的投资笔记
不用说什么,有满仓的自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豆瓜的投资笔记

很压抑

豆瓜的投资笔记  · 公众号  ·  · 2024-08-13 00:0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当前A股市场的低迷状况、多地牛奶过剩、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以及其他相关市场情况。文章指出A股市场流动性枯竭,股票交易不活跃,大多数人对手中资产失去信心。同时,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经济周期处于低谷,但作者认为这只是周期的一部分,等产能出清后会有新的向上周期。另外,医药反弹与新冠爆发有关,而美股和中概股也有一定市场动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股市场低迷,流动性枯竭。

文章描述了当前A股市场的状况,成交额减少,股票交易不活跃,许多股票成交额低于3000万。许多散户离开市场,留下的主要是亏损较大不愿割肉或无法割肉的投资者。

关键观点2: 多地牛奶过剩,经济周期影响。

文章指出多地出现牛奶严重过剩,收购价连续下跌,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这种状况在中国多个行业都普遍存在,属于经济周期的一部分。

关键观点3: 高盛报告关于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内容。

根据高盛的一篇报告,中国制造在多个行业的产能大幅过剩,全球的部分行业的生产大多来自中国。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周期处于低谷的现状。

关键观点4: 医药反弹与新冠有关。

近期医药股的反弹与新冠爆发有关。由于许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医药股受到关注。

关键观点5: 美股与中概股市场动态。

文章提到美股继续回血,纳指有所上涨。同时,中概互联指数今晚也表现不错,有所上涨。


正文

今天A股成交额只有4980亿,上一次跌到这种程度,还要追溯到2020年5月,当时成交额是4850亿。

但当时A股只有3700只股票,现在又5200只股票,均摊下来,每只票平均成交额不足1亿。我刚去拉了下数据,今天成交额在3000万以下的股票有2000只,占比达到了38%。

流动性已经枯竭了,随着上周大量散户割肉,场子能跑的已经跑了,剩下的要么是亏太多不舍得跑的,要么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法跑的。

人走光了,场子里冷清的可怕,没人喊抄底,也没人去抄底,甚至骂声都消失了,我加的几个股票群,只有几个人偶尔发发黄图,已经很久没人讨论股票。

昨晚有个上海的网友和我讲,他本来在定投基金,但最近被裁了,没钱定投了。过了一会,他又发了一条消息,说有钱了也不会再定投了。

这段话,反映了真实情况,大家手里没钱,也没有信心了。

不知道三四五六线城市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一线城市挺压抑的,感觉没了前几年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我记得21年的时候,走在街上,大家眼里都泛着光,大家都在讨论哪里开了新楼盘,那个赛道的股票可以买。现在很多都是皱着眉,打电话在找工作。

形势看起来很悲观的,但我认为这只是周期的底部,现代社会不缺生产力,缺的是需求和流动性,这两样是可以调节的,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等下一轮需求爆发,产能出清,又会有一个新的向上周期。

总之,这个位置我不会唱空,也不会鼓动大家去割肉,留下来的人可以继续熬一熬,实在不行就别看行情了,卸载软件有时也是一种方法。

------

消息面:

1. 多地出现牛奶严重过剩,导致原奶卖不动,收购价连续下跌。 专家说这个状况23年就有了,但今年变得更为严重,甚至奶价和成本出现了国家奶牛体系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

供给太多,需求不足,现在国内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经济周期就是这样,好的时候大家疯狂扩张,招人,然后产能爆发,东西卖不掉,企业开始大量亏损,裁员,倒闭。产能出清后,景气度又开始回升,企业又开始扩张、招人。

人类生产力爆发后,差不多都是这么运行的,所以真的要相信周期的力量。

2. 高盛的一篇报告火了,说是中国制造的产能大幅过剩,七个大行业的产能加起来,比全球的总需求还多。 报告提到了,全球75%的空调,86%的光伏,81%的锂电,66%的电车,29%的功率半导体,54%的钢铁,33%的工程机械,都来自中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