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说服主要考验一个人的智商,那么拒绝则更像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情商。拥有高情商、懂得拒绝别人的人,非但可以维持与被拒者固有的关系,还可以借此机会树立高尚的品德以及展示良好的修养等。相反,不懂拒绝的人,即便他说的理由千真万确,也会让他的形象在对方心里大打折扣。那么,如何让自己在拒绝的时候既可以维护自身形象,又不破坏双方的关系呢?事实上,只要在拒绝的时候适当地带点儿幽默,就可以很自如地达到这种效果。
张轩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最近正在和一个老客户谈一笔大买卖。这位客户仗着自己已经和张轩的公司合作多年,而且这次要的货也非常多,便一直往下压价。虽然张轩已经把价格降到了“史上最低”,但对方显然还不满意,坚持让张轩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再让一大步。
张轩非常清楚,如果价格再降,则公司几乎不可能从这笔买卖中获得任何利益,所以他也非常生气。不过,张轩也知道,自己不能生气,因为对方的进货量相当于公司一个季度的销量,如果把这个客户得罪了,就相当于得罪了公司的“财神爷”。所以,张轩既不能答应对方的要求,又不能直接拒绝对方的要求。
就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候,张轩突然说:“好吧,我同意你们的报价。”听到张轩的表态,客户几乎高兴得跳起来。突然,张轩接着说:“不过,你们先给我们的工人准备一些过冬的衣物和食品,因为冬天马上就要到了,总不能让工人们忍冻挨饿白帮你们干吧?”
听张轩这么一说,对方的谈判代表干咳了两声,然后说道:“这个当然不行。要不这样,价格这一块我们再研究一下。”
结果,10分钟不到,对方就同意了张轩提出的最低价。不能不说,正是张轩的机智幽默化解了危机,让公司顺利地拿下了这单生意。
如果张轩在一开始就态度很强硬,或者直接告诉对方“我们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就没有利润可言了”,那么结果可能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虽然这句话和上文中的“忍冻挨饿”是一个意思,但后者的表达效果明显比前者更委婉、更幽默。这种略显搞笑、夸张的诉求,不仅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难处,而且还能体现出自己的真诚。
在生活中,遇到别人向自己提出要求或者请求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些要求、请求里面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而且即便都是合理的,我们也不可能全都答应对方。尤其是当自己非常熟悉的朋友、亲戚、同事等提出自己不能或者不方便接受的请求时,我们往往会处于尴尬、纠结的境地。此时,如果板着脸拒绝,则势必会伤害双方感情;如果能够以幽默的方式调侃一番,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刘燕因为长得漂亮,而且有点儿像姚晨,所以大家私下都叫她“小姚晨”。不过,长得漂亮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苦恼,比如,经常有人找她搭讪,甚至示爱等。刘燕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她也不想用一些难听的话伤害搭讪的人。不过,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频繁,已经干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时,她也有点儿吃不消。为此,她特意买了一本有关如何幽默地拒绝别人方面的口才书,并从中学了一些拒绝的方法。
有一次,刘燕独自在餐厅吃饭,有位帅哥前来搭讪:“请问这个位置是空的吗?”
刘燕微笑着冲对方说:“没错,如果你坐下来,我这个座位将会是空的。”听完这句话,那位帅哥便尴尬地走了。
还有一次,一个暗恋刘燕的同事在电话里邀请她一起去爬山。刘燕知道对方的想法,所以不想让对方有什么误会,便骗对方说自己头痛,想在家休息。
没想到这个同事还挺执着地说:“来吧,我会让你这个周末过得非常愉快!”
刘燕故意说:“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周末你肯定不会出现在我面前吗?”
那位同事听后,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虽然这么说难免会让那些爱慕者们伤心,但刘燕这种幽默调侃式的拒绝已经把对他人的伤害降到了最低。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明明不喜欢对方,还假装热情地接受对方的邀请,那么到最后只会让双方都伤得更深。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每一个人都要学一点儿幽默拒绝的说话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拒绝的场面就会多一些善意,少一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