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拒绝基本dasic
每个人都有一点不一样。 原账号名:「 屌私型格 」,人家换了个名字嘛 :)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拒绝基本dasic

人物 | 女人有很多事都比男人做得好, 为什么不能是打篮球?

拒绝基本dasic  · 公众号  ·  · 2017-03-03 22:48

正文



很多时候当我们提及「 篮球 」这项运动时,大多数人想到的画面可能就是像威少那样的飞天遁地,老詹那样的霸王硬上弓,库里那般的灵动飘逸,又或者只是一群莽汉在篮下肉搏的场面。


而篮球场就是块充斥着粗重浑浊的喘息、拳拳到肉的碰撞的四方地。



然鹅,当我们在篮球前加上「 女子 」两个字时,就会听到另一番评价。


很多人会觉得女生打球很 无趣 ,毕竟你很少能看到她们像男生那样做出后撤步颜射,或是连续变向晃飞对手。大多数时候她们只是一堆人追着一颗球瞎跑,并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各种尖叫,一场球下来比分简直跟场足球赛似的。 所以比起看她们打球,大家更愿意看她们的球,嗯。


当我们的潜意识里有了偏见,才会觉得在充满肌肉棒子的球场上,出现一个很会打球的女生有多特别。



她叫郁菲,今年 22 岁,来自上海,是交大的一名大四学生,球龄15 年。


尽管对她早有耳闻,但我第一见到郁菲还是在去年夏天 JUMP 10 世界街球大奖赛上, 她是那次比赛里唯一的女球员


然鹅在经过层层选拔正式成为 中国四队 成员前,她却并不被看好。当时的集训选拔名单中绝大部分都是身体素质突出,在场上无所不能的飞禽走兽。而一个身体单薄、运动能力欠缺,技术特点完全占不到便宜的姑娘,似乎完全没有留下来的可能性。



集训的那段日子里,郁菲和其他男队员 7 点就起床准备接下来的训练,他们被安排在一个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室内球馆里,而当时正是上海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


我的训练 T 恤每隔一会儿就可以拧出水来,拧干了再穿,有时候就连袜子都是完全湿透的。”



训练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淘汰一批球员,教练组会根据球员的训练情况作出判断,郁菲每天都在担心下一个被淘汰的会是自己。好在她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就像她曾经无数次完成过的那样。



尽管她才 22 岁,但用「 起起落落 」这个词来形容郁菲的篮球生涯,似乎还是显得不够戏剧性。


虽然郁菲的妈妈也曾是位篮球运动员,但和所有传统的家长一样,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知书达理一点,所以郁菲一开始接触的并不是篮球。


可能因为我妈也打球的缘故,她知道女孩子打篮球会受很多苦,所以起初她并没有送我去打球,而是给我报名去学了琵琶和芭蕾,所以我的童年都是在练功房和琴房里度过的哈哈。”( 幽默的她还说要给我表演一段劈叉 )



一次偶然的机会,郁菲在球场遇到了她的篮球启蒙教练,几次简单的触球练习后,她对篮球的热爱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甚至可以说是 走火入魔


刚开始我还不会拍球,只会追着球跑。而且,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三米零五的篮筐太高了点,为了试图把球扔上去,我总喜欢站在篮筐正下方用端尿盆的姿势,然后目送篮球从我双腿之间飞出去,不过进球的概率和在上海摇车牌号差不多。


初中时,每天中午迅速扒完几口饭就骑着自行车飞奔到学校篮球场,不停歇地打到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起才恋恋不舍地奔回教室。晒得黑成个假小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叫做疲劳。



下雨天手痒难耐,湿漉漉的操场已经运不起球了我也要去练会儿投篮。


还有一次严重的崴脚,第二天都是同学背着上下楼,医生建议我休息一个月。可我实在忍不住了,瞒着爸妈,三天后就开始单脚跳着去球场了。



那个时候,我妈肯定觉得她生了个假女儿…”


在美国有句俗语叫「 如果你想成为职业球员,你就得找对父母亲。」郁菲的球技在她妈妈指导下愈发娴熟,一开始她们母女俩还会一对一练习,渐渐地她妈妈已经不是她的对手了。


「 她老胳膊老腿的,我都不敢和她打,怕把她撞伤了… 」郁菲窃笑着对我说。


天赋异禀的郁菲从初三就开始了 专业的篮球训练 ,当时的她能够从后场带球,穿越整个球场轻松地突破所有对手得分,这使得 17 岁的她在球场上显得特别抢眼,也引起了 中国国青队 的注意。



2011年她入选了国家青年女篮队,代表国家征战亚洲四国女子篮球锦标赛,并斩获了冠军🏆


18岁时,郁菲成了 WCBA 职业联赛上海队里年纪最小的球员,可她当时并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成为她篮球生涯里最难熬的一部分。


职业球队偏爱资历更老身体条件更出众的球员,所以尽管天赋过人,可郁菲的年龄和身高一直无法让她获得足够的上场机会,所以她的第一个赛季都是在板凳上度过的。


每个月我只拿着 150 块的津贴,充话费都不够啊!做着一个新秀该做的事(比如帮前辈们打热水)她们还是认为我打不上比赛,觉得我一无是处。我知道怨天尤人并没有什么卵用,所以我选择不断的训练,训练,希望教练能注意到我。在没有人相信你的时候,你的任何努力都会为自己加分。”



听到她的这番话,我甚至都可以想象郁菲抱着球在空无一人的球场,日复一日地做着那些枯燥无味的基本功,锤炼着自己的球技。


转身,变向,急停…


滑步,交叉步,追击步...


可这么多积累,这么明显的进步,还是无法为郁菲赢得出场机会,换来的只是一碗「 你还小,未来是你的 」的毒鸡汤,这对渴望上场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所以犹豫再三她还是放弃了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回到了校园。


在我爸妈那代人眼里,他们觉得我作为球员,踏上职业赛场才是成功,但从打球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想过要通过篮球为我带来名利,我想要的只是上场打球。所以我决定进入校园,走向街头,到所有我可以上场的地方证明自己。”



但竞技体育啊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伤病。


因为常年大负荷的训练,所以 身体健康 对郁菲来说,是一种奢望。她却不以为意地说,打篮球的谁还没个伤病呢,自己已经很幸运了,之前因为腰伤卧床两个月,但至少现在还能站起来继续打球。


不过她又补充道虽然自己没有很明显的残疾,但她的肩膀会 习惯性脱臼 ,有这个伤的人应该能理解…很痛苦…好比你正要投三分,咔擦一下,手就抬不起来了,啊…



除了身体上遭受的痛苦,刚走上街头打球的郁菲还有诸多苦恼。


比如去野球场上打球那些男孩子都会瞧不起她,或者是根本没人同意带她一起玩。


人们总说女生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但很少有人关注我们可以做到什么,女生打篮球也是全情投入的,不信下次等她们跑出一个空位时,你试试传个球给她,八成会还你一记漂亮的投篮 ”



虽然很多运动项目限制男女一起参加,是出于对女生的保护。然而保护的内容往往是依据社会对女性性别身份的要求而产生的,比如我们的社会对女性的认识是温柔矜持的,所以就必然认为女性不适合参加需要激烈对抗的运动。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女生是怎么看待社会的她们的定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娱小读同学  ·  【漫】第一次洗鸳鸯浴是什么体验?
7 年前
读万卷书聚正能量  ·  退休十年的杂想
7 年前
高达模型制作技巧  ·  【佳作】无法淡定的 EX-S GK件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