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百草味被“孕妇”造谣面包发霉,后续如何修复品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国产3A游戏元年?回望《黑神话:悟空》的热度与争议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成都一中学设置“学霸就餐区”、多方调查学生冬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江苏常州“1·20”较大粉尘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4乡村振兴大会平行论坛·茶产业论坛在京举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服服帖帖”的出炉以及智库发展的风险分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12-21 21:2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展开讨论,分析了“服服帖帖”事件对智库和智库学者的影响,以及智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文章还探讨了智库的生命力所在以及公共关系改善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服服帖帖”事件引发的舆情和文化冲突

事件起因、发展、影响及后果分析,包括对不同群体如女性群体、知识分子等的影响。

关键观点2: 智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包括官方智库、社会智库和大学附属智库的不同类型和发展状况,以及智库在决策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和责任。

关键观点3: 智库生命力的核心在于什么

探讨智库如何赢得社会认可,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的认可。包括改善公共关系、拿出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成果等策略。


正文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燕博士

近日,“服服帖帖”一词走红,这源于某个研究所的王教授询问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卡林先生:‍‍‍哈萨克斯坦是如何让女大学生生孩子、“服服帖帖”地这么生孩子的?

对话原文见如下截图。


一、“服服帖帖”的提法为何敏感?

其实从现场看,这个提问在现场引发了善意的笑声。这源于国内学者都懂得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当下少子化的现实,因此希望新生儿数量增多,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与会者都共享了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即便觉得这样问话稍有些“简单唐突”,但是也并不感受到冒犯。甚至不乏这样一种可能,因为现场气氛热烈,双方都感觉亲切,那么提问者试图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服服帖帖”承担了私下里“造气氛”的功能。但是未料到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内外场”之分,风险随着视频或者文字,就外溢了。

这个词随即引发了文化的冲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哈萨克的卡林先生,当场就感受到了问题的风险,随即答复生育是建立在尊重女性意愿的基础上的;

另一方面,是场内的话语传到了场外,进入到了互联网之后,立马就引爆了舆情,引爆了网民的情绪。

应该说,这本是一个善意的提问,但是为何变成了一个舆情事件,这主要是和“服服帖帖”这个词语的敏感色彩密不可分的。

服服帖帖含有“温顺地服从”的意思,更多指的是在某种压力之下的服从,或者对于权力的膜拜。“服服帖帖生孩子”的本质是“权力意志论”,个体成了生产工具,这个词带来的社会想象和社会图景,的确让人产生高度的不适。

这个用词导致了后果,不光冒犯了哈萨克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其招致了风险,不得不接连发文就此进行澄清,还冒犯了女性群体,尤其是年轻的女性群体,这里面涉及到中国发展过程中被张扬的身体权利等。此外,由于提问者作为学者,常常为相关部门服务,这使得其提问隐含着权力话语,被认为代表了权力进行了咨询,“服服帖帖”作为一种规训用语,又冒犯了普通大众。

当然,这个用词对于广大的知识分子,也就是王教授所处其间的知识共同体,更是非常敏感,“服服帖帖”地面对权力,对于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来说,是一种文化心理禁忌。这个共同体说不定已经在精神上开除了王教授的“教籍”。

二、对于智库和智库学者的影响何在?

本文无意纠缠于这个用词的更多后果,因为它已经引发了较多的讨论。我主要想谈谈这个事件,对于中国新型智库的影响。

从网络公开的信息能够看到,王教授是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智库组织。再看王教授的网络言论,具有外交官出身然后从事智库研究的经历,其对于俄罗斯和中亚等国家的研究较为专业。但是遗憾的是,此事对他无疑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我作为从事多年智库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这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对于智库在今天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当下智库基本可以分为官方智库、社会智库等,还有大学附属智库,也就是大学和一些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合作举办的智库。

官方智库在当下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因为他们接触较多的官方机构,后者所想所需,都能获得一手资料,从而展开调研研究,提供智慧服务和决策咨询。重要的是,官方智库人员更容易获得认可,智库报告也更容易产生影响力。智库最为重要的工作其实并非是生产观点和报告,而是通过决策咨询影响决策,但是这方面的影响力如何,是和自身的身份属性有很大的关联的。

社会智库目前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在过去几年大规模发展之后,当下进入了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阶段,发展较好的智库持续发展,而一些未能对接较好资源的社会智库,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不景气阶段。

但是最值得关注的是大学附属智库。之所以说是附属,是因为它和大学自己成立的智库并不一样,后者属于官方智库,上文已经分析过。附属智库常常是官方机构或者社会机构和大学合作的产物,以大学的名义,挂着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院等牌子,常常是由某个社会贤达、资本出资者、退休领导等发起,然后吸引不少有志于智库事业的研究人员加入,使用大学的软硬件设施,然后就可以开展各项工作了。

各个大学都存在学科的鄙视链,比如理工科看不起文科,资深文科又看不起后起文科等。这个鄙视链往往是根据资历和成立年限来进行排名的,成立时间愈短,愈是处于下游,因此各个大学中的新传院、马院较为显著地处于这个链条的末端。至于高校智库,更处于“孙山之外”,就是处于最末流。再谈到附属智库,很多高校老师已是不屑于谈。

从上文王教授的研究所看,就很不幸地处于这个位置。预计这个事件对于智库会在社会心理上产生反作用力。

大学对于智库的排斥,在于一些学者认为,从事智库的大学老师常常是研究主业没有较好成果,就进入智库做学术和政治的中介工作,毕竟大学以研究为主战场,任何从事研究之外的工作,都属于非主流工作。

更在于大学专家学者常常抱有一个观念,那就是学术研究需要和现实、和政治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不能不问政治,但是也不能跟得过紧,否则可能被灼伤,或者被带偏方向。毕竟政治遵循当下的现实之需,一旦将来地方政治被证实走得过急,学术已经掉进坑里。这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也是智慧之谈。

此外,大学的建设具有自己的规律,智库作为后起之秀,很多方面难以衔接。我在和一位985高校的老领导交谈的时候,他说在高校设立的任何机构,如果不是和学科建设相关,那么基本没办法更好发展。此语不幸而言中。就在彼时,一位退休官员在高校推动的智库建设,因为和高校的所有机构都格格不入,工作异常不顺。

当下国内一些大学附属智库除了遭遇了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不以为然,还在于少数附属智库的主要研究者和知名专家,近年来的一些言行被认为和政治走得过近,一些观点已经不再是学术观点,接近于政治观点,除了对于中低收入群体产生宣传效果之外,在知识圈层引发的影响,只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这客观上也影响了大学附属智库在知识圈层的评价。

“服服帖帖”的提法出现之后,因为提出者的智库学者身份,起码会在当下对于各方产生影响。

三、智库的生命力究竟在于什么?

智库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开启了政界和学界旋转门的成果,但是这个“旋转门”是单方面旋转的,比如,只有领导干部或者退休的干部进入智库,但是学界进入政府部门挂职或者担任职务,目前尚很困难,虽然也已经出现了一些案例,但是并未形成可持续的、可依赖的路径。这种做法也难免引起了学界的不认可。

大学对于智库的难以接纳,还在于大学中的学者成长之路,已经形成了内循环和逻辑闭环,那就是只有拿课题、拿到帽子、评定职称这样一条路,成为教授、院士,坐到学术金字塔塔尖的位置,除此之外的路子,都被认为是学术之外的不务正业。尤其是拿课题、发顶刊,已经框死了学者的成长之路,其它别的路径,都不获学术评价体系的认可。就是说,长期以来的以课题申报为中心的大学管理路径,导致了产学研几乎难以走通,智库也被视为学术体系之外的赘生物。

此外,智库为政府部门服务的合理性,也难以获得认可。由于过去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各地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于狂飙突进的政绩需求,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干群关系,再加网络舆情一直高涨,领导干部群体成为遭遇污名化较为严重的群体,这导致了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较为微妙的变化,前者视后者不接地气,后者视前者为急功近利,彼此很难认可对方。中国数千年来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至此突然出现某种程度的断裂。这导致的后果,除了知识分子学术之路逼仄,精神更加苦闷之外,还有智库为领导干部做决策咨询的做法,常常不获知识分子群体的认可。

那么智库该如何赢得社会认可,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的认可呢?

我的看法是,智库首先需要进行公共关系的改善。智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存在一个社会公共形象的问题,由此需要获得社会心理的合法合理性的认可。我们看到很多的智库成立之后,立马就进行营业,但是社会心理在并未接纳之际,就要接受这样的机构的出现和存在,难免感受膈应。而且很多智库完全是权力意志的产物,也和公众心理和社会舆论的接受之间,存在一个隔阂。这说明,智库本身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为此需要进行改善的努力。

当然,智库需要以权威性的成果来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由此从根源上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智库的生命力究竟在于什么?

我的看法是,需要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拿出一个具有第三方视角的调研成果,才能获得权威性和公信力。

尊重规律自不待言,因为此前很多官方机构常常是以解读领导讲话、传播文件精神为主,做的是存量工作,这自然很难获得很大的敬意。智库应该提供增量的内容,围绕官方和民生之需,进行踏实的调研和研究,拿出一个基于智库视角的报告,用以影响决策。

就以“鞍前马后”一词来比喻之,那就是需要做到决策的“鞍前”,就是具有引领性,而不能立于“马后”,否则那就是走在决策之后了,已经不属于较为前置的先进的工作了。

此外,为何要强调一个“第三方”的视角?就是说,不能单纯站在领导干部的视角,也不能单纯站在民生的视角,而需要严格基于科学理性的视角。如果单纯站在领导干部的视角,往往失之于“短平快”;如果单纯站在民生的视角,则又可能失之于站位低、不能前瞻。只有坚持科学理性的第三方的智库视角,才能拿出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成果,成为最好的决策咨询的角色,也会最终惠及更为广泛的民生,从而确立智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这也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围绕决策咨询进行调研的时候,需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如果为政治服务的色彩过于浓厚,反倒欲速则不达,起到了反作用。

就以“服服帖帖”事件为例,就是在进行问题调研的过程中,因为服务色彩过于浓厚,脱离了智库的角色,直接跳到了“催生父母”的角色上,反倒效果不佳。此事的教训之一,就是智库从业者也需要提高舆情意识,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因为一个问题、一个用词而为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风险。


作者简介:
  1.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2.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3. 往期精选:

  4. 李子柒现象背后:中国网民常年遭受流量“忽悠”

  5. 看法律“和稀泥”恶果:社会道德出现混乱

  6. 药王谷事件:大量吴鹏飞这样“意见领袖”出现内幕

  7. 两场“集聚”事件:社会分拣机制和精神“越轨”行为

  8. 从官员跳窗逃跑事件,谈谈基层官场舆论生态的复杂性

  9. 复盘钟山停车费舆情:一个被“带偏了”的事件

  10.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11.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12.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13.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14.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15.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16.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17.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18.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19.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20.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21.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

  22. 马云的动向和社会风险研判

  23. 如何评价“阿里献血事件”的媒体通报?

  24. 周口特聘教授楼顶抛撒公开信事件:消失的真相!

  25. 如何看待眼下的各种社会“退守现象”?

  26. 如何看待河南村民抢东西:“两个河南”现象

  27. 对于近日两起新闻事件的舆情分析

  28. 最近两起事件的发声通报都严重不合格

  29. 解读“北极鲶鱼”的舆情通报:一份打70­­­­­分的结果

  30. 南阳迷笛音乐节“失窃”舆情的分析和应对建议

  31. 西安交大“不便透露”背后的舆情风险

  32. 如何看待刀郎《罗刹海市》和中国当下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