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和“赞”,“环球科学科研圈”每天与你相见ღ( ´・ᴗ・` )
· 教育建设
定了!国家发文明确“双一流”扩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面向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提出,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完善质量、特色、贡献导向的监测评价体系,健全动态调整和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资源配置力度。
此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表示,未来将“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教育部,中国科学报)
教育部:鼓励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中小学副校长
科技日报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工作内容。
该文件指出,要推动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同时,要配强科学副校长,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 1 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此外,还提出要推动高水平师范大学开设科学教育专业,优化师范类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鼓励通过提高跨专业学习和实践教学比例,培养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在公费师范生项目中提高科学教育学生培养比例,支持综合性大学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科技日报)
· 人工智能
OpenAI 入局蛋白质科学,用于长寿研究的新 AI 模型可将干细胞转化因子效率提升 50 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消息,OpenAI 近日宣布已开发出首个专注于蛋白质工程的 AI 模型 GPT-4b micro。该模型专为蛋白质因子功能强化而训练,由 OpenAI 与美国长寿研究公司 Retro Biosciences 合作开发。OpenAI 表示,其研究人员利用 GPT-4b micro 的提出的蛋白设计建议,改造了两个山中因子,使其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的效率提高了 50 多倍。
据悉,GPT-4b micro 基于来自多种生物的蛋白质序列样本以及关于哪些蛋白质倾向于相互作用的资料进行训练,但工作原理与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谷歌 DeepMind AlphaFold 不同。研究人员称他们使用的提示策略类似于“少样本”方法,即用户通过提供一系列带有答案的示例来查询聊天机器人,随后给出一个让机器人回应的示例。Retro Biosciences 的目标是将人类正常寿命延长 10 年,为此该公司正在研究能将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山中因子”。然而这组蛋白质的重编程效率并不高,并且成功率不足 1%。Retro Biosciences 的 CEO 表示,GPT-4b micro 投入实验室后表现出色,已经实现了对部分山中因子的显著改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 生物医学
将肿瘤伪装成猪细胞引发排异反应,能够治疗癌症
图片来源:Pixabay
作为异体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猪器官移植中会发生的严重免疫排斥对于该技术而言一直是个严峻的挑战。先前研究发现,猪细胞上的表达的半乳糖-α-1,3-半乳糖(α-Gal)是猪对人异种移植中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HAR)的主要异种抗原,α-Gal 由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α-1,3-GT)合成。但在肿瘤学领域,受该原理启发,中国研究者开发出一种将肿瘤细胞“伪装”成猪细胞,诱导免疫系统攻击肿瘤,进而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近日,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溶瘤病毒疗法,研究人员选取并改造了一种对人类影响较小,且存在自然溶瘤作用的新城疫病毒(NDV),使其携带 α1,3GT 基因,通过静脉注射感染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表达 α-Gal 抗原,快速引发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在灵长类生物食蟹猴身上开展的初步实验显示,接受 NDV-GT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猴子存活时间显著长于仅接受盐水治疗的猴子。研究人员随后在临床试验中招募了 23 名患有肝癌、食道癌、直肠癌、卵巢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和宫颈癌等多种难治性癌症的患者,结果显示,NDV-GT 治疗在这些患者中达到了 90.00% 的疾病控制率,其中 1 例完全缓解(CR)、6 例部分缓解(PR),还有 11 例稳定(SD),仅有 2 例出现疾病进展(PD),整体治疗效果显著,表现出在不同癌种中的广泛应用潜力。此外,NDV-GT 除了会轻微增加炎症反应外,不影响血液指标或肾功能,生物安全性良好。
研究人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开展二期、三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测试该疗法的有效性和最佳适应症,并考虑将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维持酶引发的免疫反应,同时尽量避免对健康组织的影响,阻止病毒在环境中的跨物种传播等。相关论文 1 月 17 日发表于《细胞》(Cell)。(《自然》新闻)
· 宇宙学
新的测量证实宇宙膨胀得太快,不符合当前模型
一项由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领导的新研究证实,宇宙膨胀的速度比理论模型预测的要快。这进一步加剧了宇宙膨胀速度与现有理论模型之间的差异——“哈勃张力”(Hubble tension)的程度。研究领导者、杜克大学物理副教授 Dan Scolnic 表示,这几乎变成了一种危机。
自 1929 年埃德温·哈勃首次发现宇宙膨胀以来,确定宇宙膨胀率(即哈勃常数)一直是天文学的重要课题。Scolnic 将这一研究比喻为绘制宇宙的成长曲线:我们知道宇宙在大爆炸时的“初始大小”,但不清楚它是如何达到现在的规模的。目前的宇宙学标准模型无法将早期宇宙与现在的宇宙很好地连接起来,这表明模型可能存在问题。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称为“宇宙距离阶梯”的方法,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技术,每一种方法都依赖于前一种方法进行校准。Scolnic 利用来自暗能量光谱仪(DESI)的数据,通过测量后发星系团中 12 颗 Ia 型超新星的光变曲线,得到了后发星系团距离地球约 3.2 亿光年的精确数据。这一结果位于过去 40 年研究报道的距离范围的中心,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基于这一高精度测量,研究团队校准了整个宇宙距离阶梯,并计算出哈勃常数为 76.5 km/s/Mpc。这一结果与其他团队对局部宇宙膨胀率的测量一致,但与基于早期宇宙的理论预测相冲突。Scolnic 指出,这种矛盾可能源于模型的缺陷,而非测量误差。过去十年中,尽管各个研究团队不断重新分析数据,但得到的哈勃常数值始终与标准模型的预测不符。Scolnic 认为,这表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过去 25 年来一直使用的宇宙学模型。相关论文 1 月 15 日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杜克大学)
· 人才流动
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毛淑德已全职加盟西湖大学
毛淑德 来源:西湖大学
澎湃新闻消息,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毛淑德教授,已于 2025 年初全职加盟西湖大学,受聘天文学讲席教授、天文系(筹)首任系主任。
毛淑德 1988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此开始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涉及领域包括系外行星搜寻、伽马射线暴、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星系形成和演化等。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冠名博士后。2000 年至 2010 年,毛淑德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0 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主任;2014 年 10 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天体物理中心主任;2019 年4月至 2025 年 1 月,担任清华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毛淑德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为系外行星搜寻和动力学、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和时域天文学等。(澎湃新闻)
· 古人类学
三百万年前,早期人类祖先几乎全为素食者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和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的研究团队 1 月 16 日在《科学》(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生活在约 350 万年前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主要依赖植物性食物,几乎没有肉类摄入。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南非斯特克方亭洞 (Sterkfontein Cave) 出土的七具南方古猿化石牙釉质中的氮、碳同位素比率,比较了与其共存的动物样本(如猴子、羚羊和大型食肉动物)的数据。牙釉质作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坚硬的组织,能够在数百万年间保存饮食的同位素“指纹”,为研究早期人类饮食提供了珍贵信息。结果表明,南方古猿牙釉质中的氮同位素比值较低,接近草食性动物,远低于食肉动物的氮同位素比值。这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的饮食几乎完全是植物性食物。这一发现为重建早期人类的饮食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进一步探讨肉食在早期人类进化中的角色和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扩大研究范围,分析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人类物种的化石,深入探讨肉类摄入的起源以及其对大脑发展的潜在影响。这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南方古猿饮食习惯的理解,也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饮食与生理特征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威特沃特斯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