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智库Z/Yen 集团和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了共同编制的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2)报告,上海的全球排名由上一期的第13位,上升为第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GFCI 被誉为最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标指数,2007年起由智库机构Z/Yen集团受伦敦金融城委托编制。该指数通过营商环境、金融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声誉5大特征指标持续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竞争力评估和排名。近年来,上海在历期GFCI中的排名都有稳步上升。
GFCI22期报告认为,上海排名快速上升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客观指标的排名上升,二是主观评价的提升,三是部分传统全球金融中心的表现不及预期。
在5个特征指标中,上海在GFCI22期中的排名均较上期有大幅上升。其中,人力资源排名提升4位,营商环境排名提升10位,金融业发展水平排名提升4位,基础设施排名提升1位,声誉排名提升8位。
在GFCI22期客观评价之外的调查问卷中,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对上海的主观评价也有大幅提升。报告显示,GFCI21期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对上海的主观评价得分超过其综合评分41分,而GFCI22期对上海的主观评价得分超过其综合评分68分。
此外,纽约、苏黎世、多伦多、悉尼等传统金融中心在最近几期GFCI中的排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也是上海排名实现大幅上升的客观原因之一。
GFCI22期报告显示,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的综合评分均较上期出现下降,上海也不例外。但是报告分析,由于中国一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评价,上海与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在显著缩小。
GFCI报告首席作者、Z/Yen
集团副董事长马克·耶恩德尔指出,上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力的确在显著上升,GFCI中的排名是最直观的体现。“几年前,香港和新加坡是亚太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与它们的距离还很远。但是现在,随着中国金融服务的不断开放,上海正在奋力追赶,与香港和新加坡之间的差距缩小很快。”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和东京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差距虽然不断缩小,但是依然存在。从GFCI的角度来看,上海与香港、新加坡和东京在金融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营商环境和声誉方面的若干指标中。
例如,在营商环境下的商业便利度指标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2,香港排名全球第4,东京排名全球第45,而上海仅排名全球第71,差距较大。
在声誉方面,上海的创新城市指标和城市吸引力指标方面也与香港、新加坡和东京有一定差距。
不过,在GFCI的报告中,上海有一项指标的排名特别突出,即在行业分类指数中,上海的保险业排名全球第一。“这个排名代表的是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上海金融中心的评价。”马克·耶恩德尔解释,这表明在主观评价中,保险业的受访者尤其看好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
“GFCI22期报告中排名前五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非常成功的、世界性的、多元文化的城市,也对各国的人才非常欢迎。”马克·耶恩德尔表示,相对来说,上海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上海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排名及国际知名度?报告认为,首先要始终坚持提升营商环境。报告编制团队调查显示,营商环境是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在金融中心评价中最关注的问题,好的营商环境对提升金融中心声誉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次,要加大在国际上推广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力度。报告建议,上海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国际推广,推广金融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大型国际金融会议论坛,提升上海金融业在全球的声誉度。
第三,上海需要为资本、人才流动提供各类渠道,以吸引更多优质资本、优秀金融人才到此集聚,为打造开放、自由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保障。同时,还需提升法治、信息、商业环境的“透明度”,减少金融资源在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以降低交易成本。
马克·耶恩德尔表示,上海在金融中心方面还是一座新城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变得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