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科学
《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www.huanqiukexu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观察感言 | 张海龙:稻城对望余杭! ·  12 小时前  
宇宙解码  ·  童年记忆,湖南农村野果知多少? ·  2 天前  
科学世界  ·  这些虫怎么都蛇里蛇气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科学

什么?你不知道我们是卖杂志的?点进来免费看 | 5月新刊介绍+投票

环球科学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5-07 13:23

正文

前些阵子,微信君面试了一位漂亮的实习生。交谈很顺利,结束的时候,微信君按照惯例送了一本《环球科学》新刊,这时小妹妹瞪大了眼睛:“你们居然是卖杂志的?”

过了几天,微信君和一位新认识的同行交谈肾欢。菜过五味,同行小哥哥问了一句:“你们除了公众号还做什么?”

微信君感觉很崩塌……我们的发型主编(自诩为文化传播大使)没日没夜地各处推销的杂志,我球编辑部本着认真严谨的精神、每个月加班做的杂志,居然很多人都不知道!

今天,作为刚刚上任的微信君,我来强调一点

《环球科学》不仅是一个微信公众号(还有旗下的公众号 科研圈 创新地标 把科学带回家 ),

我们更是 卖!杂!志!的!

不卖杂志,我们靠什么活啊

《环球科学》是国内发行量、影响力最大的科学杂志之一,是《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

什么是《科学美国人》?就是

还有他

等等 158位诺贝尔奖得主 以及众多政界、商界风云人物撰过文的 全球科普杂志第一品牌 (这里不用加“之一”了)。

也就是说,《科学美国人》上的精彩文章,经过 各领域专家的翻译、审校 ,都会呈现在《环球科学》杂志上。此外,我们还有关注国内科研进展的 原创文章 (例如本期,就有对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独家深度解读 )以及来自意、法、德、西等《科美》 国际版本 的精选文章。

如果你尚不了解我们杂志,从本期开始,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在微信上尝鲜的机会——每月我们将在微信上推送一篇当期杂志的文章。 想看哪篇,完全由你来定。 5月12日前 参与文末的投票 ,我们将选取得票数最高的文章,于下周末放送。

一篇不过瘾?没有选到你喜欢的文章?不想等到下周末?

快来买 (点击文末原文链接购买)



《环球科学》2017年5月刊文章提前看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微生物角色:从破坏者到守护者


制造治病的细菌

撰文 迈克尔·瓦尔德霍兹(Michael Waldholz)


就像把导体、电阻和电容连接起来,形成电路一样,合成生物学家可以将微生物的基因、控制基因表达的开关连接起来,合成基因回路,将这些微小的细胞变成多功能的活体药物,送入人体,治疗遗传疾病、肿瘤。


噬菌体疗法:用病毒杀灭致病菌

撰文 洛朗·徳巴比约(Laurent Debarbieux)


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噬菌体疗法进入医学界的视野:它们能突破细菌的防御系统,在细菌细胞内增殖,让细菌裂解死亡;还能把基因插入细菌的基因组,消除后者的耐药性。


微生物九大应用

撰文 埃莱娜·杰罗(Hélène Gélot)  玛丽娜·波兰德 (Marine Bollard)


改造后的细菌可以成为制造药物的细胞工厂,某些病毒则可以用来治疗癌症,而根癌农杆菌则是研究者改造植物基因,得到优良品种的重要工具。甚至我们享用的美食,那些千变万化的香气也离不开微生物的贡献。


天文学 ASTRONOMY

追踪暗物质:常进的20年

撰本刊记者 刘洋


2015年12月17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作为暗物质间接探测领域中的第一利器,“悟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传回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中,是否隐藏着暗物质的秘密?“悟空”号能否在这场全球性的科学竞赛中取得先机?来看看我们对“悟空”团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深度采访。


天文学 ASTRONOMY

现场直击:黑洞吞噬恒星

撰文 S·布拉德利·岑科(S. Bradley Cenko)  尼尔·格雷尔斯(Neil Gehrels)


得益于新的大视场巡天项目,天文学家现在可以完整地见证黑洞“进食”恒星的整个过程。当一颗不幸的恒星出现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附近时,强烈的潮汐力会将恒星撕成碎片。这些碎片会形成吸积盘,缓慢坠入黑洞,这一过程发出的辐射就像恒星的“临终哭泣”,会使先前休眠的黑洞暂时变得比星系中的所有恒星都要亮,成为宇宙中最明亮的焰火。


技术  TECHNOLOGY

自动驾驶的社交障碍

撰文 巴里·布朗(Barry Brown)


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能够完成很多任务:根据前车的距离加速或减速、根据路面标识或前方车辆情况转向或变道等,在驾驶控制上已逐渐追赶上人类。但是,自动驾驶系统当前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它们不能像人类司机那样,根据一些外在的行为表现来理解其他司机的驾驶意图,也不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与人类司机交流。这些因素,制约着自动驾驶的实现。


科学史 HISTORY

苏联炭疽惨案:尘封38年的真相

撰文  保罗·S·凯姆(Paul S. Keim)  戴维·H·沃克(David H. Walker)  雷蒙德·A·济林斯卡斯(Raymond A. Zilinskas)


1979年,苏联一座城市的居民突然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初期症状几乎与流感无异,但之后病情迅速恶化,升级为严重的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68人因此死亡。当时,很多人以为这是一起自然感染事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是生物武器基地意外泄露的炭疽杆菌引发的惨案。


健康 HEALTH

PFC污染:全球健康隐患

撰文 查尔斯·施密特(Charles Schmidt)


在我们的衣服面料、不粘锅等产品中,都含有一种名为全氟化合物(PFC)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结构稳定,无法降解,只能稀释和扩散,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应用,科学家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发现了PFC的存在:饮用水、人体血液、人们常吃的食物⋯⋯而这种物质,可能和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健康 HEALTH

老年痴呆的生活疗法

撰文 米亚·基维佩尔托(Miia Kivipelto) 克里斯特·霍克尔松(Krister Håkansson)


全世界范围内,痴呆症患者已经接近5000万,而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不断增大。在科学家和医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疾病机制,制药厂商也没有研制出有效药物的当前,我们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预防或延缓老年痴呆:多吃瓜果蔬菜、多锻炼、多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开展思维训练,这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可以推迟认知功能的衰退。


演化 EVOLUTION

毒泉孕育新鱼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