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为什么国人在遭遇心理困扰的时候总是羞于求助?
要回答国人为什么在遭遇心理困扰的时候羞于求助,还是要先对求助下个定义,以及确认国人是否真的羞于求助。
因为考虑的是遭受心理困扰的情况,在这里把求助限定在心理求助范围内。心理求助指的是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为了解决问题或解除痛苦而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外界是个很广的范围,它可以分为一般的求助行为和寻求专业服务的行为,其中一般求助行为包括向朋友和家人求助、宗教或迷信活动、吃中药治疗、到综合医院普通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而寻求专业服务则包括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测量及诊断鉴定这几类(江光荣,李凤兰,2011)。
我们往往容易认为求助只限于寻求专业心理服务。如果单单从寻求专业服务的角度看,国人的确对心理求助持比较消极的态度。一些研究显示,尽管我国大学拥有相对丰富的心理服务资源,大学生并未对这些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梅锦荣,隋玉杰,曾建国,1998;高一虹,陆小娅,2011)。
而费立鹏在 2002 年的调查发现,在中国的自杀死亡者中,仅有 17% 的人死前曾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Phillips, M. R., Yang, etal.2002)。我们在 2011 年曾做过一个调查,根据我们在 6 个城市收集到的 2665 份问卷数据,有 16.3% 的个体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其中有 55.9% 的个体没有寻求过专业服务(江光荣,李凤兰,2011)。还有大量的研究发现,人们在遭遇心理困扰时,通常先求诸于己,后求诸于人,而在寻求他人帮助时,更倾向于向家人和朋友求助,而不是像精神卫生的专业人员求助(Cheung, F. K,1980;张宁,李箕君,袁勇贵, 2001;YiiNii Lin,2002;江光荣,王铭,2003)。
但是如果从广义的心理求助来看,情况好像并没有这么悲观。从我们对大学生求助行为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首选的求助对象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有区别的选择也是合理的。比如遇到学业问题倾向于向朋友和老师求助,生活、就业问题倾向于向家人、朋友求助,异性交往问题向朋友或恋人求助,而在失眠和心理 / 情绪问题上,向专业心理服务人员求助的比例明显上升。这种选择在很多时候比单一选择专业的心理服务更容易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江光荣,王铭,2003)。
从总体上说,国人在遭遇心里困扰时确实较少向外界求助,尤其是寻求专业的心理或精神服务。我们过去十几年对心理求助行为做过大量的研究(江光荣,王铭,2003),发现一个人的求助不是“是与否”的行为,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个人是否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或需要帮助(问题知觉)、是否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自助评估)、是否需要他人的帮助(他助评估)。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个体有不同的决策行为,并受不完全相同的因素的影响。
在问题知觉阶段,个体需要有能力觉察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在觉察到心理问题后,个体要对自己能否有效解决问题进行评估,即进入自助评估阶段。当个体评估后认为单纯依靠个人力量比较难以解决问题时,则进入他助评估阶段,个体要决定是否求助于个人之外的力量,以及向何种力量求助(夏勉,江光荣,2007)。
按照这个逻辑,一个人要向外界求助,首先需要识别出心理问题的存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公众缺乏心理疾病的分类知识,无法依据具体的疾病类别,对疾病症状、原因即处理方法做出相应判断(李凤兰,2015)。许多心理或精神疾病没有被及时识别出来,而被当做情绪或行为或品德问题处理。
“求助自我效能”则是影响人们考虑自我帮助还是向他人求助。求助自我效能感是求助者的两种自我感觉,一个是自己是否能够处理心理问题,一个是自己是否能做一个好的当事人。一个人越认为自己能处理好问题,越倾向于不求助;一个人越认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的求助者,则越倾向于求助(江光荣,夏勉,2006;李盈,江光荣,2015)。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人们的求助行为,比如个人认为的公众对某种行为的接纳 - 排斥程度会影响人们求助的意愿(江光荣,夏勉,2006)。不过这种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心理健康进行影响。心理健康常识水平的提升可以增强求助意愿(孙姣英,2013)。
在我们前期研究中发现,“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的分野也是影响心理求助的重要因素。在公众眼里,“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公众眼里“心理”的问题不需要特别处理,更不需要专业帮助。而一旦必须考虑帮助,就意味着问题的性质发生变化,即问题可能是“精神”上的。按照公众的经验,“精神”的问题是难治愈的,而且后果严重,并且带有严重的社会污名。这使得患者和家属极力避免将问题归于“精神问题”,且为了向外界隐瞒病情而不进行专业治疗,并造成病情的延误(花菊香,2008;李凤兰,2015)。
与此类似,西方有学者发现 “保全面子”是影响华人求助行为的重要因素(Yamamoto, J., etal,1982;Takeuchi, D. T., etal,1988)。台湾的研究者也发现,大学生认为求助代表着自己有问题,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张宁,李箕君,袁勇贵, 2001)。
我们对妨碍大学生寻求专业帮助的原因进行分析也发现,不愿表露隐私是妨碍大学生寻求专业帮助的一个主要原因(江光荣,王铭,2003)。另外,如果个体认为知己的心理困扰的原因是可控的,也会倾向于不求助(夏勉,江光荣,2007)。
个体的性别和来源(大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也会对个体的求助行为产生影响。比如在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自己处理异性交往问题和心理情绪障碍。而来自于农村大学生比来自于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在经济、城市文化等方面经受较多的压力,较城市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不求助可能不是因为这些同学有更多经验和能力自己应付问题,而只是因为害怕而不愿意求助他人。这也提示高校的心理服务要更加关注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江光荣,王铭,2003)。
以上结合今年来我们研究团队的成果以及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成果简单地对国人的求助行为和它的影响因素做了简单的介绍。总体而言,国人在遭遇心理困扰时倾向于先自己解决,再考虑向外界求助。且在向外界求助时也倾向于寻求非专业心理服务人员的帮助。其中原因不能简单归于“羞于求助”,对于某些问题,向家人、朋友、恋人、老师等求助有其合理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个体缓解困扰。对于一些达到心理或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个体,则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或精神健康服务。鉴于心理知识对于提高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识别率以及打破传统的“精神病”原型的认识局限,我认为应该广泛地对各种心理疾病类型的知识进行宣传,以培养公众对待心理困扰的正确态度,帮助公众及时获得适当形式的帮助。
人类心理研究所
精选知乎心理学内容每日推送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