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爱的正午:
毕业快两年了,室友们张罗齐聚南京,我因为经济问题去不了(给她们的理由是这样的,确实我也没有足够的钱),其实我也不太想去,可能大家都不太想去,只是碍于一起住了四年不去不太好这个原因,她们只是愿意见到一个寝室圆圆满满一个不落团结一致的样子,并不是说感情有多深,大家聚在一起拍照,修图,发个朋友圈,才是她们最大的乐趣,都能想象到不论走到哪儿,她们几个都叽叽喳喳把脸贴一起拍照的样子。
我总是最先失去笑脸的一个。与其到时候扫兴,还不如不去来得痛快。
刚刚有两个室友微我说,给我报销来回机票和住宿,我说我不能接受。一起住了四年,她们好像不怎么了解我。我说也不差我一个,你们就好好玩儿呗,她就说那我们也不聚了,好像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把这次聚会搅黄了。
我并没有愧疚感。
她们总是以集体的名义绑架个人的选择。集体活动如果我不去,她们就说我狠心,或者说我跟她们没感情,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一样。
就是不想去不行么?
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是一类人。
发烧的人
敬上
NOON回复:
发烧的人,你好!
就是不想去不行么?当然行。
我不知道你们四年共同生活感情如何。我跟我的大学室友们也完全不是一类人。我跟她们关系不错,不是那种特别交心的朋友,不过共同生活的感情是有的。我还记得我半夜高烧她们把我送到医院陪我打吊瓶的事,想起来挺感念的。毕业以后大家走自己的路,交流很少,室友群一年可能也就热闹个一两天。有时我在朋友圈微博啥的看到室友们发工作成就、订婚之类生活动态,挺替她们高兴的,我愿意看到大家都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过得好。
做人很累啊,你一定会跟好多不是同类的人打交道,相处。对我来说首先是坚持自己,然后是互相理解吧。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这么说。
“来聚会吧!”
“我就不去啦,没钱啊。”
“给你报销路费和住宿。”
“不用啦,你们好好玩呗,也不差我一个。”
“那我们也不聚了。”
“卧槽别啊,实在想我把我照片摆桌上。其实钱只是原因之一啦,我真的不太想去,专门跑一趟很累啊,而且我也不是很喜欢聚会啦,有机会的话再见嘛。”
这是我的方式,我会坚持不去,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但我会说得软点,你看,我加了这么多语气词。我是个特别怕伤感情的人,怕让人伤心。但我不知道这好不好。
如果她们还坚持你得去,说你狠心,说你不顾集体,那就直接甩一句:真的不想去也不会去的。她们因此聚不起来,那就聚不起来吧。理解是相互的。
祝你顺利不去。
正午 黄昕宇
2
正午的某位君:
你好!我终于想给你们写信了。
节日快乐,我又度过了人生中颓到掉渣的一天。刚刚回到宿舍,在楼道里闻到了火锅料煮冬瓜的味道,然后我就特别想吃面条,用老火锅料来煮,十分钟后我决定烧水煮面条,然后想写一段话来下面条,因为没有冬瓜。汤烧开了,闻着挺香,来一碗吗?我好像还比较喜欢给别人下面条。
实不相瞒,最近看正午的推文比较少,收藏的比较多。今天的这一期我点开看完了,从标题来看,我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鸡汤和鸡血。我在简历的自我评价一栏里面总会说自己热爱生命。而生活中遇到一些特别纠结的烦恼时,我却会想人要不在了多好啊,什么都不用想了,但我知道自己不会这么做的,每个生命个体都肩负着社会责任,这算对生命的尊重吗?人为什么活着,无非是因为被生了下来。所以,如果还有一丝清醒,无论多痛苦我也无从选择。生活很操蛋,可是我很眷恋生命。
其实这个正在吃面条的人是一个具有自愈能力的人,只不过恶作剧总会循环发生。前段时间跟导师闹得很不开心,错主要是在我,但真地被伤到了,而实验室的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纵使寡廉鲜耻如我也甚觉尴尬,所以我不想再念这个狗屁硕士了,尽管已经浪费了一年半。他们都觉得我经历的困难太少了,应该以此为鉴,以前途为重,剩下的一年半会很快就过去。生活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把梦想搞丢了,有人说没有梦想并不可耻,我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现在的状态让我觉得我又为了一个学位要主动去做自己不再喜欢的事情,从自私的角度出发我找不到动力,而外在因素又不足以成为动力源,这个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当初糊里糊涂地保了研,也收到了北京一所喜欢的学校的预录取通知,而后我却因为一时感受到的温暖和北京空气不好以及这边离家近来了这里,事实上我还是一学期回一次家,路上坐大巴的时间也更多了,我讨厌坐大巴,几乎每次都晕车。
今年看了很多音乐现场,多是摇滚或民谣,每次结束都像做了场梦。而那两个小时或两天结束,人们依旧该干嘛还得干嘛,很多想退学的少男少女依旧说着想退学。也去书店听了一些讲座,那次为了听正午分享而忍痛放弃了半天的音乐节,后来赶过去听了半个多小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接触这些无实质意义的乌托邦慢慢多了起来,我愈发感到资源对人的吸引力,觉得暂时还是不应该把城市拖到乡下去喂狗,而如果能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即使一定要在北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我为什么就不能只过有意思的日子呢?又没什么害。
坚持做着不喜欢的事情的人很厉害,可还有什么比做喜欢的事情更重要呢?王二说水往低处流,怎么舒服怎么来。已经两个星期了,我踌躇着,什么也不想做,连简历都没写一个,我究竟在逃避着什么呢。
有时候觉得正午回信人就跟心理咨询师一样,不会给任何实质性的建议或意见,可我还是希望有人能读到这些飘着火锅味的文字或者说点什么。
——圣诞夜一封没有营养的来信。祝好。
NOON回复:
你好。
谢谢你的面条之邀。冬天的夜晚来碗面条真不错,还好你的碗里没有冬瓜。
关于你的问题,我思来想去,不知道该说什么。下午,我在一个朋友家里消磨,听他收藏的黑胶唱片,一个女人用一半像童声的尖利嗓音唱了首十几分钟的歌。其中有三分钟,她将一个段落重复吟唱,作为背景的竖琴渐次地、旁若无声地变化着。朋友说,有她的粉丝称,这是其生命中最美丽的三分钟。
歌听完了。也像一场梦。
关于梦境与现实的比例——且不说有人认为整个生命就是一场梦,每个人感到舒适的切分点都不同。我不能给你建议,只能给最无谓的鼓励,祝你早日找到属于你的那一个。在此过程中,没必要凭空愤慨。就像你接连两个反问句,你当然能只过有意思的日子,你当然可以认为没有什么比做喜欢的事情更重要,还有一个“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部分过有意思的日子,做部分不喜欢的事。
若干年前,我思考过与你类似的问题。后来,我发现,生活不能分为“喜欢”与“不喜欢”,在这两者之外还有很多别的东西。我很高兴它比我预想的复杂,且没有答案。
祝好。
正午 张莹莹
3
我爸早上刚发微信消息给我:「我强烈建议你把朋友圈删除,因为这是不可能成的,你太幼稚了。」
我现在需要一个旁观者随便说点什么。
我昨天晚上十一点多发了朋友圈,下面就是。
今晚把认识三年的女友,告诉爸妈。现在最大的矛盾点,在于,爸妈觉得我欺骗了他们三年,不把他们当人。我没觉得。分歧在于1.爸妈还是把「娶妻」看得太重。2.爸妈传达给我的感觉还是一个人嫁进了一个家门一个家族,不是嫁给了我。本来今天晚上我就是想很简单很随意地告诉他们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我有女朋友啊。就类似捋起头发,指给他们看我耳朵后面长了个小痣。
两个人不管是轻松一路顺风一马平川地在一起过着,还是坎坎坷坷地在一起过着,那是两个人的滋味。
我没有告诉爸妈我有女友的消息(而「女友」这个词也给我满满的符号、象征感),我一直在尽力地传递给他们我的想法观点。
比如「一个人是嫁给一个人,不是一个家族」。「婚宴」是爸妈这一辈对「娶嫁」的态度、心理地浓缩和集体展示,婚宴的主角不是新婚佳人,是坐在下面的宾客。爸妈把「嫁娶」看得很重,他们的「重」体现在一种隐隐的仪式感,心理活动是类似于:这是一件大事,终生大事,按规矩,不能马虎,要严肃郑重。而我对「嫁娶」是没有仪式感的,就是两个人认识了,交流交往,然后决定过日子下去,「重」是体现在过日子。爸妈对「嫁娶」的态度,化作形象类似于「认真地端坐在太师椅上」,我对这个的态度化作形象类似于「下雪天在雪覆盖的地上行走」。婚宴就是:1.通知朋友亲戚,让他们知晓这个消息。2.愿意开心的人大家一起开心一下而已。
比如「不同人之间(我现在都没说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必然存在,必然有我说服不了你的东西,有你说服不了我的东西。很简单很简单,同一个菜,A说能吃,B说馊了不能吃,A可以说服B吃了它,B可以说服A扔了它,但是要让A下次打心底里觉得不能吃该扔了、让B下次打心底里觉得没馊可以吃,有多难。我可以默默不说话,让隔阂不显露出来,(前面我不必说婚宴的主角的,对吧)但是有的事情必定要显露,那我就明明地说出我想的,这也是我「一直在尽力地传递给他们我的想法观点」的原因之一,因为必定要显露。另一个原因是,觉得隐瞒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是真的欺骗。
(上面两段是我没有告诉爸妈,包括哥姐他们的原因。1.婚娶没有那么重大复杂。2.有的不必要显露。)
比如,「对象人要好,懂礼貌」的共识(这个有主观因素在里面)。
比如「家里不能太穷太拖累」的共识(好幸运,这条符合)。
还有好多「比如」,我现在忘记了,反正每个想法我都有不止一遍地说,而且看爸妈理解有误了,我会立刻纠正,尽量让爸妈明白我的意思,有的跟「结婚生子」有关,有的无关。我心里想的是「不管你们能不能接受,我让你们尽量准确地明白我的意思」,这是不对你们欺骗。
上次相亲,我想的是「无论如何,我不能让嫂子莫名其妙的变成一个傻X,安排的人会想:“哦,我们都安排好了,你又说有对象了,那你当初干嘛不搞清楚,你这搞的什么嘛。”」
对相亲的对象,我最大能做的只是除了有对象这件事,其他坦诚自己。后来临走我特地加了微信,回来之后一句话没有聊过。只是想现在坦白告诉这些。
NOON回复:
匿名者,你好!
我是个旁观者,我随便说点什么吧。
首先,「」这个符号是怎么开始流行的?读起来很累,建议正常写作,用双引号多好。
其次,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好像讲了太多遍了,导致现在我觉得自己像个万恶的不孝之子。这里就不赘述了。
从你的来信看,你其实对一切都很明白,甚至很理性,有些地方也很坦荡。态度也鲜明,我觉得很好啊(除了不应该再去相亲之外)。可问题是,你父母接受不了这样的你。
怎么办啊!?不止是你,很多正午读者,还有我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又到春节了。怎么办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办法。有人妥协,有人平衡,有人逃走,有人煎熬,有人硬撑。还有人心一横,大不了同归于尽,比如我。有时候我常想,这世上我最羡慕的就是拥有开明父母的人——现实中我没见过,影视剧里一大堆。
近十年来,我每次接到父母的电话,如果是谈论婚嫁孩子,我都会抑郁一周左右。在那一周,看见高楼就想跳,看见汽车就想撞,希望地球毁灭,妖怪横行。因为这是个无解的难题,你无法做到完全不顾及父母的感受,也无法让自己妥协。
道理都挺容易说的,做起来太难。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不过,像你父母这种“对象不能太穷太拖累”的态度,我还没碰到过。我替你感到难过。另外我好奇,不知你女友家里什么态度?
综上所述,希望你们(以及我们)这一代人做了父母之后,别这样对孩子了。否则不如不生孩子。
珍爱生命,远离“家庭”。瞧瞧,双引号。
正午 谢丁
4
正午君,你好哇。
很久没有在电脑上写过信,好像生活枯燥得再也榨不出一滴水来,就连去年满心欢喜追完的美剧《疑犯追踪》,直到现在都没动笔写点剧评。
今年大三,前几天期末考完试回到家,应该算是最后一个比较清闲的寒假了。虽然已经下定决心准备考研,但还是很害怕。如果考研成功,一滩死水的生活依旧没有改变,究竟又有什么意义,更别说没考上。
明年就要毕业,想起刚进大学那阵,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三年时间几乎是空白一片。关系好的朋友还是高中的那几个,上了大学也不太懂社交,最近两个月甚至谁都不想见,只想一个人呆着。彼此欣赏与理解的朋友少之又少,或者,我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另一个人。当然,几十年的时间耗费在研究别人的生活上,却无法为自己把脉开药的人生不是我愿意承受的。
去年12月的时候,偶然去新华书店逛,翻到了正午出的书《到海底去》。惊喜地发现,中间还夹着几十页的读者来信和回复,特别开心。昨晚在看是枝裕和的新片《比海更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呢,英文名叫after the storm 真想去见识一下沿海的台风天,从小就特别喜欢夏天暴雨之前的狂风和闪电,蜜汁喜欢,哈哈哈。
不过今天的重庆迎来了久违的艳阳天,尽管是寒冬,如果每天都有暖洋洋的太阳出来,大概心情也没那么丧吧。
祝,平安喜乐。
来自一只丧气的刺猬
NOON回复:
刺猬你好!
回复完上一封信之后,再看你这一封,心情大好。你的丧气、无聊、孤独,在我这里都变成了对青春的审美。你身处其中也许很难受,我看着却很高兴。那不就是这个年龄该有的状态吗?我读大学时,比你还丧。
谢谢你买正午的书。《比海更深》我没看过啊,但我看完了全部的《疑犯追踪》——我的理解是,原来横行世界就是靠知识和拳头啊,更高一层的理解,我懒得去想了。
重庆的冬天其实挺好的,大雾、阴冷,世界像发了霉。但正因为这样,偶尔来个艳阳天才显得珍贵。你不如趁那天出去玩玩,见几个朋友或陌生人。人与人之间,不一定非要全部了解和理解,否则亲密二字就不珍贵了。
祝你假期过得嘿安逸。
正午 谢丁
5
同一件事情,100个人有100种处理方法。面对现在的问题,本能的想法其实是冷处理。不去想不去做,其实就是逃避吧。好像这样问题就不存在了一样。
结婚已经8年了,他大我1岁。刚结婚的时候他没收入,后来他工作了把微薄的收入交了给我,我一直有工作有积蓄,只把他的钱放在抽屉里,由他随意取用。终于渐渐形成了各自用钱的习惯。今年初他又丢了工作。因为体重200多,公公又有糖尿病的先例,就都催着他减肥,他也以此为名,安心的待起业来。每天也是按时按点的外出,只说是运动去了,去哪里做什么也不说清楚,公婆有运动的习惯,他却坚决不让跟着。8个月,大约体重减了有20斤吧,具体多少,谁也问不出来。
我每天穿越半个城市去上班,早上6点半出门,晚上7点半也不一定到家。到家随便吃两口饭,接着辅导孩子作业。他一见我回家,就又出去“运动”了。孩子的托费、舞蹈班费用都跟我要。非常坦然,因为失业,因为他毫无积蓄。
晚上会时时的碰我,我完全不能接受。之前是太累,愤怒他的不体谅。现在是恶心,即使在我有需要的时候,也完全不想和这个男人有任何接触。如果不是考虑公婆的感受,我会选择睡客厅的沙发。
事实上,已经不能确定还能顾虑这些多久。
最近单位有事,早上6点就到岗了,忙了一天,精疲力尽。晚上几个同事留宿,我也不想面对这个人。给他短信说了一声,立刻电话就来了,质问我发生了什么情况。这不是关心,是赤裸裸的质问。就像之前翻我不用的旧手机,然后气势汹汹的质问我,为什么和原单位领导联系那么频繁,天天电话,恨不得几十个。甚至直接打电话给原领导,要“约你出来谈谈,不行带着你媳妇儿也可以”。而所有的记录,都是当年在原单位时的通话记录。时间显示的清清楚楚,只是他的本心挡住了眼睛而已。
这次我也无心解释,知道原因的公公告诉他了。他发短信来道歉,说自己最近求职不顺利,压力很大。最后说我爱你。我本能的“呵呵”,然后发回给他。
8个月的时间,做了这么些事情,然后说压力大,求体谅。我就想说,如果换做是我,你会如何?碰巧去年离职后还真待业了半年,期间学车考了驾照,找了份工作,刚上班一周我妈心脏病发手术,就又离职了。期间孩子学费两人分担,家用开销我一应承担,学车费用、我妈的住院费都没让他拿一分。出去旅游一趟还带着他,他带着公婆给的1000,买了些特产回来了。吃住行都是我支付。
放在一辈子去看,8个月也好,一年也罢,都短的可以忽略。人们不是常说李安被妻子养了10年才有了之后的功成名就么?可是我不相信,李安的10年是这样过的。
最近有听到“巨婴”一词,似乎他就是个巨婴。婆婆对他的状况,只是懊恼,“高香烧的少了,运气不好”,公公则因为他流鼻血,说“他压力太大,不敢再说了,别把他逼出来毛病”。可是公公没看到的是,他躺床上看手机到2、3点。
对孩子,他的要求是“令行禁止”,不管正在吃饭还是临睡前,一句话说出来,孩子必须听。稍有违逆,立刻斥责。吵的孩子哭哭啼啼,我若阻拦,就说“都是你惯的,你要不在,她早听了”。我能感受到他需要树立尊严,然而用这样幼稚的手段,甚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弄不明白这个人对我而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可以依靠的人?可以信赖的人?可以谈话的人?都不是。唯一的纽带就是孩子了。我只是困惑,一个人带孩子的话该怎么让她的生活受到尽可能小的影响。目前无解。
还是自己不够强大吧,并不能给孩子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婚前公婆就给他买了房子,两年前又出钱买了车。有时候又在想是自己不够弱小。如果不是事事都可以自己解决,一点点形成了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大概也不至于让自己如此被动。
可是已经既成的事实,很难改变了。
关注这个号有一阵了,看到不同人的回复,看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也许这个困扰我的问题,在其他人看来,根本迎刃而解。也许依然无解,都好,能让我说出来,能有人听到,已经很好很好。
NOON回复:
你好。
同一件事情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处理方法,一百种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变现状,一类是忍耐现状。
选择前一类的人大概比后一类少,原因显而易见:难。
决定忍耐现状的话,就停止抱怨。默默忍耐,至少看上去不那么low。
对于孩子而言,精神富足比物质保障重要一百万倍。
最后一句:在我看来,现实层面的问题没什么是无解的,尤其是婚姻。
祝坚强。
叶三 正午
6
向正午的各位问好:
这封关于“老人赡养与男女平等”的信是写给淡豹姐姐的,希望得到她的回复和建议。
事情是从一位老奶奶开始的,八十出头,三年前瘫痪在床,此后开始了由六个子女共同照顾的生活。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大儿子是和前夫生的。简要交代一下子女情况:
1.大儿子,有公职,一儿一女均已结婚生子。家境较好;
2.小儿子,个体,大女儿已结婚生子,小女儿高一,夫妻关系不和睦,近几年钱不好赚。境况不太好;
3.大女儿,夫妻均无业,依靠两个已结婚生子的女儿,但女儿们条件好。不愁吃穿;
4.二女儿,照顾瘫痪母亲(每个月能拿4000元报酬),离异,两个儿子,大儿子即将结婚。生活条件一般;
5.三女儿,月薪2000的普通民企职员,丈夫公职,仅有一个女儿,在外工作,未婚。工作辛苦,但之后可能过得还不错;
6.小女儿,夫妻均在建筑行业,可以说是当地的富人了,仅有一个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可能是六个子女中经济状况最好的。
六个子女照顾老人的责任分配是这样的:
老妈妈住在小儿子家里,由二女儿照顾。小儿子负担每月生活费和水电费,大儿子、大女儿、三女儿、小女儿每人每个月出资1000元,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二女儿。老人日常纸尿裤药费等开支基本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支付,此外多余的钱存到她的账户,目前账户里约有4万元。
可以看到,抛去“由儿子承担大部分赡养责任”的传统观念,六个人的责任分配貌似是比较公平的(虽然每月生活费和水电费不足1000元,但考虑到小儿子生活较为困难大家都能体谅)。
事实上这样的分配压抑着诸多不满:
1、赡养母亲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尤其儿子,是不是可以比女儿多出点钱?但现在提倡“男女平等”,想想算了,说出去不好听;
2、负责照顾母亲的二女儿是不是可以少拿一点报酬(当地请保姆的工资水平大约是2500~3000元),相应减轻大家的负担?可少也少不了几百块,此不满可以忽略不计;
3、两个儿媳妇从未照顾过婆婆一天,其中小儿媳不出钱不说,还暗中使坏,时不时关掉老人房里的空调。考虑到媳妇来照顾可能会加速老人的死亡速度,女儿们也只是私下腹诽;
4、母亲归西后,丧事将由两个儿子操办,按照当地风俗,女儿们要给儿子们上人情,即小儿子那儿上1000元,大儿子那儿同样上1000元。除此之外,女儿们还要负担礼乐、歌舞、花圈的钱。此外大儿子提出,丧事的开支先动用母亲那4万元,其余的由儿子们分摊。粗略估计,当地一场普通规格的葬礼开支为5万元~6万元,按6万元计,两个儿子可能只需要支出每人1万元,综合起来丧事办完儿子们因为有人情收入可能还会有盈余,而女儿们是纯亏损。
5、谁也不是家财万贯不在乎钱,由此三个出钱的女儿说:想得挺美。她们提出先用母亲那4万元支付每月开支,包括二女儿的劳动报酬,如果后期不够了,大家再像现在这样凑钱。或者到时候丧事全部由儿子们承担,4万块按兵不动,丧事办完大家平分。儿子们拒绝该提议。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人人精打细算,失落了血脉温情。向淡豹姐姐提出的问题是:在传统风俗没有变革的前提下,赡养老人时提倡子女责任均等、即“男女平等”是否为一个假命题;有没有相对公平合理的约定,让所有人闭嘴;传统丧葬礼仪、人情制度应不应该成为女权主义的斗争对象。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现在全国各地移风易俗的进展如何,多子女在赡养老人的责任分配问题上都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什么比较成功的案例分享。
我是三女儿的女儿,老人是我的外婆。现在她已经有点间歇性神志不清楚了,常常说胡话,在夜里摸出枕头下的水果刀对着空气中的鬼一下下刺过去。她很想念亲人,有时会央求二女儿打开微信家人群,语音喊出子女的名字。但经常看望她的人不多,大儿子只在大型节日前简单露个面,一年都不超过五次。看着她躺在床上的样子,想到六个子女的龃龉和分歧,觉得生命是个让人悲哀的物件,尤其是当你老了,病了,等于向黑夜交出了尊严。
谢谢淡豹姐姐,为这封新老娘舅风格的信出现在正午信箱而道歉,提前祝正午的朋友们过个安静省心的春节。
From: Maox
NOON回复:
Maox,你好,
我觉得这不是个关于女权或平等的问题。主要还是一家人日子都过得不容易。比如四家各出每月一千块付给二女儿当劳动报酬,应该是最初说好的吧,现在又觉得给多了,想拿回来,但最多也就是各家每个月少付二百五十块。这样的心理不平衡,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各家都境况不太好,比较计较,老人瘫痪在床后是家庭平添了困难,各家都得多付出钱财或劳力,有了怨气,又希望自己少付出一些,便去纠结于公平。
家庭里,本来也没有绝对公平的或让每个人都完全愉快的方案。家就是有怨气的地方,在赡养老人上给出一个你想要的那种能说服几个舅舅的普适规则是不可能的。多子女的家庭,六个子女全相处和睦、尽己所能,那是乌托邦;而且多子女家庭本来就不以公平为目的,肯定是要帮衬困难的,有条件的多做一点。要讲子女平等,女儿不干,要儿子承担较多责任,儿子不干,总有不乐意的一方或者几方。
你现在作为局外人,已经在外地上班,我觉得你不要跟着妈妈的思路走,想“公平方案”是想不出结果的,这样跟她聊下去等于给她拱火。你最好的方案就是自己有出息,多赚点钱,暂时攒不下钱也没关系,只要你工资收入那个数字高,她对钱、对未来退休生活水平的心理压力就能小一点。(btw, 你的信写得好啊!向黑夜交出尊严那句特别好,我觉得你一定能赚到不少钱)
另外你也要理解,妈妈现在这些焦虑和计较可能也是为把钱省下来,考虑你未来在外地结婚置业,才想克扣老人和兄妹。以她这么计较和操心的个性,如果你真在意她,你要想的是怎么让她安心,比如挑选结婚对象时不要太任性、不计条件,让她一辈子焦虑。
你不要一边心疼外婆,一边不考虑自己的责任、自己能为改善家人情况作的努力。你要面对的不是大家庭这个总体局面,舅舅们和你没什么关系的,你要处理的是你外婆和妈妈的境况和心情。你外婆么,我看你也只是嘴上说说,也不想做什么也做不了什么,那你就管你妈妈好了。
具体到你家的情况,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女儿们联合起来,跟联合起来的儿子们作对,两方面相互看不顺眼,计较对方的得失。不是看如何照顾老人能让老人剩余光阴过得更好,是把老人当做麻烦;不是看自己付出多少,而是只要对立方“得”了,自己就不高兴。具体到葬礼这件事,我这样想:现在是“她们提出先用母亲那4万元支付每月开支,包括二女儿的劳动报酬,如果后期不够了,大家再像现在这样凑钱。或者到时候丧事全部由儿子们承担,4万块按兵不动,丧事办完大家平分。儿子们拒绝该提议”,我读来是觉得女儿们没把小儿子所付的每月不到一千的生活水电包括在她每月开支里(尤其母亲本来就住在小儿子家里,生活水电也不好分),他自然没有道理接受。你试试这样,提出用4万元支付:每月老人个人开支(纸尿裤医药费等),二女儿劳动报酬,以及每个月贴补小儿子家500元或800元作为生活水电支出。也许小儿子能团结过来。同时威胁他们一下,说也得考虑女儿们的看法,不然葬礼就不给他和小儿子上人情了,那样大家面子都不好看,但女儿们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宁肯违反风俗也不想出那笔钱。同时你有空劝劝你妈妈不要指望靠葬礼赚钱,所谓亏损么是最后一次孝敬外婆了。
如果说不通,就算了。你母亲一边含着对兄弟的怨恨、一边和三个姐妹在背后抱怨中愈来愈亲睦,这样斗争团结地过一生,说实话也没什么大不了,也很常见。你尽你所能好好工作提高收入,改善她的生活条件和心情就得了,明年春节带她出去玩一玩。
正午 淡豹
图片:梅二
相关阅读:
"作"的力量,很强大 | 正午信箱069
对《正午3:到海底去》纸质书系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获得签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