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邢者在周五尾盘的时候,加仓了,主要是中线仓位,从之前的四成多,加到了七成左右。
昨天加仓的过程,也蛮搞笑的,我在下午两点半后,开始加仓的,加完之后,上证指数就回落了,给我搞的一脸懵逼,还好,临收盘时,指数回升,收盘的点位是全日最高点。
自从12月中旬,邢者全面战略分批建仓中线仓位后,我的仓位始终在四成以下,元旦前,才把四成仓位建满。
昨天下午两点半后,为何突然选择加仓呢?
之前,给铁粉分享过一个技术指标,我把它定义为“520黄金”战法,这个技术指标不但适用于个股,而且也适用于指数。
昨天上午,指数冲高回落,在公司内部交流群里,我对小伙伴说,下午大盘会起来。虽然,牛吹出去了,但这只是个预判,到底能不能加仓,还是要看指数能否达到我的操作系统指标。
两点半后,“520黄金”趋势已成,熟悉该战法的铁粉,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两条均线,就明白了。
这次加仓的中线品种,都是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进行倍投,包括证券、新能源汽车、锂电,并没有开仓新品种。
文化传媒是个例外,因为在周四,我潜伏的票又涨停了,并且是一根直线拉板,这是十个交易日里的第二次涨停。
涨停后,我立马写了一个分析,让助理发到朋友圈,给铁粉提示。我的判断是:中线票,最怕就是游资参与,游资会打乱中线票的上涨周期,中线票就该像盛路通信那种涨跌节奏,没有涨停,是形成趋势后慢慢地涨。如果游资来参与一日游,那我们就该兑现卖出。
总之,我对中线票的判断逻辑是:中线票并不是死拿不动,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我们还是要做做T,等游资走后,再捡回便宜的筹码。
既然中线仓位都上升到七成了,再加上还有不固定的短线仓位,邢者总仓位并不低了,可见,我对下周的行情是很乐观、有信心的。
我判断是:下周上证指数,要突破2600点,这次可不是冲高2600,而是强势站稳2600点。当然,有个前提就是美股不能再出现系统性风险,只要外围不暴跌,哪怕是小跌,下周上证指数都极有可能完成这个目标。
再说说板块,聊几个大家最关心的板块趋势。
证券
证券板块的高潮没有结束,在春节之前,还会有异动。但我发现,大家对券商股的认识有一个误区。就是把龙头定义早了。其实,方正不是龙头,国海也不是,天风更不是,本次券商的炒作节奏,是没龙头的游击战,我们不能把2015年的场景照搬到2019年。
简单给大家一个逻辑:券商分为三个维度,一个是年线之上的,另一个是年线之下的,最后一个是次新券商。本轮券商的炒作预期根本就不在于它的业绩(基本面一个比一个烂),而是它在引领市场企稳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之前站稳年线之上的票,基本完成了任务,而指数要再度冲击重要关口,靠的是年线之下,没有发力的票。后期的券商炒作,站稳年线的票,上涨力度会弱一些,而那些还在年线之下磨蹭的票,后劲要大一些。
新基建
新基建的逻辑,还是轮动为主,这里面的七个细分,截止到本周,全部都异动了,包括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里的无人驾驶分支。
这个概念,其实没啥好说的,有心的人,看到上周新基建分支里的5G、特高压走强后,就该潜伏剩下的5个板块分支,这5个板块,无论是哪个,只要潜伏了,总会轮动到你。
下周,新基建的炒作,是继续轮动,每天都会换,这是游资最偏爱的玩法,因为有热点在,一旦点火或封板,就不缺跟风盘。
次新
次新周五高潮了,好像是近一年来的头一次。因为,邢者好久好久,不炒次新股了,我记得上次在次新疯狂赚钱的时候,还是2017年初。这两年,次新真的是伤我心了,做一次,亏一次,中线赚的辛苦钱,搭进去不少。
那么,为啥周五,次新集体走强?我的判断是:正因为市场的热点,全部轮动结束了,资金在没有新题材可去的情况下,带着狂热的赚钱效应,才会无奈选择次新作为投机目标。
我的判断是:下周如果次新继续走强,新基建等题材就会弱,但这个概率不大,因为市场对新基建的认可,要远远高于次新。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含有次新+新基建的属性,那另说了,叠加的品种,市场是最认可的,单纯的次新,下周谨慎一点没毛病。
最后,说一下机构的逻辑。
如果下周指数能突破并站稳2600,机构们就该进场干活了,这一周,都是游资在忙活。机构们为啥还按兵不动,我认为还是在等。他们这种等,更多是被动地等,等市场在右侧给出明确的信号。
其实,本周资本市场发生一件更有重大意义的事,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急涨,离岸和在岸人民币都突破了6.74关口。这代表着中美贸易局势不确定性,或稍有缓解,人民币有望再度进入升值空间。
站在机构的角度,我们要思考,如果机构大面积进场,他们会买什么?
我觉得用排除法来推演,是最科学的。
医药:就不用说了,机构刚从医药股里大面积减仓,并且下周医药板块,又要遭遇一个事件引发的利空。短期从坑里出来了,就很难再回去。
白酒:
这个可能性很大,特别是春节之前白酒股,要有溢价,但机构现在介入,时间有些早。
航空
:虽然人民币升值的逻辑摆在那,航空的持续性,机构比我们更懂。
金融:
银行、保险、机构本来就没怎么减仓,都是机构的战略标配品种,而券商这种,短期也很难入机构的法眼,更多是游资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