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守护者计划
“守护者计划”是腾讯公司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平台,2017年由反诈骗升级为全面对抗网络黑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1、主流网盘,普遍强制要求下载其客户端,否则 ... ·  11 小时前  
梅特涅的信徒  ·  中东变革之路 ·  2 天前  
河北音乐广播  ·  高峰到来!河北交警发布重要提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守护者计划

“假靳东”爆红网络后,这些“伪装者”们逐渐浮出了水面

守护者计划  · 公众号  ·  · 2020-10-16 22:29

正文


“他喜欢你吗?”

“他向全国宣布了!”

我喜欢你,就要让全国全世界都知道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爱情,如果对方还是“美若天仙”,或者帅气多金”的“明星”更是让无数人觉得自己化身为影视剧里面的主角,即将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旷世之恋”。然而,这样的美好终究只是幻影。


近日,“ 假靳东 ”一词登上了热搜,一个在短视频平台一直存在又屡禁不止的骗局终于进入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


“假靳东”爆红网络
六旬女子为“爱”疯狂付出所有

一位六旬的女士黄月在短视频平台上结识了男演员“靳东”,很快坠入了爱河,并对外人称自己已与“靳东”谈恋爱, 他也向全国人民宣布了他们的爱情


痴迷于爱情的黄女士茶饭不思,形销骨立。 每天和丈夫吵架,也不听家人的劝说。为了追随“靳东”,黄女士几乎付出了自己能付出的所有。“靳东”每一场 直播带货 ,她都会花钱支持。


不久前,黄女士做了一个更加疯狂的举动,只身赴往长春“奔现”,并声称“靳东”答应 送给她100万和一套房子


而守哥观看视频后发现,这个让黄女士痴狂的“靳东”,有些一言难尽......


从图片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靳东”人物背景十分粗糙,有很明显的 拼接痕迹 口型与说的话也并不相符, 有着一股浓浓的“机器人”韵味。

然而,就是这样“漏洞百出”的视频,对于接触网络不久的黄女士来说,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黄女士眼里,视频里“靳东”每天都在与自己说话,让她 坚信自己遇到了“真爱”


除此之外,在平台上还有多个“靳东”的视频,有的说着流利的“东北话”,与粉丝嘘寒问暖;有的在“家里”穿着西装,甚至还有明显的 抠图残留的白边; 还有的在引导关注的文案上出现了 错别字。

然而,这些都不影响他们“诈”出一群中老年女粉,她们蹲守在“靳东”视频主页,等待他每天的问候,甚至 花钱买“靳东”带货商品


而靳东本人随后也发表声明称自己从 未在该平台开通过账号



中老年妇女成为主要受害者
“直播带货”成为“敛财术”

该事件一曝光,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多数 网友认为应该 力惩戒这样的账号,打击此类黑产 并且对受害者表示体谅和理解,呼吁应该关注那些被时代忽略的、边缘化的人们,她们因为所处环境比较闭塞,缺乏判断能力和现实中家人亲友的关爱,所以新鲜的网络世界为她们打开了一所大门,成为她们的“ 理想乡 ”,在里面寻找那一点希冀。


要打击黑产,首先得梳理套路。在此类案件中,众多“假靳东”都遵循着相同的诈骗话术与流程, 虽然十分粗糙拙略,但被骗的中老年女性不在少数

01 伪造明星名称和视频画面,吸引关注

首先不法分子或将靳东的 照片设为背景 ,并且搭配祝福文案,或 剪辑其视频 ,配上引导关注的文字内容。账号也通常取名为“小东”、“东弟弟”、“东哥哥”、“ 靳·东”、“贺函” 等名称,吸引用户关注。


02 运用“甜言蜜语”拉近距离

这些“假靳东”通常会自称为“小东”或“弟弟”,配音内容以“我的亲姐姐”、“姐姐,我想你了”作为开场白, 嘘寒问暖 ,询问大家最近的身体、生活状况引导受害者留言。

为了增加与受害者的互动,“靳东”还会经常回复她们的评论。这些都是利用了受害者渴望被关心的心理,从而让在现实生活中被忽略的受害者感到温暖, 拉近与受害者的距离


03 直播带货,售卖假冒伪劣产品骗取钱财

当粉丝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靳东”便开始 直播带货 ,保证产品是从厂商拿来的最低价,提醒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抢购。

带货过程中,“靳东”不断使用“姐姐们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弟弟推荐的一定是好东西”、“购买可加弟弟其他联系方式”等话术诱导受害者购买。

从带货物品看,主要是面向中老年女性群体的 包类、服装类、养生茶饮类 等,价格区间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质量都难以保证,多为 假冒伪劣产品 。冒充“靳东”的不法分子就利用这样的手段实现疯狂“敛财”。


冒充明星诈骗案件频发
套路多种多样

冒充明星诈骗的案件一直以来都是网络上常见的诈骗案件,诈骗的对象涵盖范围十分的广,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上班族、大学生、务工人员都有可能中招。不法分子“费尽心机” 的是为了骗取钱财,有的是为了骗取流量。

>>>伪造已开通的认证账号,骗取流量或实施诈骗

在一些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不法分子使用知名人士的头像和信息,声称原账号已“ 被盗 ”,引导不知情的粉丝关注,吸引流量后再实施后续诈骗,或将拥有高关注量的账号高价转售,以此牟利。

还有些不法分子高度模仿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的 认证账号 ,主要体现在头像、名称、简介上,甚至发布的图片,视频动态都和正版的认证账号高度一致,达到" 以假乱真 " 的效果,蹭取流量和热度。


>>>冒充明星发送诈骗短信

这类骗局手法比较低级,多根据近期发生的娱乐圈热点事件,冒充明星发送短信以各种理由诈骗钱财,如“ 资产被转移 ”、“ 产被冻结 ”等,并承诺事后数倍、数十倍奉还。


甚至一些骗子还会自导自演编出一些“ 跌宕起伏 ”的故事,为骗钱化身为“编剧”也是颇费心思。


>>>冒充明星以“返利”、“领福利”为由实施诈骗

江苏的谢某在社交平台上看见自己的偶像虞某声称自己入住新平台需要粉丝支持,就立即添加了其社交平台账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