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零售头条
中国电商原创影响力第一媒体!由“知名电商专家张逸先生”主笔,专注农村电商、母婴电商、跨境电商、O2O电商、生鲜电商等新型电商领域研究,以及电商资讯、电商创业、电商案例等信息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报Pro  ·  宗馥莉越来越像董明珠,给员工分了2000套房子 ·  18 小时前  
首席品牌官  ·  新年泼天流量怎么接?凭「好内容+好商品」抖音 ... ·  18 小时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跨境电商“生死劫”:2024死亡名单上榜公司 ... ·  2 天前  
新广网  ·  集体宣布:春节不停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零售头条

《奇葩说》上,她说出了中国家庭普遍的痛点

电商零售头条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6-03 21:25

正文


关注后回复“电商”免费领取《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编辑 | 商哥  

来源 | 韩婧小大(ID:hanjingloveu)


01


最近被《奇葩说》一期节目刷屏了,辩题是“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该不该支持”。很多人都说整场节目看下来记不得每个辩手说了些什么,只知道自己从头哭到尾。


亲情,和父母的关系,是大多数身穿坚硬铠甲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触及,立马溃不成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薇薇,她说:“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当两个都是错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要选择哪一个的代价我们更能够背负。当父母足够老的时候,我得跟他们一起住,即使我能够预见那并不是一个和谐的家庭。”


她讲到,“我们几个朋友住在北京,一起租房子,我父母来北京看我的时候从来不敢住我家。


他们说,我们薇薇从小不喜欢和别人一起住,如果这次我们去了住了家里,那下次邱晨父母来了,周玄毅父母来了也住她家,薇薇肯定会烦死的,她肯定会受不了。



我相信他们这种怕麻烦我是真心的,可是这种真心我就真的能坦然接受了吗?有一天他们肯定也会因为怕麻烦我,说去住最好的养老院。


他们一定会像我跟他们报平安一样,跟我报平安。可是这些一定是真话吗?真心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话,那是情话啊。”


此时,全场所有观众都已经泪奔。或许大家脑子里都涌出了类似的画面:


我们为了在城市里努力站稳脚跟,被老板骂完后私下抹抹眼泪继续加班加到深夜,为了谈成一个项目跟各种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为了节省支出晚上挤在合租房里,早晨像三明治一样挤在公交地铁上。


然而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永远都是轻松的语气:“我挺好的,老板很赏识我,工作也很顺利,一切都不错,你们尽管放心。你们怎样啊?”


电话那头的父母似乎也被这种轻松的情绪感染,乐呵呵地说:“每天我和我的老伙伴们打牌,跳广场舞,练瑜伽,身体好得很,你别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花钱,爸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02


报喜不报忧是大多数亲子之间最常见的交流特点。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上去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多数父母永远不会告诉孩子:


昨天体检检查出血糖有点高;因为上了年纪最近腿脚有些不利索了;因为担心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地还没结婚,晚上总是翻来覆去很晚才能入睡……


直到有一天,孩子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父亲或者母亲说身体最近有点不好,让回来看看。孩子回到家后发现父母已经住院很久,更严重的已经是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至亲,孩子愣在那里难以置信:明明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地告诉自己,别担心家里,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现在却在和病魔进行艰难的抗争,一切似乎来得那么突然,突然得让人措手不及。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和孩子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呢?因为在表达之前就形成了一种预设:


我告诉对方我很好,对方才能够放心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做了,才算得上“懂事”啊。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以至于每个人听到马薇薇的发言都百感交集,直戳痛点。


“报喜不报忧”真的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表达方式吗?未必见得。


在“报喜不报忧”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人们的焦虑和担心:


担心对方无法承受现实带来的压力,担心生活上的责任让对方分身乏术,你以为是懂事的替对方承担责任,却忽视了有些责任和义务必须自己承担。在这份焦虑和担心背后,其实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彼此想象得过于脆弱了。



03


“报喜不报忧”对于信息接收者,还存在另一层假设:这些甜蜜真心的“情话”其实并非真话。即,我听到的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别人说的,可能是在哄我。判断别人是不是说真话的依据是什么呢?个体自身的感知。


举个例子,V今天看男朋友脸色不太好,一直抱着手机没有任何交流,于是心里开始犯嘀咕:是不是他不开心了。鼓起勇气问对方:你看上去有点不开心,怎么了?没想到男朋友矢口否认:没有啊,我挺好的。


这个时候V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相信男朋友的“报喜不报忧”,他就是没什么,我该干嘛干嘛去;


一种是质疑男朋友的话,要么不停追问对方到底怎么回事,列举种种他反常的表现让他承认就是不开心,要么就是将矛头指向自己,开始回忆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惹到他不开心。


选哪一种取决于两个人之前的经验,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投射”,这个过程中夹杂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实话实说,有话直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信对方所说的即是事实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曾经,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虽然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是我就是不想找男朋友,我觉得一个人过日子挺好的。可是我父母总会说我心里明明着急得很,出于面子嘴上不承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我说的就是心里话。”




还有一次,C和几个朋友一起玩。吃水果的时候,朋友很热情地拿出当季最新鲜的水果给C,C婉言拒绝说不想吃,无奈朋友执意坚持:“别客气嘛,少吃点。”  推搡很久之后C还是硬生生塞下几个水果。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出于真心和好意,可是对于接受者而言,这种真心和好意却违背了她的主观意愿,于是选择了拒绝,然而拒绝在他人眼中看来变成了嘴硬和客套。


如何做到实话实说?


首先应该先建立一种相信的习惯:选择相信对方所说即为所想,相信对方有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


诚然,在我们这样一个习惯“报喜不报忧”的人情社会,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就像黄执中所言“这样一直猜来猜去好浪费。”


作为父母,你想子女了就告诉TA,如果TA愿意,自然会找时间来看你;作为儿女,你不喜欢父母唠叨就告诉他一些新鲜好玩的话题;作为伴侣,你不开心就告诉对方不开心的原因,哪怕说你不知道原因也好过一句搪塞说没什么。


你们关心的对方尚且没有脆弱到必须温声细语小心呵护的地步,TA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苦难的信心。


别打着爱的名义报喜不报忧了,让对方知道你真实所想,用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分享,寻找平衡点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别再用你所谓的爱和懂事来揣测对方的心意了,人生苦短,何不选择简简单单的相信TA所说即所想。


 免费订阅2017年最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