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执行师分四级:分析师,体验师,教练,督导师。教练熟悉重建技术,可从事团体治疗。
三、戏剧治疗
表演和替身是两种非常重要的人格面具基本技术,可以用于个体治疗,也可以用于团体治疗或工作坊,后者就是人格面具戏剧治疗。
在戏剧治疗中,学员扮演自己的人格面具叫表演,扮演别人的人格面具叫替身。
作用
1、增强感受
自我觉察包括观想和感受两个方面,当一个人格面具出来的时候,或者一个人在使用某个人格面具的时候,他的感受就是人格面具的感受,对这种感受保持觉知,等于对这个人格面具有了觉知。有时候感受很微弱,很难被感受到。这时候,让自己进入人格面具,像人格面具那样行事,可以明显增强感受。另外,夸张的表演就是人为地增强对人格面具的感受。
2、整合
观想和感受都有宣泄作用,相对而言,感受比观想的宣泄作用要强一些,而表演比感受的宣泄作用更强。这是因为,感受只是感觉,而表演是
“运动”。为了加强宣泄的作用,表演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夸张一些。
莫雷诺把宣泄分为两种,一种是
“发泄性宣泄”,一种是整合性宣泄。感受属于前者,表演属于后者。发泄性宣泄是自发的,具有宣泄的功能,但没有整合的功能。整合性宣泄是自觉的、带着觉知的,所以具有整合的功能。
几个替身同在一个
“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整合。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是疏离的,或者对立的,但是,他们最终会和解。戏剧都是始于冲突,止于和解。对立其实就是对话。有些治疗师(导演)会有意识地设计和引导剧情的发展,达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替身演员的即兴表演会“自动”导向圆满结局。用荣格的话说,这就是“自性化”。
3
、外化
有的人视觉化能力不太强,
“看”不到自己的人格面具,通过替身技术,可以把人格面具“投射”到替身身上,让他看到。
替身就是投射。人格面具本来存在于当事人的内心,现在
“变成”了一个外在于他的人。观想是在脑子里投射,替身是投射到外部世界。与观想一样,替身也有抽离的作用,可以隔离情绪,有限制地释放情绪。
4
、对替身演员的作用
人格面具分为显性面具和隐性面具。前者是来访者意识到的,后者是来访者意识不到的。因为意识不到,所以来访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有这个人格面具,甚至否认自己有这个人格面具。心理剧让来访者演自己,就是表演显性面具,角色法让来访者演别人,就是表演隐性面具(也可能是显性面具)。
一个人被选中扮演别人的人格面具,说明他本来就有这个人格面具。当他帮当事人安置了这个人格面具时,他自己的这个人格面具也得到了安置。所以,疗愈不只是发生在当事人身上,替身也得到了疗愈。
对很多人来说,在别人面前处理自己的人格面具会觉得不太安全,所以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是,如果是帮助别人处理人格面具,会容易接受一些。其实两者性质相同。所以,为了照顾当事人的心情,可以让他做别人的替身,用替身代替表演。
方法
人格面具戏剧治疗按人数不同分为独角戏(单人)、二人转(二人)、铁三角(三人)、群英会(多人);按学员所扮演的人格面具间的关系分为组合式(没有关联)和联合式(有关联)。
1
、独角戏
一个学员上台,扮演自己的人格面具(表演)或别人的人格面具(替身),具体分三种情况:随机法,直觉法,演绎法。
(
1
)随机法
由教练分配给学员一个人格面具,让他去表演。如果学员认为自己有这个人格面具,就是表演;如果学员认为自己没有这个人格面具,就是替身。
(
2
)直觉法
由学员自己挑选一个人格面具,然后表演。如果学员认为这个人格面具是他自己的,就是表演;如果认为这个人格面具不是他自己的,就是替身。
(
3
)演绎法
先给学员做面具分析,分析出某个人格面具后,然后让他表演。
独角戏适用于个体治疗,也可以用于团体活动的热身。
2
、组合式
挑选若干名学员或学员自荐,由学员自由选择人格面具,同台表演。
由于不同的学员所扮演的人格面具之间是没有关联的,所以大家实际上是
“自导自演”、“自说自话”。但是,
毕竟是
同台表演,不同的人格面具之间
一定
会发生碰撞。一开始可能冲突很厉害,如果一直表演下去,最后
一般都能
达成
“和解”。
组合式表演可以完全自由发挥,也可以
“轮流表演”。自由发挥比较接近现实生活,但容易发生混乱。轮流表演通常由教练来决定表演的顺序,例如在自由表演的过程中,教练喊停,所有演员“定格”。然后,教练指定某个演员表演,其他演员继续保持“定格”状态。然后教练叫正在表演的演员停止,叫另一个演员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可以有意识地把“剧情”往和解的方向引导,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个别演员进行某种暗示。
在组合式中,由于演员基本上都是在扮演自己的人格面具,属于真身出演,可以起到释放情绪、接纳和整合人格面具的作用。所以说,组合式是一群人的个体治疗。
3
、联合式
挑选若干名学员或学员自荐,由教练分配相关的人格面具,同台表演。
按人格面具间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1
)对应
再分为二人转和铁三角。二人转由两名学员同台表演,分别扮演
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服务员和顾客,警察和小偷,主人和奴隶
。
铁三角由三名学员同台表演,分析扮演
父亲、母亲、孩子,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皇帝、忠
臣
、奸
臣
,甲方、乙方、调解者。
此法可以再现真实的人际关系和面具互动,不管是对观众,还是对演员,都很有冲击。
(
2
)对抗
通常由两名学员同台表演(二人转),分别扮演
好人和坏人,勤快者和懒惰者,聪明人和傻子,理性者和感性者。
此法侧重于内心冲突,可用于治疗分裂、对抗、干扰。
4
、案例法
是联合式的一种,用于案例展示。具体方法是,挑选一个案例,对案例进行面具分析,分析出若干个人格面具,然后由学员来扮演。
替身的挑选分三种
办法
:由个案挑选,由学员自荐,由教练分配。
由个案挑选,个案一定会挑选他认为(或看出)具有所需要的人格面具、可以扮演这个人格面具的学员。这个学员应该确实具有这个人格面具,所以真实再现这个人格面具。
由学员自荐,学员一定认为自己具有所需要的人格面具,不管是主体面具还是客体面具,所以他可以真实再现这个人格面具。
由教练分配,教练必须对个案(的人格面具)和学员(的人格面具)充分了解,确定学员具有所需要的人格面具,能够扮演这个人格面具。
这样一来,学员既是扮演个案的人格面具,也是扮演自己的人
格面具,既能帮助个案疗愈,又能疗愈自己。
此法一般分为三步:
(
1
)热身
由个案讲解案情,指导替身表演。如果表演不恰当,个案可以予以纠正。
如果替身挑选得非常好,这个步骤可以省略。
(
2
)即兴
替身对剧情充分了解后,就可以即兴表演,自由发挥了。
由于替身既是扮演个案的人格面具,也是扮演自己的人格面具,所以只要用心表演,就能忠实呈现个案的内心活动。同时,替身又不是个案本人,即使有相同的人格面具,也会带有个人的色彩。换句话说,替身的人格面具和个案的人格面具不是完全相同的,必定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剧情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又偏差不大,能让个案接受,这样就给个案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
3
)引导
一般说来,只要时间充裕,替身演员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戏剧治疗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不了,就要教练上场。教练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直接指导替身把解决方法表演出来。如果替身愿意配合,说明他所扮演的人格面具是同意这种方法的。如果替身不愿意配合,或者觉得不舒服,说明这不是这个人格面具的作为,教练要尊重人格面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