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头条
倾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第一新媒体集群,是“中博热搜榜”系列榜单首发平台。拥有博物馆头条(视频号)及“文博头条”“美术馆头条”“文博发展大会”“馆长圈”“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专业发布矩阵,每日速递文博艺术行业前沿动态、权威数据、独家访谈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分享迷  ·  免费NAS来了,保姆级搭建教程! ·  2 天前  
企名片  ·  发现创新先锋 | ... ·  3 天前  
企名片  ·  发现创新先锋 | ... ·  3 天前  
厦门网  ·  娃哈哈最新声明→ ·  3 天前  
厦门网  ·  娃哈哈最新声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头条

「文博领杭」杭州:老牌“博物馆之城”的新探索

博物馆头条  · 公众号  ·  · 2024-09-25 11:08

正文


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肩负留存民族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博物馆之城"建设是一个城市灿烂文明,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城市吸引游客,互动市民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城市面向未来,走向伟大的必由之路。 博物馆头条编辑部最新统计显示,当前国内已有 50余座城市 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与规划,全国“博物馆之城”建设可谓如火如荼巍巍壮观。


杭州 拥有 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天然的“博物馆之城” 。对杭州环西湖构建博物馆城,一些知名人士已早有涉及。早在 2004年的西湖博物馆会议 上,便有专家指出, 杭州可以朝“博物馆城”发展 。之后的十余年,杭州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2014年,《博物馆之城》出版,以杭州近百座博物馆(包括纪念馆、展览馆等)为对象,对这些馆作了详细的解说。2016年以来,杭州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提法已较多地见诸当地媒体。


作为国内 最早提出并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城市之一 ,杭州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有目共睹。截至2024年8月, 杭州拥有各类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类博物馆224 家。 这些馆有的馆藏资源丰富,有的建设运营创新引领,有的在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从数量分布来看,经登记备案的国有博物馆54家,非国有博物馆33家,乡村(社区)博物馆140家(部分已备案)。无论是颇具影响力的“国字头”博物馆,还是均衡发展的地市级区县级博物馆,他们共同积极发挥作用,为杭州打造世界名城助力增辉。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3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杭州拥有12家,仅少于北京, 跻身全国城市第二 杭州 博物馆事业如何保持第一梯队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博物馆之城”建设的规划、建设与文物活化利用的新的不断探索上

相关阅读:

「文博领杭」国家一级博物馆前十城市盘点 杭州全国第二领先百城


探索一:

新益求新的博物馆规划新篇章

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而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重要的一环。杭州是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远见,将博物馆建设作为推动文化繁荣、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前瞻性的规划与战略定位为杭州市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清晰路径和有力支持,为杭州的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定位—— 打造高质量的“博物馆之城” ,这些规划不仅彰显了杭州打造世界级“博物馆之城”的坚定决心, 也标志着杭州博物馆建设步入了创新引领、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早在200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郑孝燮先生便在建设西湖博物馆的会议上指出,杭州可以朝“博物馆城”发展 。他前瞻性提出的发展愿景,不仅是对杭州深厚文化底蕴的自信展现,更是对文化创新与城市转型的深刻洞察,照亮了杭州迈向“博物馆之城”的征途。自此,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将这一宏伟蓝图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政策规划与战略部署,不断加速“博物馆之城”的构建进程。

近年来, 《杭州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与《杭州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 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 提出“一十百千万”五年计划 :打造一个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新建十个国有博物馆,孵化培育百个乡村(社区)博物馆,策划千场临时展览和全媒体传播活动,全市博物馆每年服务观众千万人次以上。
这些规划和行动计划拥有具体而详实的目标体系,为杭州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展现了杭州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坚定决心,随着下一步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全新规划, 杭州全市博物馆建设必将开启全新的发展阶段








探索二:

“新”欣向荣的博物馆运营新思路

博物馆如何最大化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将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让博物馆以更普惠、无距离地接触到各个方面? 博物馆教育的“杭州模式”从个馆个案发展到逐渐走向全面成熟 ,成为业界和社会瞩目的对象。杭城各大博物馆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 在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实现文化全方位共享,探索博物馆建设的新方法。



杭州的历史文化优势明显,文博教育资源丰富,场馆类型多元多样。在这基础之上,各大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人才梯队建设日臻完善,为杭州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提供了充分保障。
近年来,杭州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化“八八战略”“双减”等重要战略目标,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体系,青少年博物馆教育被赋予新高度。
此外,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对各博物馆青少年品牌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指导,组织举办赛事项目,提供趣味、品类丰富的研学与教育产品。去年亚运会前后,为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亚运风采·文博添彩”杭州市青少年博物馆教育品牌大赛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杭城博物馆教育十年成果。


乡村博物馆作为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激活乡村活力的重要载体,正逐步成为杭州市文化建设的璀璨亮点。 自2022年起,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以前瞻性的视野, 连续三年将“新增认定乡村博物馆”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杭州市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年间,杭州市乡村(社区)共认定了140家乡村(社区)博物馆,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百馆计划”。此外,杭州市还 充分利用“乡村博物馆群落”的集群效应 ,将多个乡村博物馆与文化场馆有机串联,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博物馆旅游线路,实现了文旅深度融合,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探索三:

推陈出新的文物活化新路径


文物活化对于保护文物价值、满足人民需求、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创新以及提升文物保护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必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 杭州市积极探索和实践文物活化的新路径, 在文物活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 不仅有效保护了文物资源,还使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杭州的博物馆依托展览、品牌打造等方式,使文物“活起来”。 2023年9月,“与古为新:从中原到江南”——中国礼制与尚古文化的源与流特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在空间创新上,展览空间为不同单元设定的视觉场景,起承转合,营造充满诗意的沉浸式体验与意象;在展览叙事上,更是邀请艺术家根据展览主题创作,使用高新科技让观众触摸展品,打造沉浸式观展空间,形成古今完整叙事。

近几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不仅上线数字体验项目,更以现代化的叙事手法,打造博物馆“不见(剑)不散(伞)”“尽善(扇)尽美”等品牌形象,用现代与传统的手法,将文物依托文创“热起来”“活起来”。


互动性活动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创新路径,能够促进大众的活动参与性,更深入地了解杭州文化。 2023年7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正式启动“走遍杭州的博物馆”系列活动。设计推出的《杭州的博物馆护照》、“我是文博推荐官”、“四探”活动获社会与媒体界的广泛关注。2024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评选出市级“镇馆之宝”及“镇馆之宝”入围藏品,并围绕这些“镇馆之宝”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与新的博物馆护照,策划了一系列“寻宝”路线,开展各大赛事,开发系列主题文创产品。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标志,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文明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杭州为建设“博物馆之城”所做的举措, 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未来,杭州也将继续深化“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推动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验。

“杭州博物馆之城"系列报道策划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