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马尔克斯的梵文羊皮书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昨天  
为你读诗  ·  从此以后,就让我们杳无音讯吧 ·  2 天前  
文学音乐与朗诵  ·  七律 同学会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一色胜万彩,恬静娇美,雍正也爱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这是但不只是一本献给自闭症家庭的书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4-02 12:22

正文



缘起《下乡养儿》,关注特殊儿童


对于一个干了十四年出版的“老”编辑,出书早已不再新鲜,但《让爱重生:自闭症家庭的应对、接纳与成长》沉甸甸的样书捧在手中,感到了久违的激动。


说起这本书的出版,确实和另一本对我职业生涯有重大意义的书《下乡养儿》分不开:2014-2016年在《下乡养儿》全国读书会的推广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关注教育的践行者,也见到太多“焦虑的家长”和“问题的孩子”,深感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这一出版领域有价值也有市场。对孩子教育与自身成长有要求、有觉知也有困惑的家长——这一读者群在我脑海中也日渐清晰。



编辑能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精耕细作,自然是“理想很丰满”了,但“现实很骨感”,期间我虽然也做了不少自己颇为受益的好书,但“《下乡养儿》第二”似乎一直没有出现,直到2015年底我在海量的版权邮件中偶然看到AUTISM IN THE FAMILY: CARING AND COPING TOGETHER的书讯,直觉告诉我她与《下》在理念上有相通之处:《下》最终讲述的是父母的成长,而这本书则强调如何在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同时,满足自闭症家庭每个成员的需求。


这观点令我眼前一亮。作者罗伯特·纳瑟夫(Robert A.Naseef)兼具心理学家和自闭症儿子的父亲的双重身份,而巧合的是,书中的自闭儿泰瑞克和我同年,因此作者完整养育成年自闭儿的经验尤为难得。书是好书,且之前推广的诸多“套路”可以移用在这本书上。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编辑的成就感之一就在于脑海中的一闪念,最终变成了一本书:助人,亦自助;悦人,亦悦己。而每一本书问世的过程,虽然各不相同,但做书如取经,似乎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篇粗糙的文字算是对这一小段“取经路”的纪念吧。


一波三折,漫长等待


在引进版权阶段,我因故面临工作的变动,经过考虑准备把这本书带到新的平台。但意外发生了,外方对于报价条件没有异议,但因为以前的版权纠纷,坚决不同意授权给我新的“东家”。


老实说至今我也不知道双方结过什么梁子,恐怕任何出版社(尤其大社、老社)都难免有这样“前人欠账,后人躺枪”的倒霉事,我想说的是,在这段莫名其妙的纠结中,放弃一本书是非常容易的,而坚持、反复的催问争取则需要强大的内心和足够的耐心。我也和更年轻的编辑们说过,一本书能不能做,先要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一定有办法。


直到六月底我正式入职新单位,版权才终于到手,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起个大早,赶了个有点晚的集!


《让爱重生》原版书封面


赶工奋战,只为好书累断肠


无“书”则短,转眼到了今年初,4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自闭症日——这个时间顺理成章地成为出书的“deadline”,于是形势变得骤然紧张(很惭愧,应该更有规划才对),于是我开始像我的本家黄世仁催债一样“催稿”,在春节假期里我终于收到译稿,节后马不停蹄开始 “奋战”。


我通读完全稿深感确是好书,全面、细致、科学而又饱含情感。最初的“一见钟情”没有走眼,这对编辑来说是值得欣慰和庆幸的。我在编辑推荐中写道,这是“一本给人带来希望、力量与平静之书:从悲伤到接纳,从崩溃到重建,从而开启全新意义的正常生活,并不只是自闭症家庭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三月初我托朋友介绍,将书稿发给自闭症圈的“大腕儿”——北医六院的副院长郭延庆老师,并冒昧提出邀请写序的要求,郭老师不仅爽快答应,而且连夜读完书稿,发来一篇精彩的推荐序——《我不要万花筒里的世界,我要那看万花筒的眼》。感激、感动于从事这一行业的老师(包括之后接触的很多老师)的确是有一份爱心、热心和情怀在的。


北师大孤独症研究中心的主任胡晓毅老师撰写了另一篇序言,并委托她的得意门生审校了书稿,使我们对于这本书更有底气。坚信好书自己会说话,这也再度激励了赶工奋战颇为疲惫的我。



现在经常说做到“极致”,说易行难,一本书前期产品要做到极致,事无巨细,如履薄冰,有不计其数的“坑”;而后期推广要做到极致,则更无止境,甚至挫折、打击是常态。有人说婚姻中经常有掐死另一半的念头,那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也多次有“自挂东南枝”的冲动吧……所以自带一针鸡血也好,自熬一碗鸡汤也罢,总之从各种鼓励中汲取积极的力量,是坚持下去、不断进步所必需的。


因书结缘,得道多助


在我发现这个选题的第一时间就为这本书想到了一位合适的翻译人选,也是我带《下》到武汉做活动认识的一位大学英语老师——成丽苹老师,她和先生共同创办了一家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新理念幼儿园。因书结缘,我和这对心怀理想的夫妻一见如故;因书续缘,在选题、报价阶段,我们就共同感兴趣的教育话题频繁电话微信沟通,成老师还翻译了部分章节,并撰写了详尽的评估报告,我们甚至对读者对象都进行了分析。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成老师的生活也有了变化,她离开了任教19年的大学,远赴瑞典深造学前教育。这本书的翻译始于炎炎酷暑的武汉,终于白雪皑皑的瑞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一位认真负责的翻译对于一本外版书的质量是决定性的,在此我要向本书的翻译成丽苹老师诚挚道谢。


《为爱重生》的作者


在紧张的赶工中,一度为书名纠结不已。原书名直译太过平淡,而我对她的定位也不仅限于自闭症家庭,正如这本书第四章(96P)的一段话:


其实,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也活在育儿体验的整个谱系当中。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长久维系一个家庭的是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这种纽带在正常孩子与父母之间,与在自闭症孩子与父母之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不管哪种情况,父母抱在怀里的婴儿,跟父母想象中的孩子,或多或少是有区别的。将这两幅画面统一起来,是所有父母每天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闭症孩子的父母绝不是孤立的少数派。


诚哉斯言!我更希望困惑与焦虑中的父母们能从这本书中有所启发,几个备选书名在团队讨论中莫衷一是,我在下乡养儿读书会群里发起投票,很多老师无私贡献了智慧,还有老师到自己群里发起投票,把投票结果统计后截图给我,各种热心帮助,不一而足。最终我们选定了更具想象空间和情感冲击力的“让爱重生”作为主书名。回首过去几年在出版、推广图书中结识的良师益友,收获真是远远大于付出。


一点感慨,题外之意


当《让爱重生》这本书终于出版,距离我责编《下乡养儿》已经过去了近三年。这期间我度过了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经历了生活与工作的悲喜与起伏。回首自多感慨,三年时间,才接续了我已经做和还想做的事,于我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总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忍受漫长的等待。


我庆幸从事了编辑工作,可以将我对世界、对自身的认知、理解与接纳,融入到编过的每一本书中,留下自己精神成长的足印。尽管永远有层出不穷的困难与烦恼,尽管每每状态低迷甚至怀疑人生,但想想路途还那么长,便觉得释然,便不愿停步:何不倾尽全力,追逐光芒;何不最大程度,享受生活。


作者与孩子


最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第十个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我衷心祝愿所有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祝愿所有星星的家庭度过艰难困厄,走向光明之途。如果这样一本小书能对你们有微小的帮助,则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果您对这本书和其他教育成长的话题感兴趣,欢迎与我联系。

微信:13671325581

E-mail:[email protected]


让爱重生:自闭症家庭的应对、接纳与成长


作者:罗伯特·纳瑟夫

译者:成丽苹

东方出版社

定价:49.8元


做書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好文回顾,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购买《让爱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