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是RNA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I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更易罹患流感。
流感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等,
病情较重时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并发症,需特别注意。
预防措施
一、加强个人防护,接种流感疫苗
外出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建议科学佩戴口罩。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勤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擦手。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三、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清洁、消毒家居和工作环境,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品表面。
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此时,可以选择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无并发症的流感
: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3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14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
出现并发症的流感:
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发症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接触者:
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流感持续或重症:
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