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宜家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策略,特别是其在广东地区的粤语广告。通过融入地方文化和特色,使用方言撰写文案,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引起话题讨论。除了方言,还有地方美食、特色建筑等元素成为凸显本土特色的最佳选择。本文还提到其他跨国企业也采用本土化营销策略,以适应目标国市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宜家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宜家通过融入地方文化和特色,使用方言撰写文案,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其在广东地区的粤语广告,通过生动有趣的表达,预设夏日生活场景,并从产品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案,很接地气。
关键观点2: 方言在广告中的应用
方言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使用方言撰写文案是品牌本土化营销的一种捷径。宜家的粤语广告让不少消费者感到亲切,也激起了受众的好奇心。
关键观点3: 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跨国企业选择本土化营销策略,因地制宜,对产品和营销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打入目标国市场。例如,乐事和必胜客的区域限定口味薯片和披萨,以及日本麦当劳使用AI美女为薯条打call等案例。
正文
宜家可以说是一个本土化很成功的品牌,提起它,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好逛、陈列有意思、有很多便宜的小玩意儿,而不是“北欧家居”。
最近,不少广东地区的网友发现,宜家在线下使用了粤语版广告。
乍一看就像是夏天避暑的“温馨提示”,结果是卖防水袋的,但过渡又非常自然。
天气这么热,
热得像在火上烤一样,当然是要多吃几兜龟苓膏来解暑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宜家卖龟苓膏,话锋一转,其实是卖
“
广东省省碗”的。
图源小红书用户:ID5491855894
不得不说,虽然现在立秋早已经过去,但广东还是热得像夏天一样。看了这些文案,仿佛周遭的温度也跟着凉下来了。
这一组卖场广告,巧妙地融入了广东地区的高温天气背景,通过生动有趣的粤语表达,预设了丰富的夏日生活场景,并从产品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案,稍微有些套路,但依然很丝滑。
最重要的是,除了文案有“粤味”,里面预设的场景也很贴近广东地区的生活方式,像是天气热去游泳,吃龟苓膏,煲糖水,用不锈钢碗,真的很接地气。
不少网友看到这些文案,都表示很好玩儿,甚至开始讨论起了每一句话的意思。
有说翻译出错的:海报里面小字部分写着“天气炎热发脾气”,对应大字部分的“热辣辣,冇胃口
。
”
不过仔细看的话,小字似乎表达的是,食欲不好≈闹“脾
(胃)
”气。
有网友指出,宜家的本土化做得很好,一直都有更新粤语广告标语。
不得不感叹,香港地区做广告居然可以这么有尺度!真的把人给愣住了。
可以看到,很多消费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本土化营销”。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发现,宜家的营销策略,根据所在地区用户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调整,“
乡音渐起知家近,岁月如流未忘情
”,方言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使用方言撰写文案,不失为品牌“入乡随俗”的一种捷径。
不少说粤语的网友在线下看到宜家的广告标语,表示“很有亲切感”,不说粤语的顾客看到这样的文案,也感到好奇。在拉近与当地消费者距离的同时,这样的广告也有效地激起了受众的好奇心,自带话题度。
除了方言,还有地方美食、地方特色建筑、特色服饰等等,那些烙印着地域标签的元素,成为凸显本土特色的最佳选择。
很多跨国企业,选择本土化营销策略,因地制宜,对于产品/服务以及营销方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打入目标国的市场。
这位外国网友想必还没见过乐事的区域限定口味薯片:「
遵义羊肉粉味薯片
」
「
螺蛳粉味薯片
」
「
煎饼卷大葱味薯片
」
「
牛肉板面味薯片
」。
必胜客的
「奥利奥盐酥鸡披萨
」
「香菜皮蛋猪血披萨」和
「佛跳墙披萨」
。
我们很容易在各种产品和广告中识别出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
狠狠拿捏中国人碎片化学习需求,疯狂劝学的多邻国,在日本街头也把多儿爆改成了少女漫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