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在准备做28推精英会的时候,我对很多行业社群做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通过微信群进行纯经验交流的社群,生命周期都不会超过4个月。所以在做28推精英会的时候,我一开始就定位是业务对接需求为主,经验交流为辅的形式。毕竟业务合作,离钱更近,大家不管是学习交流,还是接触人脉,最终的目的就是赚钱。
随着28推一直往这方面进行引导,后面大部分进入28推精英会的人,都是抱着能进行业务合作的目的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新媒体公司的商务负责人。所以进来的人,第一目的是寻找业务合作为公司创造价值。至于经验交流,并不是28推会员的主要需求。虽然不是主要需求,但还是有不少会员有一定的新媒体学习需求,需求特别强烈的大部分直接报名了我们年度新媒体培训。但还有一些只有少许需求的人,又不想报名培训,只是想有个可以随意交流的环境。
为了满足少数会员经验交流的需求,我们为此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每周做一次大咖公开课,每月一次的线下沙龙。但还是让一些有经验交流需求的会员,觉得还不够。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参加我们的线下沙龙,虽然在我看来线下沙龙的小房间,交流的经验足够干货。所以我很早就在思考,是不是做个类似BBS的平台,能让28推的人在上面进行经验方面的交流。
曾经很自大,想自己开发一个类似的平台
其实早在1年多前我就想过开发一个类似“知识星球”的平台。方便28推的会员,学员在上面进行纯经验的交流。但因为公司技术部门人力有限,公司又一直有更迫切的产品功能需要开发,因此这个事情就无限的拖了下去。
但在前几天我深入的了解“知识星球”这个产品后,让我觉得很庆幸,还好没有自己去开发。毕竟28推不是一个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勉强自己去开发这类产品,只是事倍功半。在我看来借助成熟的第三方平台,才是最好的选择,而现在知识星球这个产品的成熟度,已经能满足我当初对这类产品很多设想了,因此决定正式入驻知识星球,打造一个靠谱的新媒体经验交流的平台。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至于28推是否开通一个知识星球,我思考了好几天。还在长青会和28推创始团队群里,问了我身边核心小伙伴们的意见。大部分小伙伴都表示支持,觉得应该做一个。
但我这个人做事情一项很谨慎,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因为我不想被打脸,也不想有人在背后说闲话。做之前我也仔细研究了现在知识星球的现状和功能。还特意加了知识星球的创始人,做了很多咨询了解。
其实在我看来知识星球上面的圈子,就是一个缩小版的BBS。如何做好一个BBS,特别是行业性质的BBS,其实对我来说,已经非常有经验了。曾经28推论坛,就是以“网络推广经验交流”为主的行业论坛。当时我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把28推做到了当时站长类论坛的头部之一。
而现在知识星球里入驻的嘉宾,就像我当初做28推论坛时候的版主,甚至当时我也组建了一个专家团。邀请了当时在行业里有一定名气的网络推广专家,在28推论坛开了一个问答帖,所有会员可以向他们提问。跟现在知识星球向嘉宾提问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每个板块的版主其实也起了一定经验交流引导的作用。每个板块,就像知识星球里面对应的各个话题标签。
做好知识星球,嘉宾很关键
28推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相信大家不会怀疑我们邀请靠谱嘉宾入驻的能力。可以说新媒体行业最优秀的一群人已经在28推精英会或者很多就是28推的历届学员。我要做的就是把里面愿意分享大咖寻找出来,让他们成为28推知识星球的嘉宾。
嘉宾并不是知名就是最好的,勉强邀请一些知名的入驻,但不活跃,也不回答问题,那就成了一个摆设。所以我邀请的每个嘉宾,首先看他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符合的情况下,我要问他是否有时间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我才会邀请他成为嘉宾。
但成为了嘉宾,不代表就是永久的。如果我邀请的嘉宾,10天半个月都没有人向他提问。那说明这个嘉宾擅长的方向,并不是球友所需要的。我会考虑替换更合适的嘉宾上来,避免让一些嘉宾成为了摆设。因为我观察了很多知识星球,发现很多知识星球的嘉宾都是一个摆设,一个问题都没回答过。也不知道是没人跟他们提问,还是有人提问了他们也没回答?
对于这种情况,星主却没任何行动,其实让我很不理解,作为稍微有点运营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对星球长久的发展不是好事,如果球友所有问题都向星主一个人提问,星主首先很累,另外星主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
如果一个嘉宾当久了,觉得自己一段时间很忙想休息下。可以向我推荐同类擅长方向的嘉宾。这样从而保证有更多靠谱的嘉宾入驻能一直保持热情回答球友的一些问题。其实我对嘉宾的要求也不高,一天能回答一个问题,那都算合格的嘉宾。因为我看了下外面的星球,能每天回答一个问题的嘉宾很少很少。
28推知识星球的第一批嘉宾名单
知识星球一共是可以邀请50位嘉宾,可以说数量很多,我最终目标也是邀请50个靠谱的嘉宾。但初期只邀请了6个,分别6个方向的,后面会持续邀请,或者从活跃优秀的球友里物色。
嘉宾1:四哥
(懂新媒体广告投放的产品大咖)
考虑到28推这两年影响了很多在新媒体做广告投放的产品公司。而很多公司招募的商务都很年轻,其实没什么派单经验,很容易被骗被坑。因此我特意邀请了一位派单经验非常丰富的产品大咖入驻。
四哥,曾经是绿色一派的创始人,相信早期做微信公众号的都接过四哥的单子。我之前也邀请四哥在28推大咖公开课里做过一次派单的分享。在我看来,28推的会员目前大部分是广告主和流量主,先学会如何派单接单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新媒体经验。
至于有接单的经验的嘉宾暂时还没去物色,可能会考虑在南昌沙龙做分享嘉宾的卞宙翔这样的。有一线商务负责人的接单经验,公司粉丝多,什么类型的广告主也接触过。
嘉宾2:陈朝波
(禾葡兰总经理,多年新媒体公司管理经验)
因为28推会员里面50%以上的都是新媒体公司的老板或合伙人,而这群人最关心的可能已经不是单纯的运营经验了。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了解新媒体公司的一些管理经验。
禾葡兰是一家1000多人规模的新媒体公司,也是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而陈朝波在公司一直是负责人力资源,因此对新媒体公司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非常有经验。而且陈朝波作为28推创始团队成员,对于他来做嘉宾,我也更放心,相信只要有他能解答的问题,都会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嘉宾3:钱钰
(化龙巷创始人,10年以上的区域自媒体实战经验)
不管是PC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钱钰所创建的化龙巷都是区域自媒体的领军者。做区域自媒体的如果不知道钱钰,不知道化龙巷,那你做得不好说明是有原因的。
至于钱钰这样的大咖,能否成为一个靠谱的嘉宾,看他在朋友圈跟我的承若就行了。
如图:当时我在朋友圈说已经物色了3位嘉宾,钱钰主动愿意成为第四位嘉宾。对于乐于分享的大咖,我肯定是非常欢迎的。
嘉宾4:池源
(池源科技创始人,小程序牛人)
池源是真正低调的大咖,很少出去站台,可能他在外面第一次公开分享,就是我邀请他作为28推第四届新媒体大会的小程序圆桌分享嘉宾吧。但池源经常会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分享他的一些观点,干货很多。
如果看了第四届新媒体大会的朋友会知道,当时的圆桌主持人阿拉丁创始人史文禄对池源评价很高,运营了多款爆品小程序,也是小程序创业者里,少数真正有盈利的。在我看来,能让池源坐阵小程序方向的嘉宾,是28推的荣幸,也是大家的荣幸。
嘉宾5:吴健
(青瓜视频MCN机构创始人)
短视频现在很火,既然是新媒体经验交流的知识星球,那肯定不能缺这方面的嘉宾坐阵。而吴健就是里面最适合的一个,短短几个月时间从0做到3000多万粉丝,快手MCN机构多次进入前10名。
最关键的是吴健也是28推创始团队成员之一,28推的事情他都会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会让我觉得很放心靠谱。吴健同时也是28推6期新媒体培训抖音训练营的营长。
嘉宾6:李泽
(深圳酷妈科技创始人)
李泽曾经北漂过几年,是前百度产品经理,后面来到深圳创业多年。现在主要做宝妈微信群,因此在社群营销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这次也是第一个主动向我申请成为嘉宾的,愿意在社群营销方面给大家更多的分享。
李泽和吴健,陈朝波一样,都是28推最早的创始团队成员,让我放心可依赖,这就是28推的底蕴,了解28推的,应该知道28推创始团队成员里面还有很多牛人。只是他们暂时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成为一个嘉宾。
一开始嘉宾我不想找太多,因为不想一些人只是给我面子勉强来成为嘉宾,我希望28推知识星球正式推出后,更多人能看到28推知识星球的价值,有更多有实力的靠谱大咖向我申请成为嘉宾。
大家永远要记住,分享就是最好的推广,如果你想自己的事业和业务更好,有时候多分享,一定不是坏事。
做好知识星球,活跃机制很重要
光有好的嘉宾,只是一群球友单方面的提问题,那也不是一个好的知识星球。一个好的知识星球,是球友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分享经验。而且我也相信加入28推知识星球大部分普通球友,也有不少新媒体实战经验丰富的人。28推本来就一直影响着,新媒体行业的不少牛人,相信很多牛人也会来28推的知识兴星球看看。
如何让球友能主动分享干货,一个好的活跃机制很重要。其实这些在我以前做28推论坛的时候,就建立过很多各种活跃机制。为了鼓励球友多发精华文章,目前我暂时想到以下几个,也是后面会执行的机制。
1:3个精华贴以上,可以加入28推知识星球核心圈友微信群
(在这里我也特别说明,28推知识星球不会建立球友微信群。前期只会考虑把嘉宾拉到一个群里,然后陆续把一些对星球贡献比较大的优秀球友也邀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