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重庆西至宜宾东段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全长约为渝昆高铁渝宜段的特点包括隧道施工中中铁二局承建的大山隧道施工困难及技术挑战;中铁三局承担的架梁作业中面对各种困难如何推进施工;中铁四局负责的轨道铺设和泸州沱江特大桥的建设;以及各站房的建设特点和设计理念等。渝昆高铁是我国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渝昆高铁渝宜段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该段落自重庆西站引出,正线全长约20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8个车站。
关键观点2: 渝昆高铁渝宜段的隧道施工中,中铁二局承建的大山隧道是贯通的首座长大隧道。
隧道全长3561米,最大埋深137米,施工遵循特定原则以确保隧道防水工程的有效性。
关键观点3: 中铁三局承建的架梁作业面临多种困难,但通过提前梳理问题并跟踪反馈,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他们负责的任务包括路基、桥梁、隧道建设,以及511孔箱梁架设等。
关键观点4: 中铁四局负责渝昆高铁渝宜段的轨道铺设和泸州沱江特大桥的建设。
铺轨作业约391公里,设置了泸州铺轨基地和宜宾存轨场。泸州沱江特大桥是一座斜拉桥,为渝昆高铁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关键观点5: 渝昆高铁沿线站房建设各具特色,展现了地域情怀和时代特征。
例如南溪站的外形设计体现了自然风貌,泸州东站的设计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背景。这些站房的建设由中铁建工负责。
关键观点6: 渝昆高铁是我国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全长698.96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正文
8月16日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
中铁二局、三局、四局、建工
等单位参建的
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
重庆西至宜宾东段
(以下简称渝昆高铁渝宜段)
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渝昆高铁渝宜段自重庆西站引出,途经重庆市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江津区、璧山区、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到达宜宾东站,正线全长约20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重庆西、九龙坡、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东等8个车站。
其中重庆西、泸州、宜宾东为既有车站,其余车站均为新建车站,九龙坡为预留车站。
隧道施工
中铁二局承建的
大山隧道是渝昆高铁
渝宜
段贯通的首座长大隧道,隧道全长3561米,最大埋深137米,全隧设计为人字坡。隧道出口上方地表分布七零水库,位于隧顶上方约80米,施工方为保证下穿七零水库不渗漏,遵循“先治水、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快速通过,且隧道做好防水工程,保证衬砌不渗水。
中铁三局承建的渝昆高铁五标涉及路基、桥梁、隧道建设,以及511孔箱梁架设任务。在架梁作业中,中铁三局项目部面对运输距离远、工期压力大、运架设备桥间转移频繁等困难,提前对影响架梁施工的关键部位进行梳理,及时反馈问题并跟踪,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中铁四局负责渝昆高铁渝宜段全线轨道铺设,以及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泸州沱江特大桥的建设,共需
铺轨约391公里(包括正线约376公里、站线约15公里),设置铺轨基地2处,分别为泸州铺轨基地和宜宾存轨场。
中铁四局承建的渝昆高铁泸州沱江特大桥为渝昆高铁渝宜段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阳区交界处,全长2613.315米,宽13米,为国内高速铁路首次采用双柱式V型桥塔及空间扇形索面斜拉索的斜拉桥。
中铁建工承建
渝昆高铁渝宜段
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南溪站四座站房建设。
南溪站位于南溪区中心城区以北约4公里处,站房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建筑外形以错落有致的三重屋顶写意蜀地南麓的峰峦叠嶂,正立面轻盈的金属杆件在参差的韵律中形成水波的形态,是一座兼备自然风貌、地域情怀和时代特征的新时代高铁站房。
南溪站候车大厅
泸州东站
作为渝昆高铁入川第一站,
总建筑面积11925平方米,
站房以“对称、传承、现代”为设计立意,通过简洁的屋顶流线和精简的细节,将现代建筑的形与泸州当地建筑立柱外露元素的神相结合,整体设计体现了泸州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出不断开拓创新的时代背景。
永川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地点位于永川区城南,距主城约6公里,距离重庆市约85公里。
站房总建筑面积11950平方米。
整体建筑以永川山环水绕、高低起伏的城市特点,呈现出永川“茶山碧海,景漫山城”的山水之韵,实现站城融合、城景相融。
江津北站站房总建筑面积7945平方米,
设450米×8米×1.25米中间站台2座,设旅客进出站通道1处。
站房以“一江两岸、山水之气”为设计理念,兼具现代感与城市意蕴,发扬城市文化内涵,创造江津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