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英伦传统出版业能否突围经济周期? ·  9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裁员上万人,又一汽车巨头扛不住了! ·  昨天  
大港微生活  ·  太突然!关闭近千家门店! ·  2 天前  
大港微生活  ·  太突然!关闭近千家门店!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勇敢的行动者:2024年度商业模式创新公司 ·  2 天前  
FT中文网  ·  iPhone神话在中国破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看过3万份简历后,我们总结出4种必死写法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0-10-13 13:00

正文


作者 | 莱茵 Rhine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职场麻辣拌(ID:Rhine_studio)



我是莱茵,一名专注泛商科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师。

最近金九银十的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帮各种小伙伴做简历和面试的辅导,其中,一位一年看一万多份简历的导师小姐姐跟我说了一个这样的感受:

很多简历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面试官和求职者在面对一份简历的时候,存在着视角上的差 异。

有时候求职者想尽可能展示自己,可面试官作为信息接收者,往往只能读取到一小部分,就导致很多人难以匹配到心仪的职位上去。

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确实有很多的简历,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求职者自认为发挥不错,但是面试官看完都兴趣索然,甚至有点想睡。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种“秒挂”的简历雷区,大家快来避避坑吧。



1
SOP型(事无巨细)


SOP是企业的 “标准作业流程” ,比如,要上架一个产品,需要经过12345步骤,要完成一笔划款,需要完成abcde流程,等等。

这种东西放在指导日常工作上,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偏偏很多小伙伴在简历上也是这么写的,把整个工作过程的细节写得非常详细。

比如我曾经看到一份简历是这么写的:

“通过提前沟通用户需求,完成用户需求分析报告,上报需求,接收反馈,对技术部门反馈bug的方式,完成产品的整体把控。”

打眼一看,没有太大问题,可仔细看下来,你会有一种感 觉:啥都说了,可啥也都没说。整个工作流程事无巨细介绍了一遍,可对于成果性的内容却只字未提。

划重点! 面试官中一大部分是业务专家,他们是不需要你告诉他们工作流程的,而过于细节的表述会让他们感觉到 :你其实没做过什么,连这种步骤都要往上写。

事实上,他们只需要通过 结果 来判断,你到底做得怎么样,所以正确的做法, 是通过几个关键词点明工作职责,然后直接说工作成果和完成度。



2

过度概括型



第二种问题简历,就是概括程度过高的简历,全篇只有形容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表述,整体看下来会给人一种非常“简陋”的感觉。

比如经常有些小伙伴的自我评价是这么写的:热爱工作、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团结同事……

老实讲,这样的形容词我能堆出来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可然后呢?所以呢?

如果说前一种的问题是缺乏概括的话,那么这种就概括程度太高,只剩下形容词和一些无关痛痒的动作,会给人一种 自信心不足、自我认知不清 的感觉。

应对这种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 举例 ,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对工作是如何的认同和热爱、对行业有怎样的理解和洞察、通过哪些事情团结了同事,等等。



3

缺乏重点型



还有很多宝宝的简历(尤其是对于“优等生”们来说), 喜欢把自己所有的优势、特点全盘展示在上面,全然不顾这些是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比如一份简历投的是律师助理岗位,那么按照这个职位的能力版图,所需要的能力基本是这样的: 专业知识、相关经验、逻辑思考能力、细节把控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与学习能力等

可有些小伙伴在写的时候,生怕面试官错过自己的任何优点,连大学田径队的经历,还有写公众号的经历都写在上面了,这些经历对于所应聘的职位最终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 根据职位JD,对所需要的能力版图进行拆解 (如果自己拆解不够清晰的话,可以寻求外界帮助,比如询问业内人士,或者专业咨询师), 然后根据能力点,去筛选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4

过度包装型



这种简历,怎么说呢?

就是整体看下来你觉得,不给他一份年薪100万的工作,简直配不上这么优秀的人才。

前脚管理过50人团队,后脚操盘过上亿的项目,资源遍布各个行业,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优秀的人,不应该被争相抢夺嘛?为什么还要费力去投简历找工作呢?所以这里面试官就会有很大的疑问。

结果面试的时候,一问才知道,50人团队是外包团队,所谓上亿项目,是协助领导批了一笔1亿元的贷款……

就……挺没必要的啊。

虽然我们不反对大家包装简历,但是很多时候,通过偷换概念,或者注水、夸大其词等方式,给面试官的感觉就好像拿到了一个 “包装仅供参考” 的产品,看简历的时候怦然心动,可真的越来聊一聊,却又感觉像被骗了一样,印象分直接拉负。

所以,大家在对简历进行修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尺度的把握,虽然有些职位是咱们踮起脚才能够到的,但也要守住底线,不要过度包装,更不要造假和注水。

综合来看,想写出一份亮眼且真诚的简历,确实是有难度的,除了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梳理以外,还需要能够用准确的表达,让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对接到企业的需求上去。


关于作者 莱茵,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际企业培训管理师,职场专栏作者、制作人,商科公众平台【职场麻辣拌】主理人,帮助500+职场迷茫人群找回职业方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FT中文网  ·  英伦传统出版业能否突围经济周期?
9 小时前
大港微生活  ·  太突然!关闭近千家门店!
2 天前
大港微生活  ·  太突然!关闭近千家门店!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勇敢的行动者:2024年度商业模式创新公司
2 天前
FT中文网  ·  iPhone神话在中国破灭
3 天前
二更食堂  ·  2017十二星座全年运势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