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孟岩
有关读书、创业、投资以及其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arlETF  ·  Deepseek 的热度过了么 ·  昨天  
兴证资产管理  ·  金价屡创新高,还能否上车?我问了DeepSe ...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美国贸易大师称:全球贸易体系必须重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孟岩

选人之难

孟岩  · 公众号  · 金融 投资  · 2024-11-01 16:2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选择主动型基金经理或投顾主理人以及资产管理人,阐述了选择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考虑排行榜、投资理念和哲学、行动和日常、净值和业绩数据、精力和团队、情绪管理、公司文化、受托者责任等因素。作者还强调了直觉的重要性,并提到这是一个不仅用于选择基金经理,也是用于检验自己和检验有知有行的框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选择主动型基金经理或投顾主理人的难度

选择这样的人比想象中要难很多,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关键观点2: 选择时的关键因素

包括了解候选人的投资理念和哲学、行为的一致性、净值和业绩的验证、精力投入、情绪管理能力、公司文化以及受托者责任等。

关键观点3: 投资理念和哲学的重要性

需要了解候选人是否拥有超越市场的认知,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他的行为是否受到公司文化的制约。

关键观点4: 直觉决策的重要性

在选择长期合作伙伴时,直觉会告诉我们很多,但也需要有足够的品味和知识进行判断。

关键观点5: 框架的用途

这个框架不仅用于选择基金经理,也是检验自己和有知有行的框架,包括理念、日常行为、业绩数据、精力投入等多方面。


正文

摄影:孟岩

前几天,几位朋友来访,期间问了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主动型基金经理?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可以拓展一下,如何选择投顾主理人,如何选择资产管理人,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如何找人帮你管钱。

这个问题,其实比想象中要难很多。

1

最简单的做法,找排行榜排前面的;

往深一步,理解了短期有很多运气成分,那就不止看短期排行榜,也要看长期排行榜。于是,就有类似 4433 等等综合长短期排名的筛选方法;

再往深一步,就要去理解数字、排名、短期、长期,后面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更重要的,这种原因是运气还是能力,能否持续;

这还没完,人都生活在环境中,这个人的情绪怎么样,公司怎么样,他想做的事情,公司是否支持。他不想做的事情,公司是否逼他做,等等等等。

这个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

选人,其实比选公司要更难。

公司到了某个阶段,已经更接近于「惯性」运行,人在其中能引发的「波动」已经很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库克担任 CEO 后,巴菲特才投资苹果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我的解读)。

所以,巴菲特和芒格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超额收益,但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投资指数基金。这并非知行不合一,只是他们理解,选择一个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帮你管钱的人,实在太难。

2

好了,如果我们承认这件事很难,应该怎样去做呢?

1)投资理念和哲学

了解这个人的投资理念和哲学是什么样的,比如说:

  • TA 认为市场有效还是无效?

  • 预测尤其是短期预测是否靠谱?

  • TA 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是什么?TA 主要赚的是什么钱?

  • TA 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用什么来承担风险?更高的集中度?适度的杠杆?

2)行动和日常

这些理念和他行为的一致性如何。

毕竟,嘴上说的,和每天做的,很多时候都不一样。

我们需要去检验,TA 说的那些超额收益的来源,是否能通过行动,转化为可能的结果。

行为的检查可以通过定期公布的持仓,季报,公开采访的内容,以及面对面的访谈等等。

3)净值、业绩和其它数据

通过短期、中期、长期的净值、业绩、结果,去进一步验证上述的 #1 和 #2 。

短期、甚至中期的业绩不好、排名不靠前,都不可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 TA 的投资理念,和当下的市场风格不合拍。

可怕的恰恰是,净值和行动、理念,无法印证。

另外,还可以用其它数据来验证。

比如,一个认为未来很难预测的人,是否频繁调仓,是否拥有很高的持仓集中度和换手率;

再比如,TA 管理的规模是否超过了他的能力全和理念能支撑的范围;

等等。

4)精力和团队

TA 有多少精力放在投资这件事上。

研究公司的,每天有多少精力看研报,看书,思考;

研究量化策略的,每天花多少精力在研究多因子、迭代策略;

等等。

5)情绪管理

格雷厄姆说投资这件事与两件事有关:认知能力,以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时间越长,我越觉得,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甚至重要得多。

6)公司文化

人活在环境中。

人是激励的动物。

即使一个人拥有超越市场的认知,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 TA 的行为,依然会受到公司文化的制约。

市场高点时必须让你管钱,怎么办?

风格不匹配导致暂时业绩落后时,如何面对考核的压力和领导的目光?

7)受托者责任(信义义务)

TA 是不是把你的血汗钱,当成 TA 妈妈或者自己的钱在管。

投资行业,信息高度不对称。

无论采用哪种收费模式(管理费或者业绩提成),基金经理都拥有一个天然的不对称的杠杆。

如果冒更高的风险,亏损了的结果更多由客户承担。但可能获得的收益(管理规模、超额业绩提成等等)之大,完全不是线性的。

当然,这点很难判断。

毕竟,「站在客户一边」,挂在每个人的嘴边。

3

我是一个更依赖直觉决策的人。

我也不建议经常去做拆解和归因。

事实上,当寻找一个长期合作伙伴时,很多时候直觉会告诉我们很多:TA 值不值得信任、是否拥有足够的认知,等等。

但就像我的文章里越来越多写到的:

别极端,「中道」。

一方面,直觉是一个人的品味。我们都需要问问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品味去做判断。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新皮质中是否有足够的经历和知识,支撑我们对一个人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一个好的思维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做更好的判断,更可以让这个过程变成团队和公司的集体知识。让它可量化、可分享、可跟踪、可积累、可迭代、可进化 …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