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问我,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一年,会是什么。
我当时说:“我无法形容我的第一反应,但第二反应是‘人’。”
后来我很认真想过,今年后半年我慢慢摸索到的那个感觉到底是什么,但还是无法去形容和概括。
不过我很清晰地知道,是什么改变了今年的我。
嗯,是“他人”。
关于上半年。
其实状态很差,经历了人生当中最大的打击。
迟迟不知道往哪走。
我其实不相信有人能帮我——如果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的,如何理解我?如果不理解我,如何帮我?
要靠自己,要靠自己,要靠自己。
这句话刻在了我的身体里,所以我强撑了大半年,然后在六七月份跌到了谷底。
我一直都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自己。
再一次验证的时候,我很沮丧。
我决定摆烂。
关于转机。
摆烂的第一件事,其实就是不靠自己了。
交给别人吧。
于是荆棘刚从欧洲回来,我问他来不来汕头玩。
他知道我是什么意思,知道我有时候就是很封闭的一个人,也知道于我而言,开这个口的时候,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大事。
所以他其实旅游完很累了,还是跟我说好啊好啊。
我说叫上骗子一起,骗子也说好啊好啊。
那天我说,唉,我觉得你们不帮我。荆棘说:“我们很想帮你,你没有给我们帮你的机会。”
“你总说,你自己有所打算。”
嗯,是的。
有点小聪明的人,其实面对问题时才容易走弯路,因为他习惯了靠自己,因为他总有所打算。
我那天拍拍荆棘肩膀,说:“就交给你和骗子了。”
我们开始又熟了一点,到八月的时候,我们开了一场会。
那场会议里所发生的对话,我无法通过文字转述,我只能用逻辑告诉大家,我以前想错了——
“如果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的,如何理解我?如果不理解我,如何帮我?”
这是错的。
如果彻底理解我了,就成为了我,像我一样被困住了,才真的帮不了我。
正因为不是我,正因为他们能帮我看见别的地方,甚至是,只有他们才能看见我,我自己是看不见自己的,所以才能帮到我。
自己只能“感受”自己。
但感受很会骗人。
在今年之前,其实我相信一个很糟糕的逻辑——自己都看不清自己,别人怎么看清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别人更不了解你。
这个很流行的逻辑,其实很错。
你看得见自己的眼睛鼻子吗?
你自己真实的样子,是镜子里的模样,还是镜子里模样的左右对称?
第一人称是主观,而非客观。
但人总要努力到极限之后才肯相信,原来过去那套逻辑是错的。
不过还好,能认错,总是好的。
8月过后,是我今年的分水岭,我第一次不因为自己的参与,而提高了收入。
这个细节也很重要,我的身体开始更相信,想提高收入,跟一个人的拼命努力没太多关系。
关于不会穷。
9月开始,我租了一个新的知识付费,叫不会穷计划。
荆棘和骗子帮我走上了正轨,而这条轨,就是不会穷。
我开始把自己过往大量的经验,去做总结和分享。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表达不允许混沌,不允许差不多。
表达是“坍缩”的。
是你内心觉得,这件事大概这样这样就成了,你内心有60%的确定和40%的模糊,但表达让你把60%的确定变成了100%的确定。
这种确定,将隐形经验变成了显性知识。
隐形经验难以复用,显性知识才能复用。
所以短短三个月,我提到悟的次数很多,因为我一边学习一边教一边做事。
教是学习和做事这两者最好的连接方式。
但这个过程,离不开人。
没有人,教给谁?
没有人,向谁学?
没有人,靠自己,做不了那么多事。
没有合适的人,反馈差,坚持不久。
没有人,没有反馈,看不见自己。
没有人,遇到困难,没有新解法。
没有合适的人,有好的想法也会做烂。
有合适的人,想法再差,也会被改好。
“先人后事”这四个字,应该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
对的人,会让恋爱越来越顺。
对的人,会让事情越来越顺。
你停滞不前,是因为你周遭的人停滞不前,且你不去寻找新的人。
所以参与了不会穷的人有很意思的变化——大部分人会进入新的状态,产生新的关系,如果保持着原本的关系,会渐渐跟不会穷的连接变少。
你想提高收入?保持着原本的人,保持着原本的关系,很难。
关于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