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历史沙龙(第123期)
主题: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汉学家喜龙仁的中国影像
嘉宾:沈弘、雷颐、解玺璋
主持:赵省伟
主办:东方历史评论、彼岸书店、当当科文图书
时间:2017年4月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彼岸书店(牡丹园店)
嘉宾介绍:
沈弘: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著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西洋镜: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等。
雷颐:著名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等。
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执行主编,目前专注于海外中国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编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等书。
沙龙介绍:
喜龙仁(Osvald Siren,1879—1966):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任职瑞典斯德歌尔摩国家博物馆,后为斯德歌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1916年起,相继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名校讲学。1920年起6次来华,并深深爱上了东方艺术。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园林》(1949)等。
喜龙仁对北京皇宫、城墙、城门、园林的研究,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机缘,除了著名汉学家伯希和,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周谷城,最主要的是喜龙仁得到了那时中国政府,尤其是仍居住在紫禁城里的宣统皇帝及其皇后的帮助。中华民国内务部给予喜龙仁特许权力,专门委派民国大总统的一位特别助理协助他考察民国政府重要的办公地中南海,并在溥仪夫妇陪同下考察紫禁城内许多建筑物。喜龙仁利用这个机会拍摄了大量照片,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甚至圆明园那些断墙残壁建筑物、皇家园林,过去不曾或者很少被人拍摄过,这是喜仁龙给中国留下的重要影像记录。
沙龙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大厦1楼 翠微大厦(牡丹园店)北侧
延伸阅读:
东方历史评论影像系列:《西洋镜》,台海出版社,2017年
点击下方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
|
李鸿章
|
鲁迅
|
聂绀弩
|
俾斯麦
|
列宁
|
胡志明
|
昂山素季
|
裕仁天皇
|
维特根斯坦
|
希拉里
|
特朗普
|
性学大师
|
时间
|
1215
|
1894
|
1915
|
1968
|
1979
|
1991
|
4338
|
地点
|
北京曾是水乡
|
滇缅公路
|
莫高窟
|
香港
|
缅甸
|
苏联
|
土耳其
|
熊本城
|
事件
|
走出帝制
|
革命
|
一战
|
北伐战争
|
南京大屠杀
|
整风
|
朝鲜战争|
反右
|
纳粹反腐|
影像
|
朝鲜
|
古巴
|
苏联航天海报
|
首钢消失
|
新疆足球少年
|
你不认识的汉字
|
学人
|
余英时
|
高华
|
秦晖
|
黄仁宇
|
王汎森
|
严耕望
|
罗志田
|
赵鼎新
|
高全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