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开上了梦想之车,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的梦想没有那么大,不是什么法拉利或兰博基尼,而是一辆宝马。准确说,是宝马 M3。
这次在三亚度假我还有一个产品体验任务,那就是实际感受一下宝马 M3。
找了很久,这是目前全岛唯一一辆 G80 代的全新宝马 M3 雷霆版,曼岛绿配色。
车作为一款产品,同样有自己的定位,有满足的需求,有设计,有差异化。
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我是如何去体验这款大产品的。
首先是定位。
对宝马车系比较了解的读者知道,M power 是宝马的高性能车,而 M3 则是其中的代表作,以高性能和极致架空体验著称。
所以,M3 注定是仅限少数人喜欢和享受的大玩具。
从价格来看,一辆宝马 M3 大约能买三辆 3 系,刚上市的落地价格超过了 100 万。
我自己是 3 系车主,当年就是因为买不起 M3 所以选了平替,现在能买得起了,但我却不会去买了。
至于原因,我后面跟你们说。
这种车型在产品定位上不是面向大众消费者,也不是扛销量的,而是拉高品牌形象并代表造车实力的。
很多人都知道宝马 3 系,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宝马 M3。简单理解,M3 就是基于 3 系研发出来的高性能版本。
但是,M3 和 3 系绝对不是一辆车,只是长得有点像而已。
其实说像也只是侧面和尾部,车的前脸设计则是完全不同。
一开始很多人并不喜欢这个大鼻孔,包括我也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然觉得越看越好看。
或许,这就是设计的力量,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
再说需求。
你可能会好奇,谁会花八九十万去买一辆和 3 系长得差不多的 M3 呢?
但我想说,真正买 M3 的人压根就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
他们的需求其实很明确,要性能,也要极致的操控体验,同时还能兼顾日常和性价比。
在性能方面,宝马 M3 搭载的是 S58 发动机,号称宝马发动机机皇,能爆发出 510 匹马力。
对这方面不了解的读者可能没有概念,510 匹到底是多大?
给你们做个对比吧,普通 3 系 325 的马力是 184 匹,排量是 2.0T 的四缸发动机,在家用车里还算是比较大的。
M3 的发动机是 3.0T 的六缸发动机,510 匹马力,650 牛/米的扭矩数据已经超过了一些超跑。
所以,M3 是一辆性能猛兽,开起来的感觉是非常炸裂的。
为什么说这辆车还能满足日常需求和性价比呢?
因为它有第二排座椅,还有后备箱,所以相对于一些只有两个座位且没有装载能力的跑车来说,M3 的日常使用便利性和价格都更优。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台后轮自带宽体的宝马 3 系,且它有四个粗大的排气孔,那大概率就是这台性能炸裂的 M3 了。
然后说下设计。
其实我觉得 M3 在设计上会比普通 3 系更加好看,前脸不同,加上一些空气学套件,再就是自带宽体。
内饰方面,M3 和 3 系基本就没有区别了,所以我在开 M3 的时候有种开自己车的错觉。
除了档把不同,除了多了些碳纤维装饰,说实话,有点太低调了。
这车注定是一款小众产品,只属于那些真正喜欢宝马高性能驾驶体验的人,是所有 bimer 的心头好。
这台车开起来的感觉跟一般家用车是完全不同的,直观感受就是加速很猛,底盘很硬,而且指哪打哪。
对于从没有开过性能车的读者来说,刚开始一定会很不习惯,但当你逐渐上手后,你一定无法忘记这种体验。
力大砖飞,精准操控,极限很高,自信很足,这就是我对开 M3 一天 200 公里的真实感受。
对于这种大马力性能车,油耗肯定是不低的。
我开车还算温柔,虽然为了体验性能也大力操作了几把,油耗基本稳定在 15.6L 每百公里,而我自己的 3 系百公里是 9L。
当然,都买这车的人了,谁还在乎油耗呢?
进入电动车时代后,马力变得廉价了,现在一二十万的电动车在绝对马力上都可以吊打这些燃油车时代的性能猛兽。
但是,燃油车带来的一些体验是电动车无法给到的,至少目前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开燃油车。
在燃油车逐渐电动化的今天,趁着最后的尾巴去更多体验燃油车吧,我们的下一代或许对它们已经没有概念了。
那么,为什么我说现在买得起但不会去买了呢?
很简单,因为我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 911。
这次体验的另一款产品就是 911,也是号称最美 911 的 Targa,下次再跟你们细聊这台大多数男人都绕不开的一台车。
我是不会再拥有 M3 了,但我体验过,这就够了。
如果我不去体验,那它就一直存在于我的想象中,我会惦记,那不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有些东西不一定要拥有,但一定要体验一次,不然注定后悔。
目标和梦想是阶段性的,要有,要去实现,这样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献给每一位 Bimmer!
·················
唐韧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