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母亲的家 ·  8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0.8元的充电器和249元的,到底有啥区别?🧐 ·  17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为什么爱读书的妈妈,家庭更幸福?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14 21:12

正文

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很多种,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读书是最快捷的方式。它能让人心生聪慧,宽厚质朴、精神丰盈又铿锵有力,就样才能去爱自已及别人。现在的不阅读,会让孩子心里那个被称为“爱”的东西渐渐淡薄


作者:素手纤云
来源:素手纤云(sushouxianyun1208)

http://url.cn/44wIvE9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授权
排版编辑:水木文摘(mweishijie)


摘要:读书的妈妈,明白精神富足比物质富足更重要,她们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和书籍生活一起的人,永远也不会叹息。”



1


些日子,好友情绪有些不稳定,在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弄得五岁的孩子见妈妈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四处躲,老公也感叹当初那温柔的妻子哪去了?


听完她的牢骚,我送她一句话,是杨绛先生说的:“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的确,好友性格多愁善感,每天想想同事说过的话和老板的脸色,想想婆婆的话里有话和孩子的成绩单,顿时乌云压顶,负能量上身,开始钻牛角尖,就容易失眠,失眠了更爱胡思乱想,往往恶性循环,陷入痛苦!


其实,把太多精力放在一些无用的思考上,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有时间,倒不如多读读书。


2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说的都是读书的好处,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


只是,女人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那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尤其是3岁以前母亲的一言一行像烙印一样烙在孩子身上。


所以有人将天下的女人,划为读书和不读书两大流派。而生活中那些不爱读书的女人,常常以自我情绪为中心,陷入小我。那些爱读书的女人却活得充实通透,更容易让家人获得幸福感。


五年前,我们单位请过一名保洁工,直到现在她还负责整座大楼的卫生。


听说她刚来那天就请示领导:能否在打扫完卫生,在图书室看书。领导很爽快地说,看书是好事啊。


那时,我也是图书室的常客,我们就在一还一借中熟悉。交流多了,我才知道她读了很多书,从毛姆到马尔克斯,从林徽因到萧红,从三毛到海莲·汉芙……


谈起文字时,那张秀气的脸显得耀眼很多。


去年寒假,从外面办业务回来的我走进大厅,刚好撞见她放假的儿子来要家里的钥匙。小伙子阳光帅气,众目睽睽下接过母亲手里的拖把干活,随后双手在污水里清洗拖把,不嫌脏,不扭捏,母子俩伴着水声愉快地交流着,幸福满满四溢。


我明白,有一种女人叫读书的女人,她们即使粗衣布履,身在厨房足在田间,但书香早已贯穿了全身,并延伸进下一代的品质。


后来,我知道她过去下岗失业,再就业,中间做过小生意,当过太极教练,日子虽清苦却充实快乐。


还知道她无论多晚回家,再累都会捧起一本书。


因为她明白书读多了就算生活再次跌入繁琐,也无所谓,因为书能褪去精神世界里的污垢,让人有重生的感觉。


3


有人说:一个家庭幸或不幸,80%取决于女人。


而有能力让自己及家人幸福的女人,必定都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没人会相信,那些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粗鲁庸俗的女人能拥有幸福温馨的家?幸福或许有,但必定打了折扣。


要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撇开父亲的人品、修养、责任心另谈。仅母亲的比重,就有人整理出了几种能量爆棚的母亲——有心的、三观正的、讲信用的、大气的、防微杜渐的、品行端正的母亲等等,当然也包括爱读书的母亲。


妈妈爱读书,到底有多重要?


我的一位同事说过:从小她就羡慕表弟,因为他有个爱读书的妈妈。


虽然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性格却有天壤之别。她的母亲性格粗鲁,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赢了钱随手甩给她花花绿绿的钞票买吃得喝的,输了就骂骂咧咧的怨声道载,弄得家里经常鸡飞狗跳。


而姨妈毕业于卫校,是个护士。下班后最爱看书,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对表弟与姨夫温柔有加,家里处处盈满书香与温馨。假期里她最喜欢呆在姨妈家,姨妈也总告诉她女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也会给她买很多书。


那时,她总幻想姨妈如果是自已的妈妈多好。后来,长大了,她明白妈妈虽然无法替换,但读书却很容易实现。


她读了很多书,开始有了渊博的知识与独特见解,明白了母亲虽然不细腻,不温柔,错过了很多母女间的温情,但她依然是世间最疼自己的人。说这话时,心思通透的她再加上青春和书香,有说不出的好看。


她发誓一定将读书的习惯保持下去,这样未来的孩子才能有一个爱读书的妈妈。


我说,《礼记》中写过:“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从古至今,都认为人只要生了孩子,自然能教育好子女。你倒好,还没嫁人,就想着如何教育孩子了。


她说:“因为我懂得小孩子细腻的内心里那种将懂不懂的悲哀,一定不会再让我的孩子将悲哀重复下去。”


4


过去,在中国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想来,令人汗颜。但现在仍有很多男人怕女人读太多书,除了自己没安全感,更多的则是难以望其项背。


其实,提倡女人读书,并不是人人都要高学历,善引经据典,满嘴知乎者也。 而是在书中寻求理性、睿智、涵养与自信,更好地对待生活罢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