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军《英藏敦煌写本文献研究》出版
宗教研究
2022年07月21日 10:22
四川
书名:《英藏敦煌写本文献研究》
作者:吕丽军 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
版次:2022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149-2888-4
定价:88.00元
本書簡介
《英藏敦煌写本文献研究》是2020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础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号:2020YJ172。全书共15篇文章,约18万字,10篇研究英藏敦煌佛教写本,4篇研究石窟造像及题记,1篇研究唐代书写活动。写本研究、石窟研究、书写研究是该书的三个方面,前二者研究中古时期写经题记、造像题记、佛教造像,书写研究宏观考察唐代社会各阶层的书写活动,三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作者簡介
吕丽军,男,1980年生,山西太原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博士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艺术硕士,山西师范大学中国书画文化研究所美术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讲9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主持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主持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1项,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科研课题1项,本课题获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立项;在各大专业报纸、刊物发表敦煌学、书法研究文章约20万字。科研成果获2019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二等奖,入选201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第二届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不设奖);《书画世界》2019年第9期设其个人书法篆刻作品专题。
凡例
从英藏敦煌S.797题记看《十诵律》的译介
从英藏敦煌S.0996题记看北魏冯熙崇佛
从英藏S.2711等佛教写卷看吐蕃时期写经机制
宋代敦煌佛教写本译场列位价值探究
从唐代敦煌写卷看佛教与章草的发展
隋朝写经在中国古代写经制度中的津梁作用——以S.2295《老子变化经》等几件题记为中心
高昌北凉写经对后世的影响——以鸠摩罗什译经为中心
吐鲁番出土北凉时期写经题记研究——以《优婆塞戒经》为中心
从敦煌遗书看楷书的成熟
敦煌写经研究之西凉题记考释
云冈《五十四人造像题记》与北魏弥勒净土信仰
云冈石窟《比丘尼昙媚刻石》考论
书写文化视角下的巩义石窟北齐造像题记
“一佛二弟子”模式的成熟与天龙山第3窟
唐代书写活动略论
中国书店出版社公众号
敦煌写本是20世纪初叶被发现的文化遗产,丰富、广博、独特的内容使其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写本自其被发现开始就散落于海内外。其中英藏敦煌写本文献总数约16000件,蕴含着重要的佛教发展史、社会史、科技史、文字演变等信息,其特殊性在于是中古时期的手写本,与现存古文献多为宋以后刻本颇有不同。
《英藏敦煌写本文献研究》一书即以英藏敦煌写本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涉及与之相关的石窟造像题记、唐代书写教育等问题。全书共15篇文章,其中10篇研究英藏敦煌佛教写本。
《从英藏S.2711等佛教写卷看吐蕃时期写经机制》一文将英藏S.2711《金光明寺写经人名》、S.7945《僧俗分团名簿》等几件表面不相关的、残破的经卷联系起来,探寻其内在联系,为无纪年的写卷确定书写时间,同时梳理出吐蕃官方写经的运行机制和流程。
S.2711金光明寺写经人名
《从英藏敦煌S.0996题记看北魏冯熙崇佛》通过对英藏敦煌写本S.0996《杂阿毗昙心经卷第六题记》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分析出北魏统治者在大量供养佛经过程中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制度、写经制度,并形成了影响后世的写经模式;佛教经典目录和写本的积累为以后《大藏经》的形成积累了素材;分散各地的数量庞大的供养佛经需要强大的权力和经济基础作支撑,冯熙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非普通贵族、官僚所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