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砍柴网
国内知名科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贾玲消失在各大春晚,她做错了什么? ·  3 天前  
大树乡谈  ·  闲聊三五句 ·  3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3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砍柴网

歌斐34亿踩雷“罗生门”:承兴造假,京东否认,诺亚报案,谁在说谎?

砍柴网  · 公众号  ·  · 2019-07-10 18:00

正文



来源: 投中网(ID: China-Venture)

作者: 忙糖 晨曦 Ellie

报案、否认、甩锅,歌斐34亿私募基金踩雷事件,一波三折,如今演绎成了罗生门。承兴造假,京东否认,诺亚报案,到底是谁在说谎?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经济走到了周期的尽头,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的时候,爆雷爆的会越来越多,系统性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有一定规模的资管机构,确实很难百分之百规避风险。我们这次碰到的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宏观市场当前处于信用周期的末端,这可能也是从事金融业无法反抗的宿命。”

这段话出自7月8日晚间流出的一封诺亚财富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发给员工的内部沟通信。

这次突然而紧急的沟通,事出有因:歌斐资产管理的一只总额约34亿元的基金爆雷。

34亿基金爆雷

各方甩锅陷入罗生门


7月8日美股开盘前,美股上市公司诺亚诺亚财富发布公告称,旗下歌斐资产管理的一只总额34亿私募基金出了问题。这笔基金关联的融资方承兴国际控股,其实控人因涉嫌金融诈骗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事发后,歌斐资产独家回应投中网称:涉事基金为歌斐管理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

7月8日晚间,一封从内部流出的落款为汪静波的内部沟通信,对上述基金的投资标的做了具体描述:主要是向承兴国际相关方就其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债权提供供应链融资。

自此,该私募基金的销售方诺亚财富,基金管理人歌斐资产,融资方承兴国际,底层债权还款人京东,成为这起34亿爆雷案的主角。

一夜间,舆论哗然,事件引发广大关注。

7月9日早间,京东率先出面澄清。京东方面回应投中网称,“这个事情和京东无关。”

京东回应后,歌斐资产又做出新一轮回应:承兴国际相关方为京东供应商,双方存在大量长期交易;歌斐已经就这个供应链融资对承兴和京东提起司法诉讼;歌斐正在积极配合并尊重司法调查的结果。

爆雷的这支私募基金,具体情况如何?

投中网通过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公示信息发现,包含“创世核心企业”字样的已备案私募基金共38只,基金管理人为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芜湖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时间在2015年9月到2018年4月之间不等。




其中10只基金目前显示为提前清算状态,歌斐创世核心企业一号投资基金及创世核心企业四号私募基金这2只显示为延期清算。而含有“集”字系列的22只目前均显示为正在运作状态。

这34亿基金为什么会爆?事件几方归因都说是承兴控股造假。对于承兴造假是否知情,事件几方则纷纷否认。眼下,这起爆雷案陷入“罗生门”的局面。

被卷入这么大的爆雷案中,京东知情吗?


一位擅长不良资产处置和重组的机构合伙人跟投中网分析,如果非要猜测这几方造假的概率,“京东参与此类欺诈的概率较小,大概率是承兴主导了本次欺诈事件。”

罗生门主角之京东:躺枪?


“这个事情和京东无关。是承兴伪造和京东的业务合同对外诈骗,对于这种行为,我们非常震惊,并且已经配合受害公司进行了报案”,7月9日早间,针对上述事件,京东官方对投中网回应。

关于京东是否知情,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质疑:京东自有金融业务,为何非要与歌斐合作?在整个环节中,承兴主要扮演一个通道作用。如今事件几方都知道了,为什么基金存续会这么久,这么大规模,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报案?

一位在供销社从事保理业务的业内人士向投中网表述:京东对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压款很严重,压款获取账期价值是京东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承兴国际选择供应链融资很正常。

某国企券商投行机构融资部员工向投中网分析此事称,京东只是确认了应收账款但并不一定对应收账款进行确权,确认不等同确权。而应收账款确权过程确定的是买卖双方债权债务是否成立,交易是否是真实。

这位投行人士也透露,很多大型国企都是不愿意配合确权的,所以他们很难发出来ABS。但券商在筛选项目标的时还是会青睐国企,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大企业。“民企的ABS我们基本不做。”

“我们这边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必须进行应收账款确权的,我们内核会审查,券商的尽职调查做的还是会细致一些。此外,应收账款是很容易虚构,此前大连机床应收款‘萝卜章’案坑骗了中江信托7.6亿元。”上述这位投行人士表示。

如今爆出这么大的事,歌斐方面之前就没有对京东的账款真假进行尽调吗?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就没有一个人核查对应产品的底层资产吗?

对此,歌斐和京东方面都拒绝做进一步回应。

罗生门主角之承兴:

造假成本超低?


如此庞大的融资数字,造假成本竟然如此之低?

上述私募基金管理人向投中网分析称,应收账款供应链作为投资标的,并不是一个新颖的业务,是由之前的传统金融机构的保理业务衍生来的。

一般来讲,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风控重点考察的点在于上下游的供货协议、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有到期付款通知书。除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其他的文件很容易“造假”。

这位私募基金管理人解释,这也是很多的传统金融机构慢慢淡化保理业务的原因。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的是三个月一开,不好找寻源头。上下游合同和到期付款通知书,都是白字黑字的协议,太容易“造假”。

如果此事件是一场由承兴国际“自导自演”的戏剧,那将又是“萝卜章事件”。而诺亚、歌斐、京东都是这起事件的“受害者”。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到警方的调查结论,这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此评价。

说起“萝卜章”,2018年3月,中江信托发行的一笔信托产品中,大连机床对比亚迪7.6亿的应收账款是虚构的,所盖公章也是萝卜章。这起当时引起广泛关注的“萝卜章”案件,在去年11月有看最终处理结果: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初审判处大连机床犯骗取贷款罪,判处罚金5000万,并要求大连机床退赔赃款6亿元给中江信托。

罗生门主角之歌斐:

内部风控有漏洞?


作为这34亿基金的管理人,伪造合同这么大的事,歌斐怎么会不知情呢?

微博博主“月风_投资笔记”7月9日发布的一张内部培训资料图显示,这个基金产品的交易结构及流程如下:



若交易流程果真如上所述:未经诺亚确认,承兴不得将此笔应收账款转让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京东也不接受承兴变更上述付款账户。那么这起34亿爆雷案的出现一个最大的疑点:

歌斐资产作为基金管理人,他们的风控有问题吗?

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向投中网分析此事:歌斐资产有可能没有尽到完全的调查,没有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审核。但是,应收账款的融资也确实存在造假成本低的现象,风控只是通过表面或者合同来进行判断,很难获得真伪。

该如何对应收账款底层资产进行确权核查呢?

上述这位供销社保理业内人士向投中网透露,一般供应链金融都是查仓单、交割单、交易单之类,融资方(承兴国际)提供交易详单给投资方(歌斐资产)监控,但是这个交易详单是不是和京东方面的真实交易详单,关键看歌斐资产就京东和承兴国际供应链账款真实性做了哪些风控。

“最常见的是给京东方面一笔费用,实现承兴国际账单和京东方面核对。”

看似简单,但在操作细节上并不简单。“商品贸易太细了,核实工作量非常大的,人工费覆盖不了,一般都需要通过软件的形式,自动监控。京东流水又大。”如果按照软件,那么“最多也就是抽查。”

如今爆雷了,“那自然是承兴做了手脚,只是有一部分是京东的单子,其他是自己伪造的,然后还骗过了歌斐。”

作为国内头部的资产管理公司,歌斐目前掌控这千亿级别的资产,怎么会犯这样的错呢?实际上,早在5年前,歌斐资本母公司就已在景泰事件中踩雷。

罗生门主角之诺亚:

5年前8亿基金遇险


在流出的那份内部沟通信中,汪静波提到,“大家知道,在2014年,我们遭遇了景泰事件,当时是两眼一抹黑,并且处理毫无经验。”

景泰事件,指的是:曾被称为“诺亚最安全ABS”的万家共赢景泰基金资管计划项目(下称“景泰计划”),被曝出遭遇合同欺诈,资金被恶意挪用。

2014年8月13日,上海公募基金业内传出消息称,万家共赢旗下名为“万家共赢景泰基金一号至四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理财产品资金遭恶意挪用,资金金额达8亿元。

而诺亚财富为景泰计划的基金销售方,发行方为万家共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万家共赢”)。根据媒体报道,万家共赢是2013年2月由天津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其他机构共同出资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

投中网查询天眼查信息发现,目前,歌斐资产对万家共赢控股28%,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控股60.8%。而当年万家共赢工作人员告诉媒体称,关于资金被挪用的消息,此前甚至是从股东歌斐资产管理获知的消息。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这款名为“万家共赢景泰基金一号至四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理财产品,原本用来投资于与中国银行云南分行合作的部分售房受益权。

然而2014年6月20日,合作公司深圳景泰在资产管理人和投资顾问均不知情的情形下,违反合伙协议,擅自变更景泰一期基金的投资策略,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