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屋通常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以别具匠心的方式藏身于世外林海。在中国,远离尘嚣、茂林密布的安徽齐云山,恰好为树屋的发展提供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宝地。
下面齐云山上的这3栋树屋酒店,无论拼颜值,还是比体验,都底气十足,丝毫不输给境外的伙伴们。它们或简约、或精致,无一不是安放心灵、回归自然的绝佳场所。
这栋由本构建筑设计创作的树屋面积约120㎡,坐落于安徽休宁县境内,它以孤傲的姿态独立在一大片红雪松林中间,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这栋建筑高约11米,与周边成熟的松林略等。为回应场地的四面山景,树屋以旋转楼梯为竖向交通核,巧妙组织起不同朝向的各部分空间,使住客在攀爬的同时可以依次享受到360度的全方位景色;并在各房间体块的景观面上整体运用落地玻璃,以最大化取景效果;同时在部分屋顶设置露台,便于住客近距离接触自然。
△体量推敲:景观朝向兼顾无遗
△建筑实景:极具张力的造型与通透的落地窗
△景观感受:落地玻璃的取景效果
内部以玄关处为界,沿竖向分为上下两户,都经由中段造型别致的玻璃廊进入。建筑每1.6米便升高一层,其功能房间包含玄关、2间卧室、2处卫生间及起居室与观景间,足以供两户人家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同时使用;其中承担公共功能的起居室和观景间布置在视野绝佳的树屋顶部。
△建筑平面
△中段入口:标志性的通透弧形廊
构造上建筑以交通核为筒体,各房间采用悬挑形式均衡地衔接在筒体上。树屋选用了轻巧便捷的钢结构,为体现地域性并避免陌生木料可能带来的病虫害,立面就地取材,以红雪松木条为肌理元素。
△建筑立面
△立面实景:木条肌理的秩序与整面玻璃的简洁
△室内空间:白墙与原木的对比
约30㎡的树袋屋被葱郁包裹,是一座典型的情侣套房,由亘建筑事务所设计,建筑入围了2016年的WA居住贡献奖。
树袋屋整个被支架托起,意象在林间如同一处温馨的“巢”;与前案例迥异的是,树袋屋仅有一面向景观开敞,但它朝着这个方向探出林梢,微微上扬,楼板面也起伏有致,营造出一种使人深陷其中的、像被盛在袋子里的童话般的围合与安宁。
△剖面设计:变异的空间
△体量模型:巢与袋子
△建筑夜景:温馨的囊
△境外参展:哈佛设计学院“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
树袋屋的功能区分明晰而理性:卧室极简而美,内部几乎不见一切的生硬和琐碎,甚至墙面与顶面的交界也被弱化,从而流转成一体;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玄关、洗浴、马桶、空调、储物等设施通通被“打包”置放在卧室下后方——入口处的方盒子里。刚与柔、规则与灵动的反差,契合了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区别布置。
△建筑平面:两极区分
△先抑后扬:进入方盒,从盥洗区到卧室
△卧室内景:简约的“软囊”
作为建筑主体,房间“囊”的底部平行于其下的支架斜撑;这里醒目的支撑架同时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元素,它借鉴了中国传统坐具——马扎的交叉木腿结构,蕴含着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构造美。
△建筑轴侧:房间与支撑
△材料运用:木材和钢架
树影屋地处面向齐云山的向阳坡,由LanD Studio设计,建筑包括40㎡的室内空间和30㎡的露台。树屋从周围自然树荫中汲取灵感,打造了一栋以光影为主题的浪漫建筑。
建筑从进门到卧室是被实体荫蔽的室内空间;以玻璃门扇为界,室外木格栅之下是光影摇曳、清风透入的露台;正前方玻璃栏板外是开旷明媚的山野,整体形成一个纵深向的、渐趋开放的光影序列。
△玄关外景:从室外走向荫蔽
△卧室空间:由荫蔽面向光影
△露台景致:拥抱开旷的自然
建筑功能被简洁地限定在矩形轮廓里,玄关处提供了更衣盥洗的地方;树屋中央容纳了主要的卧室空间;露台面积可观,像是一座个人舞台,并配有露天浴池,为住客营造了化开敞为私密的自然野趣。
△总平面图:矩形轮廓
△功能外置:私享浴池
房间被标准化的伞形格栅支起,伞形模块由一根支撑钢柱和依次外挑的三角形木构架组成,造型呼应了树木的生长形态,它既具备强大的可塑性和适应性,能形成丰富而有秩序的形体组合,又便于施工,可以减少损耗。
△模块组合:多元的建造可能
△格栅构造:丰富的细节呈现
看了这些,有没有去享受一回的冲动呢?也许我们始终放不下都市扰攘、离不开人声鼎沸,但这不妨碍我们选择暂时抛开,去开始一段自然与设计同在,身体与心灵同归的美妙旅程~
-END-
广告时间
你还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尖叫服务号
了解尖叫最新优惠活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尖叫商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