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18 小时前  
经济参考报  ·  全国3万余家! ·  昨天  
秦朔朋友圈  ·  经济第五城,广州还是一座沿海城市吗? ·  2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评:沪指高开低走跌0.65%,Deep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清北复交的毕业生都去哪些城市了?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5-17 17:45

正文

来源: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


又到一年毕业季,中国顶级大学的毕业生一般会去到哪些城市呢?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被认为是中国名校阵营里的“四大天王”,坊间有“清北复交”一说。


“城市战争” 找到这四所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热门大学发布的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


通过这些报告,“城市战争”观测到名校毕业生的大致流向。众所周知,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能否吸引到清北复交的应届生,既关乎实力,也关乎面子。


先说结论: 最近4四年来,清北毕业生留京比例逐渐下降,而广东,特别是深圳,成为承接北京学子外溢的最大赢家。而在长三角顶级学府,广东的吸引力也相当不俗。


所以, 通过这篇文章,你将感受到广东对“清北复交”毕业生的超强号召力。


01.

清华毕业生去向:华为第一,腾讯第二


2018年,清华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截至2018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6.5%,第三方就业比例为39.4%,灵活就业比例为14.7%。 其中,本科生就业比例仅为20.5% ,继续深造的比例高达78.3%, 未就业的为1.2%。


那么,清华应届毕业生最喜欢去哪些企业呢?



如图所示,清华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大科技公司、央企和党政机构三类单位。其中央企有11家, 科技巨头有6家,党政机构有4家,其他3家分别是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汽集团。


24个单位中有20个为企事业单位, 总部(或外企中国区总部)在北京的有14个,在深圳的企业有3个 ,在上海、广州、杭州的分别有1个。


那么,清华毕业生最喜欢去哪些省份呢?



数据显示, 清华本科生毕业后,留京比例为17.3%,而去到上海的有25.2%,去到的广东的占20.3% 。也就实说, 留在北京的人还没有去到上海和广东的多。


不过, 清华硕士和博士的留京比例就比较高了,分别达到39.9%和49.7% 。仅次于北京的是广东和上海,硕士生中有20.3的毕业生选择了广东,13.8%的人选择了上海。博士中选择广东和上海的比例均为9.1%。


如果再查看2014年的数据, 会发现清华最近4年的留京比例逐步降低 。以本科生为例,2014年留在北京就业的比例高达30.3%,而到2018年则降为17.3%,被上海和广东超过。


除了本科,清华硕士和博士留京就业的比例也有所降低,但由于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两类毕业生仍然保持了较高留京比例,远远高于去到广东和上海的。


02.

北大毕业生去向:华为第一,腾讯第二


北大毕业生的就业比例,相比清华高了约10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国内升学比例为20.11%,出国(境)留 学比例为15.21%,就业比例为63.48%,而清华的就业比例为54.1%。


其中, 北大本科生毕业后以升学为主,国内升学占比44.15%,出国 (境)留学占比 30.34%,就业占比 23.54%, 略高于清华的20.5%。


那么,北大毕业生最喜欢去哪些企业呢?



你没看错,排在第一和第二的仍然是华为、腾讯两家深圳企业。


北大学子和清华学子一样,最爱央企和大科技公司。排名 前12个单位中,有6家央企,3家科技公司,而中科院、北京大学、深交所也是级别相当高的事业单位。


从就业地区来看,前12个单位中,有8家在北京,3家在深圳,1家在杭州。


那么,北大应届生就业最喜欢去哪些省份呢?


北大学子就业的留京比例和清华大致相当,均为40%左右。


但和清华不同的是,北大毕业生对广东的兴趣远远高于上海 ,就业去到广东的比例高达21.94%,去到上海的只有6.2%。


数据显示, 北大毕业生的留京比例,近年来亦呈现降低趋势 。2014年,北大本科毕业生的留京比例还多达58.04%,到2018年则降低到21.99%,而去到广东的比例则增加至32.62%。


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和北京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有意思的是,北大毕业生不仅对北京的兴趣降低,对上海的兴趣似乎也在逐渐降低。特别是本科生,去到上海的比例从2014年的7.39%降至2018年的1.42%。


以下是2018北大毕业生签约城市分布图:

如图所示,北大毕业生离京之后的首选城市是深圳,其次是上海、杭州、天津和广州,特别是对深圳情有独钟。


03.

复旦毕业生:最爱去的10个企业有5个在深圳


复旦毕业生的留沪比例,高于北大清华的留京比例,高达73.86%。而北大、清华的留京比例只有40%左右。


显示复旦学子对本地就业机会的较高认满意度。


除了上海,复旦毕业生就业,去得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北京、浙江。


另有数据显示,复旦2018 届毕业生中 共有 319 人赴长三角(除上海市) 就业,占协议就业人数的 8.29%。


共有 205 人赴粤港澳大湾区 就业,占协议就业人数的 5.33%。 共有129人赴京津冀地区 就业,占协议就业人数的 3.35%。


那么,复旦学子最喜欢去哪些企业呢?



你没看错,第一名还是华为,但第二名是外企 ,腾讯只排到了第四名。


和北大、清华不同的是,复旦学子对外企的兴趣似乎比对央企更高 。TOP10单位中,出现了安永、普华永道两个跨国公司,二者均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而央企只有工行一个。


从地区来看, 这10个单位中,有5个总部在深圳 ,4个在上海,1个在北京,显示深圳对复旦学子的超强吸引力。


当然,华为、腾讯、平安、招行等深圳企业均在上海设有分公司或者研发中心,去到这些企业的复旦毕业生,不一定是去到深圳工作。


04.

上海交大毕业生:第一华为,第二上汽


交大毕业生的留沪比例约为73.84% ,和复旦基本相当,亦远高于北大、清华的留京比例。


除了上海,交大毕业生去得最多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相关数据如下:



那么,交大学子最喜欢去到哪些企业呢?



是的,华为仍然承包了第一名。第二名是上汽这个本地巨头,腾讯排到了第三名。


和复旦学子不同,交大学子对外企的热衷度似乎不太高,前16个就业单位中,没有一个是外企,央企也只有两个。其他大部分为上海本地企业和深圳、杭州的科技公司。


从区域分布来看,前16个就业单位中,总部在上海的有6家,在深圳的有4家,在北京的有3家,在杭州的有2家,在无锡的有1家。


以下是其他受到交大毕业生青睐的企业:




05.

浙大毕业生:去广东的比去江苏的还多


浙大毕业生
留浙比例约为59.69% ,高于北大清华的留京比例,但低于复旦交大的留沪比例。


从就业地区来看,除了浙江, 浙大学子去得最多的地区分别是上海(11.86%)、广东(6.9%)、北京(4.42%)、江苏(3.57%)。



浙大学子如果离开浙江,首选是上海,其次是广东和北京,然后才是临近的江苏,显示广东对浙大学子的较强吸引力。


那么,浙大学子就业最喜欢的企业是哪些呢?



第一名还是华为,第二名居然不是阿里,而是网易。


观察以上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就在杭州本地,说明杭州虽然是个二线城市,却为名校学子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就业机会。


广东企业对浙大学子的吸引力不俗,除了华为,腾讯、中兴、招商银行、万科、富力、恒大也榜上有名。


相比而言,上海企业的存在感在这个表格中不高,只看到上汽、安永(中国)两个大企业。



06.

华科大毕业生:恒大、华为、腾讯、TCL、美的……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后, 留在湖北就业的比例为25.56% ,是以上所有大学中留本地比例最低的。


北大清华的留京比例为40%左右,复旦交大的留沪比例约为73%左右。


从就业单位地区分布来看,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得最多的是广东,比例多达26.74%,高于留在湖北的比例(25.56%) ,其次是上海(10.05%)、浙江(6.09%)、北京(5.82%)、江苏(5.82%)。



那么,华科大学子毕业后最喜欢去的是哪些企业呢?



华为这次没有霸屏,只排到了第三。但华科大和华为的历史渊源是非常深厚的,华为在创业期不少高管都来自这所武汉名校。


排在第一的是中建这个央企,其次是恒大。此外,万科、富力等房地产公司也榜上有名,这可能和华科大的土木工程专业较强有一定关系。



无论是哪个榜单,广东企业的占比都在50%以上。除了常见的华为、腾讯、招商银行,还有恒大、万科、富力、TCL、美的、比亚迪等企业。


说明华科大到广东的就业面,非常的宽。


07.

中大毕业生:留穗比例高达76.77%


中山大学毕业生的
留穗比例高达76.77% ,是以上大学中留本地比例最高的,说明中大学子对本地就业机会的满意度极高。


数据显示,中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