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策略研究
华泰证券策略研究报告发布及交流平台,致力于最前瞻&最深度的大势研判、专题研究、行业配置、主题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锦缎  ·  巴菲特2025年股东信千字脱水版 ·  8 小时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2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关于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杭州破产法庭、杭州国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策略研究

【华泰策略|深度】策论十四五:三阶段节奏与五方向预判——十四五·双循环系列之三

华泰策略研究  · 公众号  ·  · 2020-10-20 20:05

正文

张馨元      S0570517080005    研究员

陈莉敏 S0570517070003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0日


核心观点


十四五规划预判:关注要素视角和五大方向,分三阶段投资

五年规划,国之纲要、业之指导,深刻影响国家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蕴含中观产业至微观企业的升级方向,也对应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十二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2011~2015年A股新兴产业的超额收益;“十三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2016~2020年A股核心资产的超额收益。“十四五”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预计五年规划重点聚焦“要素视角”和五大方向:均衡化、新动能、保安全、惠民生、健体制。投资节奏或将分为三个阶段:预期酝酿阶段、预期兑现阶段、规划实施阶段,规划相关产业指数的超额收益或“两头高、中间低”。


规划主线映射方向:“十二五”到“十四五”,产业、供需、要素视角转变

五年规划主线的转变,均映射五年期间A股投资主线的转变。“十二五”到“十三五”,规划主线从“产业视角”转为“供需视角”,A股投资主线也从产业政策主导之下的“新兴产业”,转为调整供需结构之下的“核心资产”。历次规划的中期评估隐含着下一个五年规划的主线转变:“十二五”以产业政策推动扩大内需,但中期评估显示结构优化升级缓慢、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提出化解产能过剩,“十三五”主线转变为供需视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十三五”的中期评估显示要素成本偏高且流动不畅、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化机制,预计“十四五”主线将转向要素视角。


规划进程映射节奏 :“两头高,中间低” 的三阶段投资节奏

伴随五年规划的制定、发布、实施,我们总结“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相关产业的投资节奏分为三个阶段:酝酿阶段、预期兑现阶段、实施阶段。相关产业指数相对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1)预期酝酿阶段,即五年规划的思路研究和《建议》编制阶段,相关指数相对上证指数有较强超额收益;2)预期兑现阶段,即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后,到中期评估报告发布期间,预期落地后市场关注度回归常态,相关指数超额收益较低;3)规划实施阶段,根据各类专项规划的发布和实施情况,产业盈利预期改善,市场关注度提升,相关指数超额收益再度走强。


十四五规划方向预判:均衡化、新动能、保安全、惠民生、新体制

我们预计“十四五”规划有望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持续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预计“十四五”规划有望聚焦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均衡化、新动能、保安全、惠民生、健体制。关注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各类所有制企业共进共赢的均衡化发展,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研发经费投入,保障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国家安全,从扶贫、医疗、生态保护、职业教育等方面惠民生,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对外开放和自由贸易。


十四五投资节奏与配置建议:当前处在政策酝酿期,关注五方向投资机会

我们预计“十四五”规划投资节奏也将分为三个阶段,在规划酝酿期(2019-2020/10)相关产业指数出现较高超额收益,在预期兑现阶段前期(2020/11-12)相关指数震荡,后期(2021年)相关产业指数相对上证综指回落,在实施阶段(2021年底-2025/10)相关产业指数超额收益再度走强。当前处在政策酝酿期,关注五方向投资机会,包括市场前期关注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工业互联网、粮食安全等方向;此外,根据近期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乡村振兴(马产业、数字农村等)、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工业大数据、国企改革等方向或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1)“十四五”规划相关政策低于预期;2)海外受疫情影响经济基本面低于预期;3)疫情加速逆全球化叠加美国大选变数,中美贸易协商再次出现波折;4)国内消费投资需求边际改善幅度低于预期。


正文目录




01

策论十四五:关注政策主线方向,分三阶段投资




10 26 日至 29 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是受市场关注的重要议程。五年规划是国之纲要、业之指导,深刻影响国家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蕴含中观产业至微观企业的升级方向,也对应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如“十二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 2011~2015 A 股新兴产业的超额收益,“十三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 2016~2020 A 股核心资产的超额收益。“十四五”规划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因此我们着重分析:

1)回顾近两次五年规划制定过程,规划主线如何映射到相关投资方向?

2)随着规划落地进程,如何踏准相关受益方向的投资节奏?

3)对“十四五”规划主线及相关投资方向的预判?



规划主线映射投资方向:产业、供需、要素视角的切换

回顾“十二五”、“十三五”两个规划,我们可以从两条线索推导主要投资方向:一是关注党中央《建议》和正式发布《纲要》中五年规划主线的转变;二是跟踪各类专项规划的发布情况、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相关企业盈利预期的影响。

关注规划主线的转变: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规划,主线由产业视角向供需视角的转变,前者侧重产业升级和发展,后者侧重供需调节和匹配。 对比“十二五”、“十三五”两个规划的党中央《建议》和正式发布《纲要》,我们发现规划主线侧重点不同:

“十二五”规划的主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提出要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尤其侧重产业视角,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首次将文化传媒产业单独列章、提出培育发展政策,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二五”专项规划,体现自下而上发展经济的政策思路。

“十三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侧重供需视角,同时将制度建设相关章节提前,显示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进一步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此外,“十三五”自上而下的政策思路还体现在强调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十二五”规划中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相关内容,在“十三五”规划中分别列章阐述。



“十二五”投资方向:从产业视角、自下而上推进四个方面

从“十二五”规划主线映射到投资方向 ,可以总结为转型升级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对应 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轨道交通、西部大开发、生态环保、垃圾分类、文化传媒 等产业投资机会。



“十三五”投资方向:视角从“产业”转向“供需”,“十二五”中期评估初现雏形

“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可前瞻“十三五”规划主线。 从“十二五”中期评估来看,“十二五”前半期实施受制于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式、路径依赖,体制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关键领域改革推进难度较大。虽然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建设、城镇化、科技研发、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取得成效,但仍面临结构优化升级进展缓慢、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财政金融风险增大、社会矛盾复杂多发等问题。针对“十二五”后半期及未来如何强化《纲要》实施的主要措施,提出把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结构升级与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把加快培育新比较优势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十三五”供给侧改革、优化结构的供需视角在“十二五”中期评估里初现雏形。



“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向。在“十三五”规划具体投资方向上,侧重点有所变化,可以总结为创新驱动、结构转型、新型城镇化、改善生态、深化港澳台合作发展五个方面,对应 免税等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海绵城市、棚户区改造、垃圾分类、粤港澳大湾区 等相关投资机会。



“十四五”主线:预计视角从“供需”深入至“要素”,促进双循环

“十三五”中期评估前瞻“十四五”规划主线:预计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智能制造、环保、服务业发展有望成为“十四五”规划继续推进的重点方向。 对比“十二五”和“十三五”中期评估在主要问题、建议措施两方面的高频词,“十二五”实施过程中面临环境、产能和债务等方面问题,“十三五”实施过程中面临企业经营、工业发展、城乡协调等问题。“十二五”对应措施集中在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强调自上而下体制建设,这点在“十三五”规划的党中央《建议》和《纲要》中均有所体现,针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甚至成为“十三五”规划主线。“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中,提出要素成本偏高、税费负担较重、融资困难和部分政策叠加等问题,尤其城乡间要素流动不畅和公共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结合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也从顶层设计角度强调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建设,我们预计“十四五”规划主线有望从自上而下制度建设角度,强调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上升。





规划进程映射投资节奏:“两头高,中间低” 的三阶段投资节奏

伴随五年规划从制定、发布、到实施,我们总结“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相关产业投资节奏分为三个阶段,包括酝酿阶段、预期兑现阶段、实施阶段:

1) 规划酝酿阶段,主要为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研究和《建议》编制期间,各部门及地方会同步开展各自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上报国家发改委,由发改委起草基本思路意见稿,形成初稿后再征求各方面意见;起草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机构都会开展密集调研,党中央《建议》起草。

2) 预期兑现阶段包括从《纲要》的编制和发布,到各类专项规划发布这一时期。

3) 规划实施阶段包括各类专项规划发布后具体实施、中期评估、以及实施后期同时新规划开始编制时期。




回顾“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相关产业投资机会三阶段的指数表现可以看到,相关指数相对上证综指超额收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 ,即在预期酝酿阶段超额收益高、预期兑现后短期超额收益回落,实施阶段超额收益再度回升:

第一阶段: 规划预期酝酿阶段,即五年规划的思路研究和《建议》编制阶段,相关指数相对上证指数有较强超额收益,尤其是前期相关政策在《建议》发布前已披露的产业,较快出现超额收益,如“十二五”《建议》编制期间,节能环保、西部开发、新能源等相关概念指数超额收益较强,“十三五”规划《建议》编制期间,半导体设备、海绵城市、垃圾分类相关指数超额收益较强;

第二阶段: 规划预期兑现阶段,即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后,到中期评估报告发布期间,相关指数超额收益较低,体现整体规划靴子落地后,市场对相关规划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第三阶段: 规划实施阶段,五年规划制定发布后各类专项规划随之发布,随着专项规划的发布和实施,相关指数超额收益再度走强,市场对五年规划相关产业的关注度再度提升。尤其是随着政策推进,相关企业盈利预期逐步改善的产业,超额收益较高,如“十二五”规划实施最后两年三网融合、新能源、文化传媒指数超额收益较强,“十三五”规划实施最后两年,免税店、半导体设备指数超额收益较强。



具体来看 “十二五”规划期间,规划推进阶段与投资节奏的映射:



1) 酝酿阶段,相关指数相对收益走强,并在规划《建议》发布后1-2个月达到短期高点: “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西部开发、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已经先行出台,相关板块在规划发布前先已累计较高涨幅。2010/7/7,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设定今后十年新战略目标,2010/7/5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

2) 预期兑现阶段,从《纲要》的编制和发布,到各类专项规划发布这一时期,相关指数相对收益震荡回落,在各类专项规划出台前,相关指数筑底。 从2010/12到2012年初,环保、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城镇交通、西部开发、文化传媒指数相对上证综指震荡回落。

3) 实施阶段,伴随各类专项规划发布,“十二五”规划各类专项规划进入加快实施阶段,相关指数再度企稳 2012年初,各类专项规划相继出台:2012/6/12,《“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发布;2012/2/20,《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2012/2/28,《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发布;2012/3/27,《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发布;2012/5/4 《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5/7,《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具体来看 “十三五”规划期间,规划推进阶段与投资节奏的映射:



1) 酝酿阶段,相关指数相对收益走强,并在规划《建议》发布后1-2个月达到短期高点: “十三五”规划编制期间,供给侧改革、垃圾分类、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已先行出台,相关板块在政策发布后已累计较高涨幅。2014/3/16,《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2015/1/1,新《环境保护法》发布,助力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2015/9/12,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2) 预期兑现阶段,从《纲要》的编制和发布,到各类专项规划发布这一时期,相关指数相对收益震荡回落,在各类专项规划出台前,相关指数筑底。 从2015/12到2016/11,免税店、供给侧改革、半导体设备、海绵城市、垃圾分类指数相对上证综指震荡回落。

3) 实施阶段,伴随各类专项规划发布,“十三五”规划各类专项规划进入加快实施阶段,相关指数再度企稳。 2016/12至2017年各类专项规划相继出台:2016/11/15,《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发布;2016/12/30,《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2016/12/7,《“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布;2016/12/19,《“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2017/6/8,《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2017/8/6,《“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02

十四五规划预判:均衡化、新动能、保安全、惠民生、健体制




我们预计“十四五”规划将基于“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成效,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持续扩大国内有效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预计“十四五”规划有望聚焦经济发展建设的五个方面:均衡化、新动能、保安全、惠民生、健体制。



1)均衡化:强调各方面发展的均衡化,包括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各类所有制企业共进共赢的均衡化发展。产业发展方面,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工业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等行业,而中下游一些行业成本攀升;区域发展方面,要保障东西、南北发展协调性;城乡发展方面,十四五期间预计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应 制造业降成本、民营小微企业发展、马产业发展、轨道交通、数字农村建设 等投资机会。


2)新动能:预计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研发经费投入、以智能制造驱动发展,培育数字要素,发展技术要素,及早谋划产业链的重塑,加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有效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等。对应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 等投资机会。

3)保安全:预计十四五期间要继续保障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稳定宏观杠杆率,关注粮食、油气等潜在风险,提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战略工程。对应 粮食安全、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防军工 等投资机会。


4)惠民生:预计十四五企业要实现脱贫成果的常态化和持续化;形成生态补偿、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化长效机制;加强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和职业教育;均衡分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医疗和养老。对应 职业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健康医疗和养老 等投资机会。


5)健体制:预计十四五期间加快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要素市场化,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和自由贸易、推进“一带一路”。


预计“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各阶段时间跨度与“十三五”规划同期对应,2019年以来多个领域的专项规划已经启动编制,此外部分领域中长期规划已经出台,如《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有望成为“十四五”规划期间重要专项规划方向。




风险提示:

1 )“十四五”规划相关政策低于预期;

2)海外受疫情影响经济基本面低于预期,引发市场风险偏好波动;

3)疫情加速逆全球化叠加美国大选变数,中美贸易协商再现波折引发市场风险偏好波动;

4)国内消费投资需求边际改善幅度低于预期。



指数研究系列 :

【20200922】 从指数风格视角看择时选“指”策略——被动投资与指数研究系列

信号与噪声系列 :

【20201018】绝对和相对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增强——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九期

【20200927】关注节后超额收益补偿的受益方向——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八期

【20200920】 节前+会前交易模式,政策敏锐度或提升——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七期

【20200913】顺周期β品种中的3个α方向——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六期
【20200906】三大高估值板块轮动的背后逻辑——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五期
【20200830】景气修复斜率有望主导市场——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四期
【20200823】流动性预防针已打,中间站别下车——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三期
【20200816】信贷放缓与弱复苏共振下的A股走向——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二期
【20200809】 波动率上升后风格或进一步再平衡——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一期
【20200802】 “非典型弱美元”VS”内循环“——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八十期
【20200726】全球政策观察期,震荡不改“牛基”——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九期
【20200719】有“牛基”,但无“快牛基” ——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八期
【20200712】 从板块相对位置看风格再平衡 ——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七期
【20200705】 低估值板块修复的节奏与空间 ——信号与噪 声系列之一百七十六期

【20200628】 金融股的β和α逻辑或开始兼具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五期

【20200621】 增量资金有望助力指数上台阶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四期

【20200614】国内外疫情反弹后的A股支撑与压制力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三期

【20200607】主力资金或在调整仓位机构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二期

市场交易主力系列:

【20200729】 红筹回归&CDR 全景投资手册 ——市场交易主力资金系列

【20200708】7月科创板大规模解禁影响几何——市场交易主力资金系列

【20200507】国内被动基金投资全景手册——市场交易主力资金系列

【20200329】海外被动投资基金的启示——市场交易主力资金系列

【20190910】人民币权益资产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外管局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点评

【20190820】两融投资全景手册——市场交易主力资金系列

外资研究系列:

【20200103】主动型外资有望延续流入趋势——2019年12月外资动态跟踪与2020年1月展望
【20191201】台韩启示录:A股入摩第二程展望——海外启示录系列之一

【20191010】海外ESG投资全景手册——ESG投资研究系列之一

【20191010】外资流入或先抑后扬——9月外资动态跟踪与10月展望

【20190902】 外资内资ROE审美差异

科创板系 列:

【20200212】科创次新板:“研而优”或迎二次高峰(附股)——科创板投资策略专题系列

【20190710】科创板对市场流动性影响几何——科创板投资策略专题系列

【20190415】港股启示:科创板打新优选策略——科创板投资策略专题系列

【20190302】科创板规则更加完善,示范效应强于分流——科创板制度正式发布点评

【20190131】科创板引领资本市场改革进行时——科创板征询意见稿细则点评

【20190118】科创板时代的A股估值体系变革

季度、中期及年度策略系列:

【20200615】 第二库存周期和第二科技周期牛市——2020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

【20191121】 坐稳逆全球化中的“顺风车”——2020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

【20191008】Q4行情的胜负手是库存周期吗?——2019年四季度策略之核心变量

【20190523】主论坛|张馨元: 无科技不牛市,以时间换空间

【20190523】无科技不牛市,以时间换空间—2019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

【20190424】相对收益品种或将从消费转向科技成长

中美关系系列:

【20191226】2000亿美元增量进口,怎么买?——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文本前瞻

【20191214】无关税情理之中,有协议略超预期—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点

【20191012】3点不同、3个时点和4个信心——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果点评

【20190522】 全行业深度解析贸易摩擦的影响

【20190514】中美关系对行业的影响

海外权益系列

【20200930】 首轮大选辩论的三大看点与市场模式——2020美国大选专题系列(2)

【20200817】美国大选的4种结局与配置思考?

【20200806】港股通调整在即,谁能价值重估?

【20200803】弱美元下哪类资产与板块占优?——全球权益与海外映射系列(6)

【20200629】从阿里京东回归路看中概股投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